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794170/0-16937057587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794170/0-16937057588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794170/0-16937057588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首先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出集合,再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可得.
【详解】由,即,解得,
所以,又,
所以.
故选:C
2.若,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 )
A.i B. C.1 D.
【答案】A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求出,再由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
故选:A.
3.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 B.5 C. D.10
【答案】C
【分析】首先写出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然后结合通项公式确定的系数即可.
【详解】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令可得:,则的系数为:.
故选:C.
【点睛】二项式定理的核心是通项公式,求解此类问题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根据所给出的条件(特定项)和通项公式,建立方程来确定指数(求解时要注意二项式系数中n和r的隐含条件,即n,r均为非负整数,且n≥r,如常数项指数为零、有理项指数为整数等);第二步是根据所求的指数,再求所求解的项.
4.三星堆古遗址作为“长江文明之源",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3号坑发现的神树纹玉琮,为今人研究古蜀社会中神树的意义提供了重要依据.玉琮是古人用于祭祀的礼器,有学者认为其外方内圆的构造,契合了古代“天圆地方”观念,是天地合一的体现,如图,假定某玉琮形状对称,由一个空心圆柱及正方体构成,且圆柱的外侧面内切于正方体的侧面,圆柱的高为12cm,圆柱底面外圆周和正方体的各个顶点均在球O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是外接球的直径,又因圆柱的外侧面内切于正方体的侧面,可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正方体边长,继而求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不妨设正方体的边长为,球О的半径为R,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a,
因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球О直径,故,
利用勾股定理得:,解得,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C.
5.已知圆,直线,当变化时,截得圆弦长的最小值为2,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求得圆心到直线距离,即可表示出弦长,根据弦长最小值得出.
【详解】由题可得圆心为,半径为2,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则弦长为,
则当时,弦长取得最小值为,解得.
故选:C.
6.已知平面向量 ,满足,,点D满足,E为的外心,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求出,的夹角,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表达出各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由题意,,
∵,解得:,
∴两向量夹角,
∵,
以为坐标原点, ,垂直于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则, 设, 由, 知,
解得,
∴
又E为的外心,
∴,
∴为等边三角形,
∴,
∴,
∴.
故选:B.
7.设椭圆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l过点.若点关于l的对称点P恰好在椭圆C上,且,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已知结合椭圆的定义可推得,.然后根据,可推得.最后根据余弦定理,即可得到关于的齐次方程,即可得出离心率.
【详解】
设,
由已知可得,,
根据椭圆的定义有.
又,
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
即,
整理可得,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可得,,
解得,或(舍去),
所以.
故选:C.
8.已知,,且,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构造,,求导研究其单调性,分类讨论得到正确选项.
【详解】构造,,
则,
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
因为,
当,时,则,所以所以
单调递增,所以;
当,时,所以所以,
单调递减,所以.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构造函数,本题中构造进行求解,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二、多选题
9.已知一组样本数据,其中(,2,…,15),由这组数据得到另一组新的样本数据 , ,…, ,其中,则( )
A.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方差相同
B.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相同
C.,,…,样本数据的第30百分位数为
D.将两组数据合成一个样本容量为30的新的样本数据,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5
【答案】AC
【分析】根据一组数据加减一个数以及乘以一个数时,平均数以及方差的性质可判断ABD;根据百分位数的计算可判断C;
【详解】由题意可得:,
∵,则,,故A正确,B错误;
由于求第30百分位数:15×0.3=4.5,故为第5个数,
的排列为:,
因此,第30百分位数为,C正确;
将两组数据合成一个样本容量为30的新的样本数据,
新样本的平均数为,D错误,
故选:AC.
10.如图,在矩形AEFC中,,EF=4,B为EF中点,现分别沿AB、BC将△ABE、△BCF翻折,使点E、F重合,记为点P,翻折后得到三棱锥P-ABC,则( )
A.三棱锥的体积为 B.直线PA与直线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D.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
【答案】BD
【分析】证明平面,再根据即可判断A;先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将用表示,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判断B;利用等体积法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再根据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即可判断C;利用正弦定理求出的外接圆的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即可判断D.
