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地球与地图——经纬网(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1.1.2 地球与地图——经纬网(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3页。
地球与地图
【考点呈现】
1.地球的形状、特征、大小描述。
2.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
3.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4.地图的三要素、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计算。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认识区域。
2.综合思维:结合经纬网进行相关计算,分析区域特征。
3.地理实践力:观察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会用地图在野外辨别方向和确定地理位置。
【考点】
一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一)经纬线的判断方法
1.标注法:经纬网图中直接标明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进行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1中L线是经线,S线是纬线)
3.数值法:(1)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如图2中L线是纬线,S线是经线)
(2)经纬线比较,在经纬网中度数1°对应的线段长度都相等的是经线,反之则是纬线。
(二)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方法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方法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典题精研】
读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的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黑夜时间长,却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下面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乙地24小时(地方时)内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1.D 2.A
【解析】1.从图中观察可知,70°S零时日出,说明该纬度出现极昼,出现极昼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和为90°,所以太阳直射20°S。甲位于北半球,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黑夜时间长,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比甲更高,位于甲地的北方。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地的纬度更高,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即是该地与甲均位于晨线上,所以该地位于甲地的东方。综上分析,该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故选D。
2.乙地此时刚出现极昼,该日太阳直射20°S,该地纬度为70°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该日该地的正午(12点)太阳高度角为40°,BCD错。该日该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于地方时0时日出,日出后太阳高度角增大,12点时达到最大40°,之后太阳高度角减小,于地方时24点日落,A正确,故选A。
二 经纬网的应用
(一)定“对称点位置”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图中的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如图中的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图中的A(40°N,20°W)与D(40°S,160°E)。
(二)定“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1)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表所示:
根据两地“经度和”判断
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经度和大于180°,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2)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如图:甲地(55°N,25°W),乙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关键是确定地球自转方向,顺自转方向为东,逆自转方向为西,如图所示:
(三)算“距离”
此角度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测量和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1.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 km。如图中的距离为111 km。
2.同一条纬线上经度差为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的。
3.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两点如图中BC之间的距离,有两种方法。
(1)求出、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2)粗略算法:
若的纬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纬线上,求纬线长度;若两点的经度差较小,可假设其在同一经线上,求经线长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四)定“最短航线”和“航向”
1.基本原理
最短航线即球面上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指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段。
2.判断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段就在经线上。如从A到B为向正北方向走。
(2)若两地的经度相差180°:过两点的大圆即经线圈,最短航线为过两极点的劣弧。从B到P的最短航线为弧BNP,航向为先向正北、后向正南。从A到C的最短航线为弧ASC,航向是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3)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如从M到K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航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注意:常见的大圆:晨昏圈、经线圈、赤道。
(五)定“范围大小”和“比例尺大小”
此角度主要是利用经纬网判读不同区域面积的大小,并根据实际面积和图上面积,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以下几点。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比例尺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例如,在下面经纬网图中,a、b、c、d四部分的实际面积大小:b=c>a>d;比例尺大小:d>a>b=c。
