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人口统计图判读
【考点呈现】
1.人口分布的特点。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因素。
4.人口合理容量。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相关材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明确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
2.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根据中国人口分界线,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考点】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常见图示]
图1 曲线图
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
图4 人口金字塔图
[判读技巧]
(一)曲线图的判读
1.看趋势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2.看数值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3.看速度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4.看阶段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二)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做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三)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读取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Ⅱ、Ⅰ、Ⅳ、Ⅲ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四)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1)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2)特殊变化
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图中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图中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典题精研】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京、沪 B.黑、吉 C.粤、鄂 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
A.向城市群集聚 B.向中西部迁移 C.沿长江带集聚 D.分布更加均衡
【答案】1.C 2.D 3.A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位于图中虚线上的粤、新、苏、鲁、鄂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C正确;京、沪、黑、吉、渝、黔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不相等,ABD错误。所以选C。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沪、津三地“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渝“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六普”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主要城市群所在地的“七普”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平均薪资水平更高的城市群集聚,A正确,D错误;中西部地区的“七普”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错误;没有体现向沿长江带集聚,C错误。所以选A。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5.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6.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答案】4.B 5.D 6.C
【分析】4.根据图片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该比户籍人口快,A项错误。故应该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B项正确。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项错误。故选B。
5.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而之前一段时间,该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该市应该是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D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对户籍人口同样有影响,并且会使得该市劳动力短缺,常住人口增长迅速,A项错误。GDP增长缓慢以及环境承载力下降会使得当地失去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力,常住人口可能有所下降,BC项错误。故选D。
6.该市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经济较为发达,故应该为制造业,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拓展提升】
下图为2013—201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老年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B.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还在不断增长
C.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数量之比不变
2.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将( )
①加重社会抚养负担 ②增加医疗保障支出 ③减弱人口红利
④促使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⑤促进经济、科技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1.B 2.A
【解析】1.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代,纵坐标代表代表2013﹣201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图,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判断,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A错误;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还在不断增长,B正确;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比重减小,C错误;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数量之比增大,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2013﹣201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不断上升,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加重社会抚养负担,①正确;老年人得病机率更大,会增加医疗保障支出,②正确;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人口减少,减弱人口红利,③正确;老年人增多,可促使开发老年人力资源,④正确;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沉重,兵源不足,会制约社会、经济、科技发展,⑤错。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城镇人口9.02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3.76亿人,专家认为高流动性“迁徙中国”已形成。下图为“全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口比重及其变化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2020年人口占比
与2010年相比人口占比变化%
东部地区
39.93
2.15
中部地区
25.83
-0.79
西部地区
27.12
0.22
东北地区
6.98
-1.2
3. 从人口城乡结构变化来看,我国( )
A.乡—城迁移流动将持续成为常态 B.建国以来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C.“乡土中国”历史格局没有改变 D.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后期发展阶段
