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暑假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暑假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南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暑假检测化 学 试 题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灰锡与白锡互为同素异形体 B. 锡在标准状况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D. ΔH1 > ΔH2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已知298K、101kPa条件下: ,则O3比O2稳定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可推知1 mol SO2 (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 S(s)和1 mol O2(g)的能量总和在稀水溶液中 ,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HCl(g)溶于大量水的过程放热,循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ΔH5 < 0,ΔH6 < 0B. 若将循环图中Cl元素改成Br元素,相应的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若 ,则1 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110.5 kJ若 ,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12.3 kJ/mol若 ,则2 mol N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吸收热量小于56.9 kJ若 ,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57.3 kJ
下表是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则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化合物燃烧热/ kJ · mol−1化合物燃烧热/ kJ · mol−1甲烷891.0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异戊烷3531.3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 kJ · mol−1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ol−1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图Ⅰ、Ⅱ分别是将反应 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 均为碳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溶液颜色变深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C2作正极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C1电极:图Ⅱ中1mol AsO3−参加反应,溶液中转移2mol电子 氯碱工业的一种节能新工艺是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结合,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电极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 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时,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1molO2a、b、c的大小关系为a > b = c
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用铁作电极电解含 的酸性废水,最终可将 转化成Cr(OH)3沉淀而除去,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e(II)为阳极 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一段时间后,在Fe(I)极附近有沉淀析出 电路中每转移6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被还原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乙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工作时,盐桥中的K+向丙池迁移,Cl—向乙池迁移 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甲、丁两池均产生0.175mol气体 若戊池的目的是在铜材料上镀银,则极板N的材料应选择纯铜 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混合溶液中c(K+)为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6mol电子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电解后溶液中c(H+)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第 II 卷(非选择题)
用50 mL 0.25 mol · L−1H2SO4溶液与50 mL 0.55 mol · 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重要仪器为 。 (2) 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g · ℃),溶液的密度均为 1 g/cm3,某学习小组三次实验测得温度平均升高3.4℃。写出该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 实验中若用70 mL 0.25 mol · L−1H2SO4溶液跟50 mL 0.55 mol · 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用50mL 0.5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 填“变大”“变小”或“无影响”)。(4)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能保证实验准确性的是 (填字母)。a.为节省时间,只做一次实验两烧杯夹层间碎纸条没有填满 记录混合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d.用铁制容器代替烧杯进行实验 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 图1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 (填字母序号) a.碳棒 b.锌板 c.铜板(2) 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图2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E为该燃料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3) 乙醛酸(HOOC − 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3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级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 mol。(4)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 。②SO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 氮的化合物应用广泛,但氮氧化物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应降低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1)
用CO2和NH3可合成氮肥尿素[CO(NH2)2]。已知: 用CO2和NH3合成尿素(副产物是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常用如下反应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40 mol CH4和1.0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n(CH4)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根据图判断该反应的ΔH 0(填“>”“<”或“=”),理由是 。 ②温度为T1时,0~10 min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再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标号)。A.改用高效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缩小容器的体积 D.增加CH4的浓度
(3) 利用原电池反应可实现NO2的无害化,总反应为 ,电解质溶液为NaOH 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该电池正极区附近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
氮的一种氢化物HN3,其水溶液酸性与醋酸相似。常温下,将amol · L−1的HN3与bmol · 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则该混合物溶液中 Ⅰ.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 在F 极附近显红色。试完成以下问题:(1) 电源A极的名称是 。 (2) 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 (3) 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 (4)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 应该是 (填“铜”或“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5) 装置丁中的现象是 ,说明 。 Ⅱ.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 若要在烧瓶 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2) 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假设氨气不被完全吸收),在烧瓶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 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 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操作现象 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i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1) 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 。 ②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 。 (2) 查阅资料: 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以上实验表明:在有 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为进一步证明该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 。(3)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够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 (填字母序号)。 (4) 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
(相关操作、现象),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 ,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16eV,48 L ,则电解池B中生成0,016 ml·L⋅min,4g,转移0,1 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