【典题精研】
为维护南海权益,我国采用吹沙填礁造岛方式扩大礁盘面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是一处完全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体。读曾母暗沙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3.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海盆 D.大陆坡
4.曾母暗沙的南北长度约为( )
A.230m B.2300m C.230km D.2300km
5.下列是沿曾母暗沙地形图中E—F线所画的四幅剖面图,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3.A 4.B 5.A
【解析】3.根据图中等深线的深度判断,海平面下20~44m属于浅海区,水深200m以内均为大陆架。可知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A正确。海沟、 海盆、 大陆坡等海底地形深度均较深,至少在水深200m以下,排除B、C、D选项。故选A。
4.由图可知,曾母暗沙最北端纬度为3°59′00″,最南端纬度为3°57′45″,纬度差为1′15″。根据经线上每相差1°(1°=60′,1′=60″),距离相差约111km,可知曾母暗沙南北长度约为2300m。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
5.根据EF线所经过地区的地势起伏状况进行判读,总体上是一种先升高,中间有多次起伏,后下降的状况,故排除C、D项。曾母暗沙西侧等深线分布稀疏,起伏平缓。东侧等深线分布密集、起伏陡峭,A正确,B错误。故选A。
【对点训练】
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
2.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所在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所以夏至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①④错误;②图,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当地纬度为58°N,我国最北端纬度位置约为53°N,不符合,②错误;③图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且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6°,纬度位置为36°N,符合我国的纬度范围,③正确。故选C。
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4.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5.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答案】3.A 4.B 5.D
【分析】3.结合时间“公元8世纪”可知当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存在,据图,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A项正确,南海沿岸当时人口数量较少,商贸不发达,B错误;几内亚湾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离基尔瓦较远,商贸不发达,C错误;地中海沿岸距离基尔瓦较远,不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D错误,本题选A。
4.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可计算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可计算两地距离为10×111=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距离大致为4995km,据材料,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短4周就可到达,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变迁,因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基尔瓦显得有些鸡肋(基尔瓦仅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们需要一个落脚点,充当桑给巴尔岛和索法拉之间的中转站。)。稍有吨位的船只,都可以从好望角直接抵达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给巴尔,再转进印度等东方口岸,不需要在基尔瓦再停留,D项正确。资源枯竭,风沙影响,气候变暖均与该地商贸地位逐渐衰落关系不大,ABC错误,选D。
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镇( )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地处华北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水路交通便捷
7.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答案】6.B 7.B
【分析】本题以某粮画小镇为背景,涉及地图的判读及距离计算相关知识,考查读图计算能力及区域认知。
6.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北纬40°,东经116°,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A项错误;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B项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C项错误;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D项错误。故选B。
7.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项正确。故选B。
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8.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9.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答案】8.D 9.C
【解析】8.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南太平洋岛四汤加的海底火山(20°32′S,174°24′W)爆发并引发海哺,火山灰和气体形成巨大烟。16日2时,浙江大陈验潮站(28°27′N,121°54′E)监测到海啸波。图为火山爆发时的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火山灰烟柱的影子位于火山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11.根据大陈站监测到海啸波时间推测海啸波传播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200km/h B.400km/h C.600km/h D.800km/h
【答案】10.D 11.C
【解析】10.实际上2022年1月15日,太阳约直射21.3°S,故20°32’S该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南日出一正南一西南日落,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2时27分时,174°24’W地方时约16时50分,则太阳位于西南,故火山喷发的烟柱影子位于火山的东北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首先确定汤加火山到大陈站的两地纬度差,大约可以计算出两地相差约20°32’ S + 28°27'N≈50°。再由纬度约相差50°×111=5550Km,大约可以推算两地的直线距离大于5550Km,但是地球表面并非完全的平直,所以要采取约数,可以采用约7000Km。根据材料信息,北京时间16日2时浙江大陈验潮站监测到海啸波,推测出距汤加火山喷发的北京时间15日12时27分,经过了约14个小时。这里的计算可以采用模糊算法,用距离除以时间,得出速度。采用实际距离7000Km,除以14小时,速度为500km/h ,最接近选项600km/h,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0年5月20日下午,热带风暴“安攀”在孟加拉国沿海登陆。下图为厦门中学生助手绘制的“安攀”登陆前的位置和中心气压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热带风暴“安攀”登陆前的移动方向为( )
