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梳理 10--浮力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梳理 10--浮力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施力物体,浮力的大小,产生原因,巩固练习,阿基米德原理,适用范围,提升练习,F拉N,四种浮力的计算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浸在液体中的_____;
(2)液体的_____。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______,将物体浸在液体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___,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
物体上下表面的_______为浮力,即:F浮=_____________。
F下-F上=F2-F1
【说明】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②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1)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N。
(2)画出下列静止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3)下图中的C、D物体与容器结合紧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A、B受到浮力 B.只有A、B、C受到浮力 C.只有A、B、D受到浮力 D.A、B、C、D都受到浮力
(4)A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50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0N,则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
(5)B物体重20N,漂浮在液 面上,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___N。
(6)C物体重为40N,浸没在水中,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N。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
即:F浮=____=_______。
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_____。
(1)将一石块浸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2N,则( )A.石块的体积是12N B.石块排水重是12NC.石块所受重力等于12N D.石块重力小于12N
(2)如图所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球在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甲球 B.乙球 C.丙球 D.丁球
(3)用同一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排开的体积_____在乙液体中排开的体积,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排开水的体积一定等于物体体积吗?
物体浸入部分越多,排开的水体积越大,拉力越小
(4)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ρ液gV排
(1)铝球挂在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示数为4N,将铝球浸没在水中示数为1.8N,则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F浮=G-F=4N-1.8N=2.2N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40N,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0N,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F浮=F下-F上=40N-20N=20N
(3)“武汉号”导弹驱逐舰 的排水量为7000t,满载时,“武汉号” 受到的浮力有多大?(g=10N/Kg)
解:F浮=G物=mg=7000×10³kg×10N/kg=7×107N
(4)一木块体积为0.05m3,在压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水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解:F浮=G排=ρ液gV排=1×10³kg/m³×10N/kg×0.05m³=500N
(5)木块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为多大?
解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F浮=G物
F浮=ρ液gV排
G物=mg=ρ物gV物
∴ρ液gV排=ρ物gV物
文字表述: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时,物体有几分之几的体积在液体中,则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ρ木=3/5ρ水=0.6×103kg/m3
物体处于动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
排开的水较多,受到较大的浮力,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轮船所受浮力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_____。
因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全靠改变___________。
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密度,从而改变所受重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
实验一: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2.浮力的方向:_________
(1)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改变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探究的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_____的关系
(2)控制物体浸入不同液体的体积相同,探究的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的关系
(3)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4.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拉)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相关计算①计算液体的密度ρ=F浮/gV排;②判断浮力大小的变化
6.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a.利用浮沉条件计算固体的密度;b.物体上浮下沉动态过程的判断
7.补充实验步骤或实验步骤排序
8.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补充
9.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也就是说,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越大,则浮力越大。
例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操作、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1)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由a、b、c 所示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有关。
(2)由c、d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相同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_____有关。
(3)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解析:F浮水=5 N-3 N=2 N
F浮盐=5 N-2.8 N=2.2 N
ρ盐=
=
×1.0×103kg/m3
=1.1×103kg/m3
(4)在图c中,若物体A完全浸没到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没触底),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 N,说明物体浸没后,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无关;
(5)图c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N,可以测出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2 N1.0×103kg/m3×10N/kg
5 N10N/kg
ρA=
0.5 kg2×10-4 m3
2.5×103kg/m3
(6)实验时若先将物体放入水中测拉力,再测物体的重力,则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___(选填“大”或“小”).
如果先测物体在水中所受拉力,再测重力,则将物块从水中取出时,在物块上会沾有部分水,则测出的重力会偏大,则浮力会偏大。
实验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弹簧测力计读数(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
4.测量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 G2- G1)
7.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算密度
8.换用不同器材多次测量的目的(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例1:“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实验的装置及过程如图所示:
(1)上图实验装置中影响实验结论的是____(只填代号)。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烧杯内的水位没有与杯口相平,这样在小桶中收集到的水要比物体实际排开的水偏少,会影响实验结论
(2)铁块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的压强_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
(3)在完善实验装置后,有如下实验步骤.你认为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A. 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1B. 将铁块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2 C. 将装有排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3D. 将空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4
(4)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铁块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填字母);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应___(选填“A”或“B”);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 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 《浮力压强计算专题》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1求出质量体积,物体重力G,物体质量,物体浸没时浮力F浮,物体体积,物体密度ρ物,方法2比例法,比一比重力和浮力,完全浸没时的浮力,部分浸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竖直向上,液体的密度,浸没后深度,悬浮或漂浮,自身重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浮力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G-F拉,F浮G排,方法一,F浮G-F,方法二,方法三,F浮G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