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全册综合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接抒情,诗歌鉴赏表达程式,例杜甫《绝句》,例陆龟蒙《新沙》,悲壮慷慨,含蓄委婉,朴素自然,豪迈雄奇,婉约细腻,清新明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工笔白描;衬托(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哀景衬哀)等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双关、互文、反复、借代、设问、反问等。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托物言志等。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凄凉、伤感、孤独、烦闷、思念、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情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看”字,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跟友人)离别的酸楚之情。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历代的评论家说,“未”、“先”、“空”这三个词极富表现力,试分析。
未,“没有”的意思。先,“首先”的意思。空,“白白地”之意。胡人还没有灭亡,两鬓就先斑白了,只能任凭老泪在脸上白白地流着。表达了诗人年老力衰、难以报效祖国的悲哀。
语言特色,也可谓语言风格。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豪迈雄奇 沉郁顿挫 悲壮慷慨 朴实无华 婉约细腻 含蓄委婉 清新自然 幽默讽刺 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 简练生动
1.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例:李白的诗,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例:杜甫的诗,如:《登高》
3.悲壮慷慨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愤慨不平。
例:陆游的《书愤》《示儿》等。
4.朴实无华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例:陶渊明的《饮酒》。(山水田园诗居多)
5.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腻,细如抽丝。
例:李清照的《武陵春》
6.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例: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
7.清新自然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以初春为描写对象的诗,大多为这一风格。
8.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请将下列指出下列诗句对应的语言风格。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酬朱庆馀》)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杜甫《登高》) 8.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朴实无华。
这首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让人读完便能知晓意思,对应题目,师父不在家,而是“在此山中”“采药去”了。
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解答分析: 单独赏析的诗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能集中而又形象地表达主题或情感;能够集中展现意象或意境的特征;造语奇特,手法新颖等。
提问方式:某句在诗中很有特色,简要分析提问变体:某句在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题步骤:①整体,先集中概括诗句的特色、特点或诗句在全诗中的突出地位,要围绕诗词主旨回答。②技巧,从写法技巧方面分析其特点,重在分析其与众不同指出。③情感,从情感表达方面或展现意象意境特征方面分析诗句的内涵。可表述为:通过某个词/意象/意境/某种写法表达了某种情感或志向。
横冈下槛大江流,浮远唐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诗主旨的解释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
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痛苦之情。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表面看,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赋得暮雨送李冑(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请简要赏析“沾襟比散丝”这句诗的妙处。
答:这首诗写作者送别朋友的场景,“沾襟比散丝”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
将离别的泪水比作“散丝(雨丝)”,把沾襟的泪水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朋友之间深深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三者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将诗中的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想象和联想加以再造,语言力求生动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要答具体,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补充:常见描写意境氛围特点用词
1、幽冷 清幽 宁静 静谧 闲适 恬静 2、苍凉 雄浑 苍茫 辽阔 高远 壮阔 深远 3、萧瑟 凄凉 暗淡 萧条 荒凉 冷寂 4、空灵 空明 灵动 澄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夕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定于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的愉悦闲适的心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好处?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方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诗句如何具体的体现。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注意:用具体的词语表达出来,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的手法。
天未方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环境的寂静。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题型关键词:描述、描绘、画面场景。
答题技巧:1.罗列意象:诗中用了……等意象,或写了……这些景物。2.描绘画面: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句子。3.概括意境: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或营造了……的氛围。
答题模板: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画面特点词)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概括内容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常用的画面特点词:恬淡闲适 静谧幽远 生机勃勃 明丽自然孤寂萧索 雄伟壮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歌一二句写了江、山、花、鸟四景,(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羽毛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的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诗人描绘了一幅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水图。
题型关键词:意象、为什么写、有何妙处、赏析。
答题技巧:1.环境作用:①塑造了...的环境②渲染气氛③奠定感情基调。2.情感作用: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3.人物作用:衬托人物品质/节操(咏物诗)。4.结构作用:作为线索
题型关键词:诗人、形象、结合内容分析。
答题技巧:1.分析人物形象词:①客观处境(结合诗句翻译)②主观特点(人物的情感、品质)2.点明身份:诗人、战士、游子等。3分析情感:若第一步已点出情感,可不答。
《初冬夜饮》人物形象分析题本句诗描绘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咏史怀古诗:咸阳、长安、洛阳等古都名称,赤壁、乌江等地名,还有乌衣巷、后庭花等。
山水田园诗:空山、溪水、清泉、桃李、炊烟、蛙声、鸡犬等。
常见问法: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此诗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3.试从“……”这个意象来分析情感。
常用的思想情感词:寄情山水 忧愁孤寂 闲适恬淡思念不舍 忧国忧民 怀才不遇吊古伤今 惜春悲秋
答题技巧:1.找关键词:关注标题、诗人、常见意象2.看关键句:重点关注首尾句、结合内暗示作者遭遇的字词等3.概括情感:凝练语言、积累常见情感词
答题公式:1.点明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2.概括内容:简要概括诗句内容3.分析情感:抒发\寄寓\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例题解析:《寒夜》结合意象分析情感“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例题解析:《天津桥春望》情感分析题本诗以乐景衬哀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春天岁岁重来,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感叹昔盛今衰的沉郁的感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全册综合图文课件ppt,共40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2* 哦,香雪课文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把握小说三要素,落后闭塞,文本研读,其他姑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8.2 登高评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登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