4.据表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和流动不均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的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 B.西部地区完全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C.中部乡村劳动力流失问题较严重 D.我国人口向经济欠发达区域集聚
5.关于东北地区近10年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 ②老工业基地转型,部分人口因工作迁出
③政策因素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 ④部分人群因气候和环境因素向南方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A 4.C 5.D
【解析】3.从人口城乡结构变化来看,我国乡—城迁移流动将持续成为常态,A正确;通过读城乡人口统计图可知,建国以来乡村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B错误;“乡土中国”历史格局已经改变,C错误;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D错误。故选A。
4.据表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和流动不均衡,东北地区的净迁出人口比重最大,但不是人口数量最多,A错误;西部地区除了依靠人口自然增长还有人口迁入,B错误;中部乡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导致劳动力流失问题较严重,C正确;我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集聚,D错误。故选C。
5.通过表中数据可知,东北地区近10年因老工业基地转型,导致部分人口因工作导致人口以迁出为主,①错误、②正确,AB排除;政策因素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时间上不符,③错误,C排除;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条件不适合居住,而且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导致部分人群因气候和环境因素向南方迁移,④正确,D正确。故选D。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净增长48万,由此引发了广泛关注。下图为2016~2021年我国年净增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6年以来,我国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国民受教育的年限延长
C.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下降 D.城市化进程快,就业压力增强
7.解决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实施三孩生育优惠政策 B.逐渐推迟退休年龄
C.重视妇幼保健事业发展 D.延长义务教育时间
【答案】6.C 7.A
【解析】6.因多年控制生育政策的实施,育龄妇女数量下降,加上生育观的改变,许多正值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不生或少生,C正确;我国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主要是因为出生人口少,A错误;国民受教育年限延长和就业压力增大,不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出现年净增人口持续减少,B、D错误。故选C。
7.解决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鼓励生育,降低养育成本,减少生育顾虑,A正确;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是无法解决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的问题,B错误;重视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对解决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问题影响不大,C错误;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但是无法解决年净增人口持续下降问题,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 )
A.城镇人口持续增加 B.乡村人口少于城镇人口
C.人口总量开始减少 D.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9.我国未来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 )
A.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B.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不足
C.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D.乡村人口年龄结构改善
【答案】8.A 9.B
【解析】8.据图可知,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乡村人口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954年—2020年间城镇人口不断增加,A选项正确。2010年前乡村人口大于城镇人口,2010年后城镇人口大于乡村人口,B选项错误。人口总量等于城镇人口加乡村人口,呈不断增加趋势,C选项错误。乡村人口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长速度较慢,而城市人口一直在增长,增长速度最快,D选项错误。故选A。
9.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力涌向城镇,城镇发展迅速,乡村发展动力不足,使城乡收入差距加大,A选项错误。乡村劳动力减少,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不足,B选项正确。乡村人口减少,减少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态环境有利,C选项错误。乡村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向城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变差,D选项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 )
A.城镇人口持续增加 B.乡村人口少于城镇人口
C.人口总量开始减少 D.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11.近10年来,我国( )
A.城镇化速度减缓 B.人口迁移流动减缓
C.人口集聚度提高 D.逆城市化开始显现
12.我国未来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 )
A.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B.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不足
C.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D.乡村人口年龄结构改善
【答案】10.A 11.C 12.B
【解析】10.据图可知,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乡村人口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954年-2020年间城镇人口不断增加,A选项正确。2010年前乡村人口大于城镇人口,2010年后城镇人口大于乡村人口,B选项错误。人口总量等于城镇人口加乡村人口,呈不断增加趋势,C选项错误。乡村人口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长速度较慢,而城市人口一直在增长,增长速度最快,D选项错误。故选A。
11.近十年,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且增速较快,因此城镇化速度在加快,A选项错误。近十年,乡村人口数量下降较多,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较多,可知大量乡村人口流向城镇,人口迁移流动加快,B选项错误。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表现,C选项正确。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选项错误。故选C。
