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40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质溶液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质溶液,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电解质溶液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无水乙醇 B.氯化氢气体
C.氢氧化钠固体 D.熔融氯化钠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转化为Fe(OH)3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Fe元素位于周期表ds区
C.高铁酸钾属于强电解质
D.用K2FeO4对饮用水处理时,能起到消毒杀菌和吸附杂质的双重作用
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CaCO3 B.CH3CH2OH C.H2O D.SO2
4.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 )
A.淀粉 B.KNO3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Na2O
5.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在手上抹一种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MgCO3。有关MgCO3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非电解质 B.化合物 C.镁盐 D.碳酸盐
6.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25℃)
K=1.77×10-4
K1=1.3×10-7K2=7.1×10-15
K1=4.4×10-7K2=4.7×10-11
K=3.0×10-8
A.酸性:HCOOH>H2CO3>H2S>HClO
B.同浓度的离子结合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CO32->ClO->HS->HCO3->HCOO-
C.碳酸钠滴入足量甲酸溶液中的反应为:2HCOOH+CO32-=2HCOO-+CO2↑+H2O
D.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的反应为:CO2+H2O+2ClO-=CO32-+2HClO
7.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MnO 4- 、Na+ 、Cl- B.K+、Na+、SO 42- 、HCO 3-
C.Na+、H+ 、NO 3- 、SO 42- D.Fe3+、OH-、Cl-、SO 42-
8.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42-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温度高于25℃
B.NaHSO4晶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离
C.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1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9.下列物质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
A.HNO3 B.FeCl3 C.NaHSO4 D.NaCl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OH-)>c(HCO3-)>c(H+)>c(CO32-)
B.浓度均为0.1mol/L的①NH4Cl;②NH4Fe(SO4)2;③CH3COONH4;④NH3⋅H2O,c(NH4+):④c(NH 4+ )>c(Cl−)>c(OH−)
D.0.1mol·L−1NaHCO3溶液c(H+)+c(Na+)=c(HCO 3- )+c(OH-)
1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Fe3+、NH4+、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13。
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NH4+、SO42-、CO32-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K+、SO32-、Br-
D.若步骤④改用BaCl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二、实验探究题
13.在Na+浓度为0.5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NO3-、CO32-、SiO32-、SO42-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g
Ⅲ
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 ;
(2)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I、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不能确定”)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三、综合题
14.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氯化镁;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2)④的电子式为 。
(3)用电子式表示⑥的形成过程 。
15.弱电解质的研究是重要课题。
(1)①已知不同pH条件下,水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8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HCO3-
b、A点,溶液中H2CO3和浓度相同
c、当c(HCO3−)=c(CO32−)时,c(H+)>c(OH−)
②向上述pH=8.4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H2CO3以及其它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弱酸
H2S
H2CO3
HClO
CH3COOH
电离平衡常数(25℃)
K1=1.3×10−7
K2=7.1×10−15
K1=4.4×10−7
K2=4.7×10−11
K=3.0×10−8
Ka=1.8×10-5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H2S、H2CO3、HClO、CH3CO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②将少量C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试计算2.0mol·L−1CH3COOH溶液的c(H+)≈ mol·L−1,溶液中CH3COOH、H+、OH-、CH3COO−、4种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
(3)常温下,已知0.1mol/L一元酸HCOOH(甲酸)溶液中c(OH−)c(H+)=1×10−8
①0.1mol/LHCOOH的pH= 。
②取10mL0.1mol/L的HCOOH溶液稀释100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所有离子的浓度在稀释过程中都会减少
B.稀释后溶液的pH=5
C.稀释后甲酸的电离度会增大
D.与稀释前比较,稀释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四、推断题
16.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Ca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原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____(填字母)。
A.OH- B.SO42- C.NO3- D.C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无论什么条件下都不会导电,故A不符合题意;
