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795085/0-16937109999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4全民守法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795085/0-1693710999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4全民守法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795085/0-16937109999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全民守法教案设计
展开必修三9.4全民守法
教学设计
学科 | 政治 | 年级 | 高二 | 单元 | 第三单元 | 课题 | 全民守法 |
教学内容分析 | “全民守法”是必修三第九课的第四框内容,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内涵”阐述全民守法的含义、原因以及全民守法的要求等内容。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阐述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内容。 | ||||||
学情分析 | 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在在学完《政治与法治》后,已初步具备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和思辨,在社会生活中初步尝试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后,更应该做到尊法守法。 | ||||||
教学目标 | 1.探究全民守法的内涵。 2.理解全民守法要求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3.明确全民守法的意义,阐明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 ||||||
核心 素养 |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全民守法的重要性,认同守法也是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 科学精神:全民守法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
| ||||||
教学重点 | 1、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 2.全民守法的要求 | ||||||
教学难点 | 如何增强全民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教学方法 | 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讲授分析法 | ||||||
议题 | 总议题:全民守法,建设法治中国 子议题:1.什么是全民守法--从身边案例说起 2.如何推进全民守法--从我们做起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学生情境展示:住在三楼的张宏建是位退休音乐教师,在家办起了音乐培训班,教授电子琴和钢琴。而且经常在晚上进行教学培训。住在四楼和二楼的高一学生李毅和王甜,经常受此困扰,影响学习和休息。所以他们决定去找张宏建。 | 请学生观看情境后先思考应该去找张宏建吗?并给他们出谋划策。 | 通过身边的案例由学生自己进行情境展示,既能激发学生表演和观看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法用法意识,还能激发学生探究本课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
讲授新课
| 师展示本课的议题:总议题:全民守法,建设法治中国 子议题:1.什么是全民守法--从身边案例说起 2.如何推进全民守法--从我们做起 议学情境一:继续情境展示,张宏建认为在自己的家里想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不听劝导。最后经过多次劝说无效后,李毅和王甜家决定将张宏建告上法庭。 通过这个案例揭示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以及全民守法的要求。
| 探究1:(1)张宏建这样做是否侵犯了邻居的权益?为什么?(2)他应该怎样做?(3)李毅和王甜做的对吗?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成果: (1)张宏建在家弹钢琴虽然属于行使个人权利,但是由于其弹琴和教学活动在晚上进行,影响了小区其他邻居的休息。我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噪声扰民是一种侵犯相邻权的行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他应该在收到邻居的反馈后,就要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与邻居进行协商,调整自己弹琴和教学的时间,避免与他人的休息时间产生冲突。 (3)如果我是受害者,可以与张宏建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噪声扰民行为。如果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到物业、居委会等处投诉,让他们居中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所以他们做得对。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法懂法用法,要全民守法。 探究2: 1.全民守法的内涵 2.原因 3.全民守法的要求 探究成果: 一、1.全民守法的内涵: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全民守法的原因 (1)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3)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全民守法要求 (1)依法行使权利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通过学生身边案例的情境展示,一是引导学生探究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二是引导学生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运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是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情境阐释全民守法的内涵。 |
议学情境二:李毅和王甜为了庆祝取得的维权的胜利,决定到门口的商店买烟买酒并约几个同学一起嗨皮一下。
|
探究2: 请思考:(1)他们这样做合适吗?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诸如此类的事? (2)结合这些案谈谈如何在生活中推进全民守法? 探究成果: 1、经营者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二、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 通过上述活动, 一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主体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如何遵守法律,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是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全民守法,理解增强全民守法观念的重要意义;三是培养学生尊法学法法用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升道德素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 |
课堂小结(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