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6课时 乘法分配律(1)
课题 | 乘法分配律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56~57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 ||
教学重点 |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 ||
教学难点 | 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刚刚学习的运算律,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加法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运算律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师:那你们能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学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观察这幅图,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课件出示例题图) (3)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你的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先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再讨论交流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并说说你这种方法的想法。 (4)结果汇报。 教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说说你是怎样算得? 课堂预设: 学生1:白色瓷砖有3行,每行10块,蓝色瓷砖有5行,每行10块。
学生2:白色瓷砖有3行,蓝色瓷砖有5行,一共有8行,每行10块。
学生3:左面墙上的瓷砖有4列,每列8块,正面墙上的瓷砖有6列,每列8块。
学生4:左面墙有4列,正面墙有6列,一共10列,每列8块。
课堂小结: 2.学习例2. 教师:根据计算的方法把这四个算式分成了两组,一组为(3+5)×10和3×10+5×10;一组为(4+6)×8和4×8+6×8。 (1)课件出示例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两组算式) (3)小组讨论。 教师: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发现表述出来。 (4)结果汇报 教师:找个小组代表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我发现(3+5)×10=3×10+5×10,(4+6)×8=4×8+6×8。 教师:可以怎样概括出它们的特点呢? 学生:左边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右边是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等号连接说明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相等。(板书) 课堂小结: 教师: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那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板书) 3.学习例3。 (1)课件出示例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 (3)自主尝试。 教师:可以尝试不用语言文字来表述规律,探索其他的表述方式。 (4)结果汇报。 教师: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表述方式。 学生:用a表示3,b表示5,c表示10,(3+5)×10=3×10+5×10可以表示为(a+b)×c=a×c+b×c;用a表示4,b表示6,c表示8,(4+6)×8=4×8+6×8可以表示为(a+b)×c=a×c+b×c。 课堂小结: 4.学习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课件出示点子图) (3)自主尝试。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想一想,4×9+6×9表示什么意思?在组内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4)结果汇报。 教师: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说明成立的。 学生1:在点子图中,左边表示4个9,是4×9;右边表示有6个9,是6×9,要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点子,要把这两部分加起来,4×9+6×9;每行(4+6)个点子,一共9行,要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点子,就是(4+6)×9。都表示点子的总数,它们相等。 学生2:4×9表示4个9,6乘9表示6个9,一共是10个9,也就是(4+6)×9。 课堂小结: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7“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读懂信息,再结合例子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并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
复习旧识,引入新课。
让学生互相补充和质疑,感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通过语言表述来逐渐认同规律。
学生表示的只要意思符合,都要给予鼓励。
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只要表达清楚,说出依据,都应鼓励。
| |
板书 设计 |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相等。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 |
教后 反思 | 1.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他们能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渐渐发现了几组算式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找到规律,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并且再启发他们说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2.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发现,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 乘法分配律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乘法分配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驱动,自主导学,沟通联系,引发猜想,课外实践,回归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随堂练习,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