B. 氯化氢是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才会导电,但气体中无离子,不导电,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会导电,但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熔融氯化钠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会导电,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电解质导电需要条件,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才可以导电。
2.【答案】B
【解析】【解答】A.高铁酸钾(K2FeO4)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2+x+(-2)×4=0,x=6,所以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A不符合题意;
B.Fe的原子序数为26,为第Ⅷ族的元素,属于d区元素,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高铁酸钾属于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转化为Fe(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杂质,K2FeO4具有氧化性,能用于消毒杀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B.注意ds区包括ⅠB、ⅡB族的元素。
C.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一般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等。
D.K2FeO4具有氧化性,胶体具有吸附性。
3.【答案】C
【解析】【解答】A.CaCO3是难溶性物质,但溶于水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CH3CH2OH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易溶于水的物质,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H2O能够极微弱的电离产生H+、OH-,存在电离平衡,因此H2O是弱电解质,C符合题意;
D.SO2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4.【答案】D
【解析】【解答】A.淀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KNO3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液态氯化氢为电解质,但是液态氯化氢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所以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故C不符合题意;
D.熔融的Na2O是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氧离子,能够导电,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
5.【答案】A
【解析】【解答】A.MgCO3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MgCO3属于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MgCO3是Mg、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MgCO3是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MgCO3由Mg2+、CO32-构成,属于镁盐,故C不符合题意;
D.MgCO3由Mg2+、CO32-构成,属于碳酸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MgCO3 属于镁盐、碳酸盐,由Mg、C、O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6.【答案】D
【解析】【解答】A.酸性越强,反应的K值越大,由图表可知,酸性:HCOOH>H2CO3>H2S>HClO,A不符合题意;
B.酸越弱对应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强,由表可知,同浓度的离子结合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CO32->ClO->HS->HCO3->HCOO-,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甲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碳酸钠滴入足量甲酸溶液中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不符合题意;
D.由于K1(H2CO3)>K(HClO)>K2(H2CO3),故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次氯酸,CO2+H2O+ClO-=HCO3-+HClO,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电离平衡常数越小,酸性越弱;
B、酸性越弱,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强;
C、甲酸酸性大于碳酸酸性,结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判断;
D、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次氯酸酸性大于碳酸,结合强酸制弱酸原理判断。
7.【答案】C
【解析】【解答】A. MnO 4- 为有色离子,并且再酸性溶液中MnO 4- 、Cl-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HCO 3- 与氢离子能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Na+、H+、NO 3- 、SO 42- 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无色,也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选;
D. Fe3+为黄色,且Fe3+、OH-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分析】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H+ ,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 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A.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能够氧化氯离子;
B.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D.铁离子为有色离子,铁离子、氢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8.【答案】D
【解析】【解答】A.25℃蒸馏水中c(H+)=1×10-7mol/L,pH=6的蒸馏水呈中性,c(H+)=c(OH-)=1×10-6mol/L>1×10-7mol/L,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所以该温度高于25℃,A不符合题意;
B.NaHSO4电离出H+,c(H+)增大,抑制水的电离,B不符合题意;
C.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10-6×1×10-6=10-12,该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c(OH-)=10-12÷10-2=1×10-10(mol/L),该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1×10-10mol/L,C不符合题意;
D.NaHSO4溶液的pH=2,c(H+)=1×10-2mol/L,pH=12的NaOH溶液中c(OH-)=10-12÷10-12=1(mol/L),两者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NaOH过量,溶液呈碱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此时pH=6的蒸馏水呈中性,c(H+)=c(OH-)=1×10-6mol/L>1×10-7mol/L,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B.水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提高氢离子的浓度,抑制水的电离;
