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页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展开

    这是一份4.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共4页。
    第3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课题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课件出示算式)35+58=     58+35=            15×20=     20×15=学生:35+58=93,58+35=93;15×20=300,20×15=300教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是巧合吗?学生:加法算式的两个加数都是相同的两个数,只是位置不一样,结果相同。乘法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相同的两个数,只是位置不一样,结果相同。教师:接下来开启今天的数学之旅,探究变与不变的学问。(板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1)课件出示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观察这两组式子,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3)自主学习。教师:根据你的观察,分别仿写一组算式。学生先自己仿写算式,再讨论交流,说说你这么写的想法。(4)结果汇报。教师:观察这两组式子,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并说说你这么写的想法。课堂预设:学生1:我发现4和6交换位置,结果都等于10,它们的和不变,所以4+6=6+4。我写的式子为63+53=115,53+62=115,62+53=53+62。学生2:我发现3和5交换位置,结果都等于15,它们的积不变,所以3×5=5×3。我写的式子为7×9=63,9×7=63,7×9=9×7课堂小结:
    教师:在加法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乘法里,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2.学习例2.教师:不写算式了,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事例,解决问题的算式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吗?(1)课件出示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例1中的发现。(课件出示事例图(3)小组讨论。教师:小组交流,力争把事例讲清楚,把算式说清楚。(4)结果汇报教师:谁个小组代表来说说你的解释?课堂预设:学生1: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距离是35+42=77(米),从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是42+35=77(米),这是同一条路,所以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距离和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是一样的。也就是35+42=42+35学生2:在座位图中横着看,每排6把椅子,有5排,座位数是6×5=30(把),竖着看,每列5把椅子,有6列,座位数是5×6=30(把)。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座位数不变,所以6×5=5×6。课堂小结: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出类似的数学问题。你还有别的事例,课下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3.学习例3。(1)课件出示例3。(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3)自主尝试。教师:可以尝试不用语言文字来表述规律,探索其他的表述方式。(4)结果汇报。教师: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表述方式。学生:用a表示35,b表示42,35+42=42+35可以表示为a+b=b+a,用a表示6,b表示5,6×5=5×6可以表示为a×b=b×a。          课堂小结:
    教师:a+b=b+a表示的是加法交换律,a×b=b×a表示的是乘法交换律。(板书4.学习例4。(1)课件出示例4。(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你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吗?(课件出示例题(3)自主尝试。教师:让学生自己回忆所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说说哪里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再结合书上的例子,说一说计算的道理。(4)结果汇报。教师: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解释。学生:在加法验算时交换加数358和276的位置,和不变,说明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运用了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在乘法中我们交交换5和105的位置可以使计算简便,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课堂小结:
    教师:当加法和乘法竖式需要验算时,我们可以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懂信息,再结合例子说一说等式成立的原因。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1页练一练第2题、3题、4题。    复习旧识,引入新课。                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想法,说清道理。             让学生数形结合,直观的感受规律。            学生表示的只要意思符合,都要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教后反思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导入环节利用提问的形式导入,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自学感悟环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发现算式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规律;交流探知环节让学生自己根据加法交换律总结出乘法交换律的规律,尝试应用环节学生完成了教师所展示的习题,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