【详解】由题意可得,
又平面,
所以平面,
在中,,边上的高为,
所以,故A错误;
对于B,在中,,
,
所以直线PA与直线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B正确;
对于C,,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得,解得,
所以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故C错误;
由B选项知,,则,
所以的外接圆的半径,
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
又因为平面,
则,所以,
即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故D正确.
故选:BD.
三、单选题
11.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因其经济又环保,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使用.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如图).现有一个半径为3米的简车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旋转1圈,筒车的轴心距离水面的高度为2米.设筒车上的某个盛水筒P到水面的距离为d(单位:米)(在水面下则为负数),若以盛水筒刚浮出水面开始计算时间,设时间为t(单位:秒),已知,则( )
A.,其中,且
B.,其中,且
C.大约经过38秒,盛水筒P再次进入水中
D.大约经过22秒,盛水筒P到达最高点
【答案】ABD
【分析】若为筒车的轴心的位置,为水面,为筒车经过秒后的位置,由题设知筒车的角速度,令,易得,而、,即可求的解析式判断A、B的正误,、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即可判断C、D的正误.
【详解】由题意知,如图,若为筒车的轴心的位置,为水面,为筒车经过秒后的位置,
筒车的角速度,令且,
∴,故,而,
∴,其中,且,
又
,
若,且,所以,
此时
,
故,其中,且,故A、B正确;
当时,,且,,
∴,
故盛水筒没有进入水中,C错误;
当时,,且,,
故盛水筒到达最高点,D正确.
故选:ABD
四、多选题
12.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O,焦点为F,圆F的圆心为F,半径为OF.平面内一点P满足,过P分别作C和圆F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N(均异于点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M,N,F三点共线 D.
【答案】ABC
【分析】设抛物线方程,可得圆的标准方程,设,切线PM的方程,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求出两条切线方程,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结合、、、、,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化简计算,依次求解即可.
【详解】设抛物线方程为,则,
所以圆F的方程为,即.
设切点分别为,则,,
有,.
易知两条切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PM的方程为,
则,消去x,得,
,整理得,
即,得,即,
所以切线PM的方程为,即.
同理可得切线PN的方程为,
令,分别得,,
由,知点P在y轴上,为,由,得,有.
又,,
所以与共线,即,故A正确;
又,,
所以,即,故B正确;
又,
,
所以与共线,所以三点共线,故C正确;
因为,三点共线,所以,得,
所以,
得,
有,所以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ABC.
【点睛】求解圆锥曲线在某点出的切线方程时,考虑切线斜率存在与否,若存在,设切线方程,利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令,求出参数,解出切线方程,结合题意即可解决有关空间中位置关系或距离关系的问题.
五、填空题
13.写出曲线与曲线的公切线的一个方向向量______.
【答案】(与共线的非零向量均可)
【分析】先利用导数求得曲线与曲线的公切线方程,进而求得该公切线的一个方向向量.
【详解】设曲线上的切点为,
曲线上的切点为,
则,两式相减整理得,
代入上式得,解之得,则,
则曲线与曲线的公切线的公切点为,
则切线斜率为1,切线方程为,
则公切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故答案为:
14.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为奇函数,且,则_________.
【答案】
【分析】推导出函数为周期函数,确定该函数的周期,计算出的值,结合以及周期性可求得的值.
【详解】因为为奇函数,则,
所以,,
在等式中,令,可得,解得,
又因为,则,①
所以,,②
由①②可得,即,
所以,函数为周期函数,且该函数的周期为,
所以,.
故答案为:.