C.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的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D.纯水的pH=6,说明Kw=10-1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应与氢离子的相等。
9.【答案】B
【解析】【解答】A.硝酸溶液中因硝酸电离出氢离子而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溶液中因铁离子水解:Fe3+3H2O ⇌ Fe(OH)3+3H+,溶液显酸性,B符合题意;
C.硫酸氢钠溶液中硫酸氢根可以电离出氢离子而显酸性,C不符合题意;
D.NaCl溶液显中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HNO3为强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而不是盐类水解的原因;
B.FeCl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C.硫酸氢钠为强酸的酸式盐,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没有弱离子不水解,;
D.NaCl为强酸强碱盐,溶液中没有弱离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10.【答案】B
【解析】【解答】A.NaHCO3溶液显碱性,说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且水也会电离出氢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 HCO3-)>c(OH-)>c(H+)>c(CO32-),故A不符合题意;
B.NH3·H2O为弱碱,电离程度微弱,NH3·H2O溶液中c(NH4+)最小,CH3COONH4发生双水解反应,Fe3+抑制NH4+的水解,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是④<③<①<②,故B符合题意;
C.通入Cl2会引入新杂质,应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故C不符合题意;
D.c(Br-)c(Cl-)=c(Ag+)⋅c(Br-)c(Ag+)⋅c(Cl-)=Ksp(AgBr)Ksp(AgCl),温度不变,比值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酸氢钠中水解大于电离;
B、本选项要结合同类型的离子相互抑制水解,不同类型的离子相互促进水解进行判断;
C、氯气作为氧化剂会引入氯离子;
D、离子浓度的比值可以结合对应的溶度积判断。
11.【答案】B
【解析】【解答】A. 根据电荷守恒有:c( NH4+ )+c(H+)=c(OH-)+c(Cl-),因为pH=7,即c(H+)=c(OH-),因此有:c( NH4+ )=c(Cl-),故A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钠中,钠原子与碳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物料守恒有c(Na+)=2c( CO32- )+2c( HCO3- )+2c(H2CO3),故B符合题意;
C. 两者浓度相等,且等体积混合,溶液中NH3·H2O和NH4Cl物质的量相同,混合后溶液显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大于 NH4+ 的水解,即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 NH4+ )>c(Cl-)>c(NH3·H2O)>c(OH-),故C不符合题意;
D. HCO3- 在水中既电离也水解,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离子有H+、Na+、OH-、 HCO3- 、 CO32- ,依据电荷守恒c(Na+)+c(H+)=2c( CO32- )+c( HCO3- )+c(OH-),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电荷守恒,c( NH4+ )+c(H+)=c(OH-)+c(Cl-),因为pH=7,即c(H+)=c(OH-),因此有:c( NH4+ )=c(Cl-)
B:根据质量守恒c(Na+)=2c( CO32- )+2c( HCO3- )+2c(H2CO3)
C:根据电荷守恒来分析c( NH4+ )+c(H+)=c(OH-)+c(Cl-),因为pH > 7,即c(H+)c(Cl-)
D:电荷守恒,碳酸根没有算上
12.【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溶液无色,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3+、Cu2+,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13,证明溶液显示碱性,不存在NH4+,则一定含有钠离子或是钾离子中的至少一种,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一定不存在硫酸根离子,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则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32-,亚硫酸根能被氯水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则为溴水的颜色,一定含有溴离子,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以证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即亚硫酸根被氧化生成的硫酸根离子,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即为氯化银沉淀,但是在③中加入的氯水中含有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待测离子中的氯离子。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NH4+、SO42-、CO32-,故A正确;
B.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即为氯化银沉淀,但是在③中加入的氯水中含有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待测离子中的氯离子,故B正确;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还有Na+、K+中的至少一种,故C错误;
D.若步骤④用BaCl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硫酸根离子会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物质硫酸钡,但是硫酸根一定是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来的,此时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3+、Cu2+,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13,不存在NH4+, 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 ,说明含有溴离子, 加入Ba(NO3)2溶液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一定含有亚硫酸根。
13.【答案】(1)Ag+、Mg2+、Ba2+
(2)SiO32-+2H+=H2SiO3↓
(3)不能确定;0.25;0.4;0
(4)0.8 mol·L-1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实验Ⅰ能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为:Ag+、Mg2+、Ba2+;
(2)实验Ⅰ中产生的沉淀为 H2Si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32-+2H+=H2SiO3↓;