A.北偏西 B.北偏东 C.南偏东 D.南偏西
13.图示期间热带风暴“安攀”强度的变化是( )
A.持续增强 B.持续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答案】12.B 13.C
【解析】12.从图中经纬度可知,从16日到20日,热带风暴从10°N移动到19°N,主要向北方移动,从经度看,从86°E移动到87°E,大致偏东,故为北偏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从热带风暴中心气压值看,5月16日到19日气压值不断降低,热带风暴不断加强;19日到20日中心气压上升,热带风暴强度减弱,总体上先增强后减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地球上两个不同纬度地点在不同日期的日出时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日甲地昼长较乙地长 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
C.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春分日后两地正午日影渐变长
15.6月22日乙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大约是( )
A.12:00 B.21:30 C.18:00 D.20:30
【答案】14.B 15.D
【解析】14.读图可知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并于当地时间6时日出,甲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5时,乙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时30分,根据区时的计算公式可算得,甲地位于15°E,乙地位于37.5°E。12月22日冬至日甲地于国际标准时间0时日出、乙地于国际标准时间6时日出,根据区时计算,甲地1时日出,乙地8时30分日出,由此推断,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且甲地、乙地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所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相同大约为47°,B正确。综上所述可判断,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A错误;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C错误;春分日后甲地正午日影渐变长、乙地正午日影渐变短,D错误。故选B。
1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12月22日乙地的昼长为7小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月22日乙地的夜长时间为7小时,6月22日乙地日落时的地方时=24-夜长/2,大约为20:3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高度角和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用来描述天体的具体位置。图1为某日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日变化示意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日对应的二十四节气最可能为( )
A.大寒 B.谷雨 C.小满 D.寒露
17.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 )
A.4000km B.10000km C.15000km D.20000km
18.次日甲、乙两地可能( )
A.最大太阳高度角都增加 B.两地的昼长都增加
C.正午太阳方位角都增加 D.日出方位角都增加
【答案】16.C 17.C 18.D
【解析】16.据图,根据所学知识,甲地在北京时间6点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乙地在北京时间18点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时地方时为12点,故可计算出甲地经度为30°E,乙地经度为150°W;图中太阳高度角为0时即为日出或日落,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甲地昼长为12小时,乙地昼长大于12小时,且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都为70°,故甲乙两地应关于直射点所在纬度对称,根据甲地纬度为0°可计算出该日直射点纬度为20°N或20°S,乙地纬度为40°N或40°S;根据材料太阳方位角知识,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甲地日出到正午,太阳方位角逐渐减小,正午太阳方位角为0,说明甲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以此类推,可判断乙地太阳也是从东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正午过后,太阳位于西南,日落时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说明该日为北半球夏半年,综上可以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乙地纬度为40°N;由所学知识可知,当直射点在20°N时,最有可能是小满或者大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根据上题推算,甲地经度为30°E,纬度为0°,乙地经度为150°W,纬度为40°N;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经过北极点,根据经纬网距离计算相关知识,甲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90×111千米,乙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50×111千米,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15000km,C正确,ABC错误。故选C。
18.次日,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甲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减小,乙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增大,A错误;甲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乙地昼长会增加,B错误;次日甲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北,乙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南,故两地正午太阳方位角不变,C错误;次日两地日出方向依然在东北,但和前一日相比,日出方位偏更偏北,日出方位角都增加,D正确。故选D。