12.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力涌向城镇,城镇发展迅速,乡村发展动力不足,使城乡收入差距加大,A选项错误。乡村劳动力减少,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不足,B选项正确。乡村人口减少,减少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态环境有利,C选项错误。乡村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向城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变差,D选项错误。故选B。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或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时,意味着进入人口老龄化。下图为辽宁省2013-2017年人口增长统计表和同期60岁及以上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问题。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出生率(‰)
6.09
6.49
6.17
6.6
6.49
死亡率(‰)
6.12
6.23
6.59
6.78
6.93
自然增长率(‰)
-0.03
0.26
-0.42
-0.18
-0.44
13. 目前,辽宁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 )
A.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B.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C.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人才流失难以遏制
14.下列措施中,无助于缓解辽宁人口突出问题的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奖励二胎生育
C.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D.放宽大城市落户制度
【答案】13.C 14.D
【分析】13.根据材料以及图表信息可知,2013年以来,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多为负值,60岁以上人口占比在17%以上,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不断增加趋势,反映出辽宁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C正确;读表可知,辽宁省人口出生率并没有不断降低,A错误;材料并未反映辽宁省人口性别比的情况,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辽宁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未反映其人才流失问题,D选项不是辽宁人口问题的突出表现,D错。故选C。
14.辽宁省人口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因此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奖励二胎生育,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吸引外来人口迁入,ABC选项所示措施均有助于缓解辽宁省的人口问题;放宽大城市落户制度主要目的是留住人才或外来人口迁入,对缓解辽宁省人口突出问题作用不大,D正确;故选D。
读201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利用该图统计数据可以估算并发现2017年( )
A.上海为人口净迁入 B.死亡率西藏大于青海
C.常住人口数安徽大于辽宁 D.劳动年龄人口数广东低于黑龙江
16.2017年末,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常住人口增量为负值的共同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单一 B.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D.就业机会减少
【答案】15.C 16.D
【分析】15.本题主要考察人口的数量变化相关知识。本组题目首先要明白:人口增长由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共同决定。上海人口增长为负,但自然增长为正,所以机械增长为负,故人口应该是净迁出,A错误;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可知西藏小于青海,B错;安徽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量均大于辽宁,所以常住人口应该大于辽宁,C正确;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净迁入(以劳动人口为主),故高于黑龙江,D错误。故选C。
16.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并不单一,A错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更多的劳动力,常住人口增量应为正值,B错误;从图可知,除黑吉辽,其他省区人口自然增长均为正值,C错误;就业机会的减少,迁入人口减少,常住人口出现增量为负,D正确,故选D。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下图为2000年、2010年、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图反映了成渝城市群( )
A.各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成都城市化速度远超重庆
C.泸州和绵阳服务范围相同 D.重庆为该城市群中心城市
18.关于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健全城市体系 B.加强城市内部交通建设,促进一体化发展
C.仅发展核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城市竞争力
【答案】17.D 18.A
【解析】17.由图示知:资阳市城市人口在减少,故选项A错误;图中仅能看出城市人口数量,无法看出城市化速度,故选项B排除;泸州、绵阳城市人口数量接近,但是泸州服务范围不一定和绵阳相同,故选项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成都城镇人口最多,成渝城市群中重庆市为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因此正确选项为D。
18.推动大小城市协同发展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故选项A正确;城市无法实现一体化发展,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仅发展核心城市说法不当,故选项C错误;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会破坏环境,故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下图为2019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导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 B.社会文化
C.政治 D.经济
20.下列关于2019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辽宁省较2018年人口下降约800万 B.黑龙江省在三省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吉林省因人口变化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D.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使社会负担加重
【答案】19.D 20.D
【解析】19.读图可知,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流失的很严重;2019年比2018年相比,东北三省人口都流失得十分严重,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为负,说明人口在减少,导致东北三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因为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渐没落,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压力增大,也有工资水平不高,人们更愿意去北上广等薪资水平高的地方就业,所以导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D正确。与自然、社会文化、政治无关,ABD错误。故选D。
20.读图,由右侧“较2018年下降人口数”,辽宁较2018年人口下降为8万人左右,A错误。由最右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可知,黑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B错误。吉林省人口一直在减少,就业压力没有增大,C错误。东北三省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国家要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振兴东北,D正确。故选D。
下图为2015年—2019年天津市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2017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总量较上年减少5.25万人,原因不可能的是( )
A.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使外来人口买房落户难度加大