(3)实验Ⅰ中产生CO2的物质的量n(CO2)=VVm=0.56L22.4L/mol=0.025mol,故溶液中所含CO32-的物质的量n(CO32-)=n(CO2)=0.025mol;故其物质的量浓度c(CO32-)=nV=0.025mol0.1L=0.25mol/L
实验Ⅱ所得固体SiO2的质量为2.4g,故溶液中n(SiO32-)=n(SiO2)=mM=2.4g60/mol=0.04mol
故其物质的量浓度c(SiO32-)=nV=0.04mol0.1L=0.4mol/L
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SO42-,故其数值为0;
由于溶液中所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确定,故溶液中所含NO3-也无法确定,故其数值应为“不能确定”;
(4)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为:2×0.25mol/L+2×0.4mol/L=1.3mol/L
由溶液的电中性可得溶液中一定含有K+,其浓度值为:1.3mol/L-0.5mol/L=0.8mol/L;
【分析】实验Ⅰ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产生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由离子共存可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Mg2+、Ba2+;由于加入稀盐酸过程中还产生白色沉淀,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实验Ⅲ加入BaCl2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据此结合设问进行分析作答。
14.【答案】(1)①②③⑥;④⑤
(2)
(3)
【解析】【解答】①液态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②小苏打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③固体纯碱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④二氧化碳不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⑤葡萄糖不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⑥氯化镁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⑦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硫酸铁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④⑤。
(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
(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 。
【分析】(1)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的可以导电的化合物较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是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根据是否为化合物先进行分类,再根据导电与否进行分类。
(2)④是二氧化碳,根据核外电子和电子成对情况即可写出
(3)⑥是离子化合物,镁失去电子,氯得到电子即可写出
15.【答案】(1)bc;HCO3-+OH-=CO32-+H2O
(2)CH3COOH>H2CO3>H2S>HClO;ClO-+CO2+H2O=HClO+HCO3-;6.0×10-3;CH3COOH>H+>CH3COO−>OH-
(3)3;CD
【解析】【解答】(1)①a.根据图中信息,pH=8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HCO3-,故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A点,溶液中CO2、H2CO3的浓度和与浓度相同,故b不正确;
c.当c(HCO3−)=c(CO32−)时,溶液显碱性,因此c(H+)H2CO3>H2S>HClO。
②根据平衡常数H2CO3>HClO>,将少量C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
③2.0mol·L−1CH3COOH溶液中醋酸电离CH3COOH⇌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等于醋酸根离子浓度,则c(H+)≈1.8×10−5×2.0=6×10−3mol·L−1;醋酸的电离程度很弱,则醋酸分子浓度最大,水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故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故溶液中CH3COOH、H+、OH-、CH3COO−4种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CH3COOH>H+>CH3COO−>OH-;
(3)①0.1mol/L一元酸HCOOH(甲酸)溶液中c(OH−)c(H+)=1×10−8,则c(OH−)c(H+)=c(OH−)c(H+)c(H+)c(H+)=KWc(H+)c(H+)=1×10−8,c(H+)=1×10−3mol∙L−1,因此0.1mol/L HCOOH的pH=3;
②A.稀释过程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减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A不正确;
B.10mL0.1mol/L的 HCOOH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由于甲酸又要电离,因此氢离子浓度大于1×10−5mol∙L−1,因此溶液的pH小于5,故B不正确;
C.稀释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此甲酸的电离度会增大,故C正确;
D.加水稀释,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减小,因此与稀释前比较,稀释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1)①根据图中信息分析;
②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2)①电离常数越大说明酸性越强;
②根据强酸制弱酸判断;
③依据电离常数计算;醋酸的电离是微弱的;
(3)①利用pH=-lgc(H+)计算;
②依据弱酸的电离平衡原理分析。
16.【答案】(1)Cu2+、Fe3+
(2)Ag+
(3)Ca2+;Ca2++CO32-=CaCO3↓
(4)C
【解析】【解答】(1)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Fe3+;所以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Cu2+、Fe3+;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Cl-+Ag+=AgCl↓,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g+;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Ca2++CO32-=CaCO3↓,所以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Ca2+;
(4)A. OH-与Ag+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钙微溶, OH-与Ca2+、Ag+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
B. 硫酸银、硫酸钙微溶,SO42-与Ca2+、Ag+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
C. NO3-与Ag+、Ca2+、Na+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C;
D. Cl-与Ag+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可能含有Cl-,故不选D;
故答案为:C。
【分析】(1)利用颜色判断;
(2)依据现象判断;
(3)依据现象判断;
(4)A. OH-与Ca2+、Ag+反应;
B. SO42-与Ca2+、Ag+反应;
C. NO3-与Ag+、Ca2+、Na+不反应;
D. Cl-与Ag+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