民用航空机场分为通用航空机场和公共运输机场,通用航空机场专门承担公务出差、空中旅游、空中航拍、空中救援、农林喷洒等特殊飞行任务。机场标高(机场跑道着陆区内最高点距离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2438米以上的机场被称为高高原机场,我国高高原机场均坐落在青藏高原。下图为我国民用航空机场分布统计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根据产业结构与经济状况推测,我国机场最多的省份其机场最多的根本原因是( )
A.外贸订单比重高 B.资源产品运量大 C.旅游游客数量多 D.农林喷洒任务重
20.很多航空公司规定冬春季航班在我国高高原机场的运行时间不能超过14点,其原因可能是( )
A.空气密度降低 B.大风天气威胁 C.下沉气流盛行 D.太阳光照强烈
21.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45.6°N,126°E)飞往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44°N,87.5°E)的航班起飞后的飞行方向是( )
A.西南 B.正西 C.西北 D.正北
【答案】19.D 20.B 21.C
【解析】19.读我国民用航空机场分布统计图可知,黑龙江是我国拥有民用机场最多的省份。但黑龙江外贸订单在我国不算高,A错误。资源产品体积大,不用飞机运,B错误。去黑龙江旅游的游客数量在国内算较少的,C错误。该省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我国重要的“国有农场”垦区,特别是位于三江平原密密麻麻的全是国有农场,农田和森林多,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机场,使用飞机施肥和灭虫,D正确。故选D。
20.材料“机场标高在2438米以上的机场被称为高高原机场,我国高高原机场均坐落在青藏高原”可知,高原机场运行环境比一般机场复杂得多,这类机场周边气象条件复杂,全年大风天气200多天,尤其是14:00以后,极其容易出现大风乱流,这对飞行安全威胁较大,B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A错误。气流下沉,多晴天,利于飞机飞行,C错误。太阳光照强烈很少会干扰飞机飞行,D错误。故选B。
21.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45.6°N,126°E)飞往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44°N,87.5°E)的航班,两个机场均在北半球,根据飞行的最短距离要求,起飞后的飞机先向北,再向南。而根据经度判断,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44°N,87.5°E)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45.6°N,126°E)西侧,故飞机飞行方向大致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起飞后飞行方向为西北。ABD错误,C正确。故选C。
高度角和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用来描述天体的位置。下图示意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 )
A.20000km B.15000km C.10000km D.4000km
23.次日甲、乙两地可能( )
A.最大太阳高度角都增加 B.两地的昼长都减小
C.正午太阳方位角都增加 D.日出方位角都减小
【答案】22.B 23.D
【解析】22.据图,根据所学知识,甲地在北京时间6点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乙地在北京时间18点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时地方时为12点,故可计算出甲地经度为150°W,乙地经度为30°E;图中太阳高度角为0时即为日出或日落,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甲地昼长为12小时,乙地昼长大于12小时,可知甲地位于赤道,且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都为70°,故甲乙两地应关于直射点所在纬度对称,根据甲地纬度为0°,可计算出该日直射点纬度为20°N或20°S,乙地纬度为40°N或40°S;根据材料太阳方位角知识,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甲地日出到正午,太阳方位角逐渐减小,正午太阳方位角为0,说明甲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以此类推,可判断乙地太阳也是从东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正午过后,太阳位于西南,日落时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说明该日为北半球夏半年,综上可以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乙地纬度为40°N;甲地经度为150°W,纬度为0°,乙地经度为30°E,纬度为40°N;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经过北极点,根据经纬网距离计算相关知识,甲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90×111千米,乙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50×111千米,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15000km ,故C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由于当日太阳直射纬度为20°N,所以次日,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甲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减小,乙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增大,A错误;甲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乙地昼长会增加,B错误;次日甲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北,乙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南,故两地正午太阳方位角不变,C错误;次日两地日出方向依然在东北,但和前一日相比,日出方位角更偏北,根据日出方位角的概念,日出方位角都减小,D正确。故选D。
2021年唯一的日全食从格林尼治时间早上7点开始,持续一个多小时。能观测到日全食的地带开始于大西洋南部,在太平洋南部结束,下图为一群天文爱好者在82°W的某地点拍摄的此次日全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照片拍摄于( )
A.9月4日,火地岛附近 B.9月4日,南极圈附近
C.12月4日,新西兰南岛附近 D.12月4日,80°S附近地区
25.推测拍摄地当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约为( )
A.0° B.10° C.20° D.30°
【答案】24.D 25.C
【解析】24.阅读材料可知,该次日全食开始于大西洋南部,结束于太平洋南部,可推测唯一能见到日全食的大陆就只有南极洲。太阳直射南半球,应该属于北半球的冬半年,故AB错误;材料显示拍摄地点位于82°W,新西兰的经度为166°E-178°E,故C错误;位于(82°W,80°S)位置在南太平洋以南地区可以拍摄带该照片的景观,故D正确。答案选择D。
