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一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一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知识点1功,知识梳理,这个力,知识点2功率,知识点3机械效率,不得不做,被举高,8机械能及其转化,保持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 ,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
(3)注意:计算做功多少时,要注意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且同一段时间.由公式W= 可知,做功的多少只与 有关。
例1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守门员踢足球的过程中没有对足球做功B.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C.从树上下落的苹果,重力对苹果做了功D.抛出的排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人对排球做了功
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A选项对足球有力的作用,且足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B选项汽车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C选项苹果在竖直向下移动了距离;D选项抛出的排球不再受手的推力,依靠惯性运动。
例 2 如图所示,将一个重为10N的木块沿倾角为30°斜面匀速向上拉至顶端,拉力为8N,斜面高5m,拉力做功为 J,克服重力做功为 J。
解析:(1)因为斜面的倾角为30°,斜面高为h=5m,所以斜面的长度为:s=2h=2×5m=10m,拉力做功:W总=Fs=8N×10m=80J;(2)木块重力G=10N,斜面高h=5m,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10N×5m=50J。
(1)定义:在物理学中,功与做功所用时间 叫作功率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 的物理量
(3)公式: 。
(4)推导公式: 。
例3 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时间越多的机械,做功越多B.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C.做功时间越少的机械,功率越大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解析:由W=Pt可知,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共同决定;做功不确定时,做功时间越少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
例4 小明在学习了一定的物理知识之后,对俗语“胳膊拗不过大腿”产生了研究兴趣,他感觉可能两者在做功的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他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数据:(a)小明测量了自己体重为500N;(b)他在20s内做了10次“引体向上”,每次将身体匀速提高30cm;(c)他在10s内,匀速登上了40级台阶,每级台阶高20cm。则:小明做一次“引体向上”,胳膊向上的拉力做功 J,引体向上的功率大小为 W,小明匀速登台阶时的功率是 W。
(1)有用功:我们需要的、必须要做的功叫作有用功,用 表示
(2)额外功:在做有用功的同时,我们还 的功叫作额外功,用 表示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叫作总功,用 表示.
(4)机械效率: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 叫作机械效率,用 表示
(5)公式: 。
(6)三种简单机械的效率
例5 如图所示,小聪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40N的重物A时,拉力大小为1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当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B时,小聪的拉力大小变为150N,则B的重力为 N。(不计绳重与摩擦)
解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力:G动=3F-G=3×100N-240N=60N,匀速提升重物B时,G′=3F′-G动=3×150N-60N=390N
知识点4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3)影响动能的因素: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5)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物体的 越大,举得越 ,势能就越大
(6)弹性势能:发生 的物体具有的能
(7)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材料和形变程度,同一弹性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 。
(9)机械能守恒: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和 ,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例6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铅球比赛中,我国选手巩立姣勇夺冠军。如图是比赛时,巩立姣掷出的铅球运动的情景,则铅球在图中哪个位置时重力势能最小( )
A.a点 B.b点 C.c点 D.都一样
解析: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图中可知,c点的位置最低,所以,c点的重力势能最小。
例7 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当探测器着陆前向火星表面减速下落时,下列有关探测器的能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探测器的动能和重力能都减少C.探测器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D.探测器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解析:减速下落时,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少;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所以机械能减少。
例8 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并成功着陆。如图为“打水漂”模拟路径图,图中的A、B、C是返回器飞行轨迹上的三个点,其中A和C高度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返回器在C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机械能B.返回器在C点的速度小于A点的速度C.返回器在B点的势能小于C点的势能D.返回器在B点的速度大于C点的速度
实验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器材:滑轮若干、细绳、钩码若干、 、 .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测量方法:间接测量;如图所示,W有=Gh,W总=Fs(G表示 的重力,F表示 ).
(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时,需使用 滑轮组提升 数量的钩码;②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时,需使滑轮组提升数量 的钩码,更换重力 的动滑轮.
(3)测量原理: .
(6)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 .
(7)实验结论:①其他条件相同时,提起的物体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动滑轮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③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升物体的 、 和滑轮组的 无关.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8)实验注意事项:①拉力方向要沿 方向,否则会导致拉力偏大;②弹簧测力计要沿直线 拉动,使重物沿直线 上升,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③不可以在弹簧测力计时进行读数,因为装置静止时各处的 和拉动时是不相等的,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偏 .
例9 在探究滑轮组工作特点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将弹簧测力计矫正零点后沿 方向拉住细绳的自由端,使重物做匀速运动。(2)小华认为弹簧测力计运动时读数不方便,于是她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出了拉力,则她测出的拉力将 ,原因是 。(3)小华计划继续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实验中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 。于是她改变钩码个数,测量了多组数据,她的目的是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的关系。
实验 2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器材:斜槽和水平面、质量 的钢球、木块、刻度尺.
(3)转换法的应用:把钢球的动能大小转换成木块被撞出的 的远近.木块被撞得越 ,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需控制 钢球从斜槽的 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观察木块被撞出 的远近;②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控制质量 的钢球从斜槽的 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观察木块被撞出 的远近.
(5)实验结论:①动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和 有关;②速度一定时,物体的 ,动能越大;③质量一定时,物体的 ,动能越大.
(6)实验相关总结:①水平面 太光滑,否则木块被撞出的距离太大,无法完成实验;②水平面 太短,否则木块很容易被撞出水平面,无法完成实验;③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被撞后将做 运动,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课时功功率课件,共1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课时功功率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广东中考,思维导图,力的方向,一段距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做功快慢,考点1功及其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11.1 功公开课复习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功的计算,焦耳J,WF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