B.产业转型使就业机会减少
C.生育政策放宽,人们生育意愿下降
D.工业“停工令”致使大量人口离津
22.有关图示期间天津市常住人口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2015年到2016年人口增量明显减少,导致劳动力不足
B.2016年到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变幅最大
C.2018年总人口较上一年增加2.73万人
D.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较上一年缓慢增长
【答案】21.C 22.B
【解析】21.注意题目设问是不可能的原因,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使外来人口买房落户难度加大,离津人口增加;产业转型导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就业机会减少,导致人口迁入减少;人们生育意愿下降与生育政策放宽与常住人口总量较上年减少无关,C选项属于不可能的原因;工业“停工令”使就业机会减少,人口迁入减少。故选C。
22.2015年到2016年人口增量明显减少,但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充足,A错误;2016年到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变幅最大,注意此题强调变幅,2015至2016年变幅小一些,B正确;从图中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常住人口而不是总人口,C错误;从图中可知,2019年常住人口较上一年相比,人口数量上升,但人口增量下降,D错误。故选B。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因子之一,在省际间迁移流动已成常态。下图为“我国某省不同年份迁往主要目标省(市、区)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省最有可能是( )
A.江西省 B.贵州省 C.安徽省 D.黑龙江省
24.该省人口迁出状况主要体现了( )
①空间的邻近性 ②环境的整体性 ③区域的差异性 ④区域的相似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3.D 24.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
23.根据图上信息,该省从1995年到2015年之间,前往辽宁省、北京市、山东省的人口最多,其次是山东、天津、河北等,可以看出,该地区应该位于北方地区,且十分临近辽宁省。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A项错误。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项错误。安徽省位于中部地区,离辽宁较远,C项错误。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靠近辽宁、北京等地,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
24.该省的人口迁出状况,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以临近的地区为主,所以体现了空间的临近性,①正确。其次大量人口去往北京、山东,去临近的吉林却相对较少,说明有经济发展等因素,即区域的差异性,③正确。迁往辽宁人较多,迁往吉林的人较少,体现不了环境的整体性,并且黑龙江与山东、北京等地相差较大,体现不了区域的相似性,②④错误。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出生率降低、预期寿命延长等人口变动特征的出现和深化,世界正在经历部分相似的人口转变过程和一些共性的人口问题。然而,由于各国人口变迁的历史起点、影响人口变动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强弱、政府人口政策各不相同,国家间会长期呈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应特征和自身独特的演变进程。
美国既是一个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因疫情推迟的美国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于2021年4月开始陆续发布。与此同时,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也已公布,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人口观念的转变,我国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加剧、生育水平下降等与发达国家(地区)相似的境况。
下图示意美国1950-2010年相关人口统计图。
1950-2010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及占比
1950-2010年美国男性、女性人口数量及性别比
(1)结合图表,分析1950-2010年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特征。
(2)据图推测美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主要影响。
(3)我国与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共同点及我国针对这一变化出台的政策有哪些?
【答案】(1)1950-2010年美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在老年人口占比也逐渐增加,其中1990-2000年占比有所下降;男女人口数量上除1960年-1970年期间迅速下降以外,其余时间段在缓慢增加;1950-1970年美国性别比例逐渐下降,过后逐渐上升;男性人口数量一直少于女性人口数量。
(2)美国可能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将导致劳动力不足;增加公共财政压力,社会负担加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逐渐增多,无人看护。
(3)我国也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问题和生育率下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二胎甚至三胎政策;完善了老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鼓励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为老年人的就业创造条件;完善教育等基础设施。
【分析】(1)观察1950-2010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及占比图可知,美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持续上升,老龄人口比例也在逐渐上升,其中只有1990-2000年有所下滑,但后期再次回升;而1950-2010年美国男性、女性人口数量及性别比图显示,美国的男女人数在1960年-1970年期间迅速下降,其余时间段在逐渐增加;性别上男性人口数量一直少于女性人口数量,其性别比例自1950年-1970年持续下降,过后缓慢增加。
(2)根据材料分析,可推测美国可能出现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影响: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增加,由于劳动能力较弱,因此需要较多的公共财政支出,增加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同时老年人和儿童的比例增多,显示青壮年人数比例下降,劳动力减少,经济发展不稳定,且独生子女或无子女的老年人数逐渐增加,空巢老人增加,社会伦理道德逐渐丧失等。
(3)有材料可知,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加剧、生育水平下降等与发达国家(地区)相似的境况。美国是发达国家,所以和美国人口结构变化一样出现老龄化加剧、生育水平下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提出放开二孩、三孩政策,甚至鼓励生育;并完善老龄或者儿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其生活健康;积极开展老龄人发挥余热的活动或者岗位,为老年人就业创造条件,丰富他们的生活;完善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少年儿童的教育以及生活健康等。
2.3.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与地租曲线图的判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2.3.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与地租曲线图的判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1页。
2.3.1 城镇化(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2.3.1 城镇化(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7页。
2.2 人口迁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2.2 人口迁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