25.根据题意,结合题1结论可知,日期大致为12月4日,与冬至日时间相差18天,根基所学知识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大致为4天移动一度,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动天数为91-18天=73天,则太阳直射点自秋分日向南移动73÷4≈18度,因此太阳直射18°S,根据公式(H=90°-|当地纬度士直射点纬度|)计算当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80°S-18°S)=28°,因此拍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致为28°;但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于太阳直射18°S,因此南极圈出现极昼的范围是72°S-90°(极昼线为90°-18°=72°),因此80°S属于极昼范围内,其最低的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其高度较为:H=90°-|90°-18°S+(90°-80°S)|=8°,综上所述,其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为28°-8°=20°。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选择C。
某年7月21日,北京市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过程,下图示意锋面移动及图示区域内三个气象站测得的部分气象资料。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北京市这一天最可能出现( )
A.暴雨 B.暴雪
C.沙尘暴 D.强降温
27.推测①②③气象站分别为( )
A.延庆、海淀、固安 B.海淀、固安、延庆
C.固安、海淀、延庆 D.固安、延庆、海淀
28.图中锋面移动的平均速度接近( )
A.80km/h B.60km/h
C.40km/h D.20km/h
【答案】26.A 27.D 28.D
【解析】26.根据材料“某年7月21日,北京市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过程”,读图可知,此时为当地夏季,且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的出现了超过100mm的降水量,因此受冷锋影响,北京市这一天最可能出现的是暴雨天气,B错误,A正确;根据气象资料可知,这一天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较小,D错误;由于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的出现了超过100mm的降水量,而降水对沙尘暴有抑制作用,且此时又正值盛夏,植被茂密,出现沙尘暴的可能性不大,C错误。故选A。
27.读图可知,②气象站12-14时气温下降,之后趋于平缓,出现少量降水,风向由偏东风转为东北风,说明此时锋面过境,且气温相对较低,海拔相对较高,应为延庆站;③气象站14-16时气温下降,之后气温趋于平缓,风力加大,降水增多,锋面过境,应为海淀站;①气象站20-21时气温下降,之后气温趋于平缓,并开始出现大量降水,风向在20时由偏东风转为偏北风,锋面过境,应为固安站。由以上可知,①②③气象站分别为固安、延庆、海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8.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结合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1km,图示锋面在6小时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一个纬度,约111km,因此平均速度接近20km/h。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年1月15日,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起。下图为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火山喷发后,火山灰最可能的漂移方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30.图中火山( )
A.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约2000千米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D.喷发对当地地形没有影响
【答案】29.B 30.C
【解析】29.根据图中可知,火山喷发处纬度在20°S左右,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该处受东南信风控制,在东南信风吹佛下火山灰飘向西北。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选B选项。
30.根据图中可知,火山大致位于160°E-160°W之间,位于西半球,纬度在20°S左右,根据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km可计算计算火山喷发出约在赤道以南2220km左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故B选项错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故C选项正确;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火山,火山灰可能填平低洼地区,因此火山喷发对当地地形有一定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某科考人员随科考船于某地前后10天P、Q二日拍摄的日出(图中所示为北京时间)合成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1.P日该地的昼长为( )
A.7小时20分 B.11小时20分 C.12小时 D.16小时40分
32.该地位于( )
A.南印度洋 B.北印度洋 C.南太平洋 D.北太平洋
【答案】31.B 32.A
【解析】31.由于Q日8:00日出且方位为正东,可以确定为春分或秋分日且日出时当地地方时为6:00,晚于北京时间2小时,所以P日时,日出地方时为6:20时,昼长=(12-日出)×2,故昼长为11小时20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春分或秋分日,正东日出,根据观测日出常识可知:P日为东偏北日出,同时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可以确定在南半球,BD错误。地方时晚于北京2小时的经度为东经90度处,故为南印度洋,A正确,太平洋在180°附近,C错误。故选A。
2021年9月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包机于温哥华(49°13’N,123°06’W)当地时间9月24日16:27从机场起飞(加拿大施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经北冰洋航线,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许,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下图为孟晚舟此次回国航班路线图。根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孟晚舟女士此次归国航程约历时多长时间( )
A.13时24分 B.12时24分 C.14时24分 D.15时24分
34.北极航线相比于太平洋航线( )
①地面导航设施完善 ②路程短 ③沿途局势安全 ④地磁干扰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5.孟晚舟归国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盐碱化进入一年中最严重的时期 B.海口正午物体影长将变长
C.武汉市秋老虎犹在,早稻收割 D.沈阳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答案】33.C 34.D 35.B
【解析】33.根据温哥华(49°13’N,123°06’W)可计算所在时区123°06’W➗15°=8······3°06’,3°0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3.1 城镇化(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7页。
这是一份2.2 人口迁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
这是一份2.1.1 人口(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