15.已知甲、乙两人三分球投篮命中率分别为0.4和0.5,则他们各投两个三分球,至少有一人两球都投中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0.37/
【分析】采取正难则反的原则,求出其对立事件,即二人两球都没有投中的概率,再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设甲两个三分球都投中的事件为,乙两个三分球都投中的事件为,至少有一人两球都投中的事件为,
则,,,,
由题可知事件与事件互相独立,
所以
,
所以至少有一人两球都投中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6.足球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如图,某标准足球场的B底线宽码,球门宽码,球门位于底线的正中位置.在比赛过程中,攻方球员带球运动时,往往需要找到一点P,使得最大,这时候点P就是最佳射门位置.当攻方球员甲位于边线上的点O处时,根据场上形势判断,有、两条进攻线路可供选择.若选择线路,则甲带球______码时,到达最佳射门位置.
【答案】/
【分析】过点作于点,于点,设,分别表示出,,,,根据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表示出,求出的最大值,结合在的单调性得出此时最大,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过点作于点,于点,如图所示,
设,则 ,由题可知,,,
易得四边形为矩形,
所以,,,
所以,
则,,
所以
,
设,则,
所以,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
所以当时,即,最大,
由题可知,,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最大时,最大,
所以时,到达最佳射门位置,
故答案为:.
六、解答题
17.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的前2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由,,成等差数列得出,再根据与的关系得出,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
(2)结合(1)的结论及条件,得出,,再根据分组求和即可求出的前2n项和.
【详解】(1)由,,成等差数列知,即,
所以,即,
因为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的通项公式.
(2)由(1)知,,
所以,,
所以
,
所以的前2n项和.
18.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且的面积.
(1)求;
(2)若内一点满足,,求.
【答案】(1)
(2)
【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可求得的值,可求得角的值,由结合正弦定理求出的值,结合角的取值范围可求得角的值;
(2)设,可得出,,在、分别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得的值,结合的取值范围可求得角的值.
【详解】(1)解: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因为,则,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2)解:由(1)知,,所以,所以,
设,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在中,由正弦定理
可得,
在中,,则,则,
由正弦定理,即,所以,,
因为,所以.
19.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程序,一经推出就火遍全球, chatGPT的开发主要采用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训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监督策略模型.对抽取的prompt数据,人工进行高质量的回答,获取数据对,帮助数学模型GPT-4更好地理解指令.第二阶段:训练奖励模型,用上一阶段训练好的数学模型,生成k个不同的回答,人工标注排名,通过奖励模型给出不同的数值,奖励数值越高越好.奖励数值可以通过最小化下面的交叉损失函数得到:, ,其中,,且.第一阶段:实验与强化模型和算法.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使模型得到最大奖以符合人工的选择取向.
(1)若已知某单个样本,共真实分布,共预测近似分布,计算该单个样本的交叉损失函数Loss的值;
(2)某次测试输入的问题中出现语法错误的概率为5%,如果输入问题没有语法错误,chatGPT的回答被采纳的概率为90%,如果出现语法错误,chatGPT的回答被采纳的概率为50%.
①求chatGPT的回答被采纳的概率;
②已知chatGPT的回答被采纳,求该测试输入的问题没有语法错误的概率.
参考数据:.,
【答案】(1)0.356
(2)①0.88;②.
【分析】(1)利用交叉损失函数公式即可求得该单个样本的交叉损失函数Loss的值;
(2)利用全概率概率公式即可求得chatGPT的回答被采纳的概率;利用条件概率公式即可求得该测试输入的问题没有语法错误的概率.
【详解】(1)由题意,该单个样本的交叉损失函数:
(2)记事件A:charGPT中输入的语法无错误:事件B:charGPT中输入的语法有错误;
事件C:chatGPT的回答被纳
依题意:,,,.
①由全概率公式得,chatGPT的回答被采纳的概率为
,
②依题意,.
所以该测试输入的问题没有语法错误的概率为.
20.如图,在四棱锥中,,,,,,,过的平面分别交线段,于,.
(1)求证: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求平面和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先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出平面,再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即可;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点坐标,由已知线面角求得点坐标,再由空间向量求解平面与平面夹角即可.
