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页
    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页
    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 (2019)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a的溶液C.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溶液析出的晶体最多220202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教授团队与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陈斌研究团队,首次将地球科学引入到了纳米材料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了之前的技术难题,发现了粒子直径在3~10nm的纳米金属晶粒尺寸越小,其强化效果越显著,在所研究的3nm样品中获得了4.2GPa的超高屈服强度。该研究成果登上了《Natur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粒子直径的大小会影响纳米金属的强化效果B.纳米金属铜属于单质C.纳米金属铜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D.用过滤的方法可将纳米金属铜从其与水形成的分散系中分离出来3.科学家通过电解的熔融液()制得了铁。按照树状分类法对这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A.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C.均属于纯净物 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4.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 B.生成的的质量比为C.图示物质中有3种氧化物 D.甲醛与催化剂反应生成5.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HNO3应属于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     一元酸     化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⑥⑦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⑥6.下列家庭常用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BCD家庭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对氯间二甲苯酚乙醇次氯酸钠过氧乙酸 AA BB CC D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矾、苛性钠、小苏打都是盐 B.生铁、水玻璃、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CFe3O4Cu2OHClO ClO2都是氧化物 DHNO3CH3COOHHI都是酸8.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C②⑤⑥ D.全部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Fe(OH)3胶体带正电荷B.将1 L 2 mol·L-1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10.下列实验可以得到胶体分散系的是A.把1gKCl加入10g沸腾的水中,充分振荡B.把0.1g植物油加入10g水中,充分振荡C.把1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充分振荡D.把1gCaCO3粉末加入100g水中,充分振荡 二、填空题11.(115.6g Na2X中含Na+ 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2)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 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                 (用含NA的式子表示)。3)标况下,密度为1.25g/LCO2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4)下列各项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有                      卤水点豆腐   明矾净水    静电除尘    油水分离   血液透析   三角洲形成   酸碱中和    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  臭氧消毒1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浓硫酸;碱石灰。(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全部(2)上述干燥剂中②④⑤,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                    A.酸     B.碱     C.盐     D.酸性氧化物     E碱性氧化物(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4)为了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某科学社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制备时,将              滴加至         中,待液体呈        后停止加热。13.分散系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1)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如图:                  (2)胶体的分类                  14.下列13种物质:空气、碘酒、⑩NaHCO3⑪CH3COOH⑫NH3.H2O⑬NH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15AgNO3KIKNO3都是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而AgI却是黄色固体。(1)指出AgI的类别       (2)0.01 molL-1AgNO3溶液滴入到0.01 molL-1KI溶液中,生成黄色胶体,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为:        (3)浓的AgNO3溶液和浓的KI溶液混合,生成黄色沉淀,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4)写出一种使AgI胶体聚沉为AgI沉淀的方法:       。写出一种区分KI溶液和AgI胶体的方法:       (答案合理即可)16(1)实验证明,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聚沉能力越大。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能力最强的为    (填序号)ANaCl            BFeCl3 CK2SO4          DNa3PO4为了把黏土溶胶(黏土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变成较洁净的水,加入下列电解质时,    (填序号)效果最明显,原因是    ABaCl2            BAl2(SO4)3            CKCl            DCuSO4(2)已知半透膜有非常细小的孔,只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通过,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提示:碘遇淀粉显蓝色)10 mL淀粉胶体和5 mL K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到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2 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现象是               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7.根据胶体的性质填空。 (1)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说明该胶体粒子带          (”)电荷。(2)强光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3)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叫                             (4)“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都与胶体的                      性质有关。18面条像裤带、房子一边盖……”,陕西八大怪是陕西特有的地域文化。1)面条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   2)为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应该施用  (填字母)ANH4NO3       BKCl      CCa(H2PO4)23)盖房子用的沙子的主要成分SiO2属于  (化合物混合物”)19.元素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也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往往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都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现有HOClNaFe五种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仅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且符合对应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均只需写一种)酸:           ;碱           ;碱性氧化物           ;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单质           (2)写出仅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发生符合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只需写一个):生成沉淀的反应           ;生成气体的反应           (3)写出仅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发生符合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只需写一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反应           ;属于化合反应的反应           20.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完成相关问题:甲: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冷水中;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1)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2)写出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3)可用如图所示的装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        (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4)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荷,且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最差的是(填序号)                        三、实验题2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步骤: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Fe(OH)3胶体。步骤: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步骤: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Fe2O3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2)在步骤中能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步骤中继续煮沸到什么程度          ?能否一直加热          (4)在步骤中哪个烧杯产生丁达尔效应          ?据此现象可以区分哪两种分散系          (5)在步骤中会产生怎样的现象          ?为什么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Al(OH)3胶粒也带正电荷,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①Fe(OH)3胶粒和Al(OH)3胶粒混合的实验现象是:               Fe(OH)3胶粒和H2SiO3胶粒混合的实验现象是:               已知Al(OH)3胶粒能够净水,则Fe(OH)3胶粒             (不能”)净水。22.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方法有多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面装置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检验其性质,回答下面问题:(1)实验1: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溶液(浓度约30%),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色,停止加热。用激光笔(可见光)照射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实验1亮的通路,则证明有       (填化学式)胶体生成。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氢氧化铁胶粒带       电荷。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2: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40mL蒸馏水中滴入510%溶液,然后滴入110%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溶液呈现红褐色为止。用激光笔(可见光)照射制得的液体,从侧而也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也生成了胶体。该检验胶体的方法是       效应。写出该制备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2的优点是:       (3)①胶体中混有NaCl,除去NaCl提纯胶体所用物品是       ;操作名称是       做实验时,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以从急救箱中取出溶液止血,是利用了胶体的       原理。2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I、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III、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C2D3C4B5B6C7D8D9C10C11     78g/mol     L     42.86     ④⑦⑨12(1)C(2)     B     D     C(3)化学变化(4)     FeCl3饱和溶液     沸水     红褐色 13(1)     溶液     胶体     浊液(2)     Fe(OH)3胶体     云、雾     有色玻璃 14     ②⑧     ①④     ⑤⑪     ⑥⑫     ⑦⑩     ⑨⑪     ⑨⑬15(1)(2)     AgNO3 + KI=AgI(胶体) + KNO3     复分解反应(3)AgNO3 + KI=AgI↓+KNO3、复分解反应(4)     KNO3等电解质     采用激光笔照射,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的为AgI胶体 16(1)     D     B     Al3+所带正电荷数最多,使黏土溶胶聚沉效果最好(2)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17     电泳          丁达尔效应     渗析     聚沉18     糖类     B     化合物19(1)     HCl     NaOH     Na2O     O2(2)     FeCl22NaOH=Fe(OH)22NaCl     Fe2HCl=FeCl2H2(3)     HClNaOH=NaClH2O     2H2O22H2O 20(1)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观察是否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如果有,说明已经制备成功(2)(3)无明显现象或不出现白色沉淀(4)③ 21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继续煮沸到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不能一直加热,否则会得到氢氧化铁沉淀     乙烧杯中产生丁达尔效应     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开始产生沉淀,后来沉淀溶解消失     原因是开始胶体发生聚沉,后来盐酸过量,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     Fe(OH)3+3HCl===FeCl3+3H2O     无明显现象     液体变浑浊形成红褐色沉淀     22(1)     红褐               (2)     丁达尔          不需要加热或的浓度小或操作简单方便等(只要合理就可得分)(3)     半透膜     渗析     聚沉或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 23          用激光笔照射,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则有胶体生成     Fe(OH)3胶粒带正电     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Fe(OH)3+3H+Fe3++3H2O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巩固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