【详解】(1)
由已知,∵,平面,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
取中点,连接,∵,,,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中,,,,,
∴,即,又∵,∴,
又∵,,∴,
∵,平面,平面,
∴平面,又∵平面,∴,
即.
(2)
如图,取中点为,连接,∵,∴,
由第(1)问知平面,
∴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轴,过与平行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由已知,,,,,设,()
则,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解得,
∴,
又∵,,∴,分别为,中点,∴,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得,令,则,,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平面和平面的夹角为,
则,
∴平面和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21.已知双曲线:,点M为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A、B为双曲线C的左、右顶点,直线与y轴交于点D,点Q在x轴正半轴上,点E在y轴上.
(1)若点,,过点Q作BM的垂线l交该双曲线C于S,T两点,求的面积;
(2)若点M不与B重合,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①;②;③.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先根据已知,得出的方程,然后联立与双曲线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得出坐标的关系,表示出弦长,最后根据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2)①②为条件,③为结论:易得.又,.然后根据直线的斜率可得出.设点,则,即可得出坐标;①③为条件,②为结论:易得,.又,即可的得出,,求解,整理即可得出证明;②③为条件,①为结论:易得,平方整理可得.根据,得.进而根据,即可求出,平方整理,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1)由已知可得,,.
因为点,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的垂线的方程为,
整理可得,.
设点,,
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可得,,
则,且,
所以,.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的面积为.
(2)
①②为条件,③为结论
令点,,且,
因为三点共线,所以.
又,所以点的坐标为,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又,所以.
设点,
因为直线的斜率,
所以,
所以;
①③为条件,②为结论
令点,,且,
因为三点共线,所以.
又,所以点的坐标为,
又,点Q在x轴正半轴上,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②③为条件,①为结论
令点,,且,不妨设.
因为三点共线,
所以,且.
因为,点Q在x轴正半轴上,所以.
因为,所以.
又,
所以,,且,
所以,,即.
【点睛】思路点睛:①②为条件,③为结论:先得出的斜率,根据,得出..然后根据两点坐标,表示出斜率,即可推出点的坐标.
22.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函数恰有两个零点.
(i)求m的取值范围;
(ii)证明:.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i);(ii)证明见解析
【分析】(1)求导,再分和,根据导数的符号即可得出答案;
(2)(i)求导,,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结合(1)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利用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ii)由(i)可得要证,即证,先证明,再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1),
当时,,所以函数在上递减,
当时,设,则,
所以函数在上递增,即在上递增,
令,得,
当时,,函数为减函数,
当时,,函数为增函数,
综上可得,当时,函数在上递减;
当时,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2)(i),
函数的定义域为,
,
设,则,
所以函数在上递增,
由(1)可知,当时,,
即,
所以,
所以,
又因,由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可得,
存在,使得,即,(*)
当时,,即,为减函数,
当时,,即,为增函数,
当时,由(*)可知,
且,
设,则,
所以函数在上递增,
因为,结合,
得,又,所以,
所以,
即,
所以当时,函数最多一个零点,与题意矛盾,
当时,,
设,则,
所以函数在上递增,
所以,即,
因为,所以,即,所以,
则,
所以,且,
当时,,
所以由的单调性可知,且,
所以当时,,为减函数,
当时,,为增函数,
所以由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可知,在区间上存在唯一的零点,
,且,
所以由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可知,在区间上存在唯一的零点,
所以当时,函数恰有两个零点,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
(ii)因为,即,
则,
所以,
有基本不等式可得,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由,由可得,这与矛盾,所以,
所以,
要证,即证,
设,
则
所以函数在上递减,
所以当时,,
因为,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点睛】方法点睛:用导数求函数零点个数问题方法:
(1)分离参数法:一般命题情境为给出区间,求满足函数零点个数的参数范围,通常解法为从函数中分离出参数,然后利用求导的方法求出构造的新函数的最值,最后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五模数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考生只须将答题卡交回,已知,则,已知平面向量,,,,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模数学试题及答案,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