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1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时 不确定性
课题 |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实例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95~96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 ||
教学重点 | 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 ||
教学难点 | 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硬币。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我的水杯里装满了水,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猜一猜,杯子里的水是热水还是凉水? 学生:有的猜热水,有的猜凉水。 教师:在生活中,有些事件我们可以确定他的结果,有些事件我们不能确定他的结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不确定性)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与同桌轮流掷10次硬币,先猜猜哪面朝上,再把实际结果记录下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纪录的表格) (3)自主探索。 教师:让学生找到大一点的场地进行活动,并做好记录。再全班交流。 (4)结果汇报。 教师:展示你的记录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堂预设: 学生1: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学生2:我有时猜对,有时猜不对。 学生3:我原来觉得正面和反面间隔出现,结果不是这样,每一次事前都无法预料哪一面朝上。 学生4:硬币落地后,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 学生5:掷了很多次后,可能每一面朝上的次数会大致相等。 课堂小结: 2.学习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说说下面事情发生的情况。(课件出示例题图) (3)讨论交流。 教师: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再找学生代表说一说。 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4)结果汇报。 教师:先看第一幅图,找同学们说一说发生的情况。 课堂预设: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有很多种猜测,如会下雨,电视里已经播报了;不一定,因为以前天气预报播报第二天有雨,结果第二天也没有下雨;明天可能下雨,可能不下雨;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大。 教师:明天可能下雨,可能不下雨,无法确定。 教师:再看第二幅图,找同学们说一说发生的情况。 课堂预设: 有的学生积累了在公园或商店或班级游戏中的抽奖经验,会发表能与不能的想法;有的听过或看过关于某某中大奖的报道,认为可能,但是多数情况下不可能。 教师:就是每抽一次奖,可能会发生三种结果:中奖但不是一等奖、中一等奖、没有中奖。事前无法预料到哪种情况会发生,都是随机的。 教师:最后看第三幅图,找同学们说一说发生的情况。 课堂预设: 有的学生根据早上上学路上的情况发表遇到与遇不到的想法;有的认为遇到红灯、绿灯、黄灯都是有可能的。 教师:下一个路口是否能遇到红灯这件事是随机的,无法预料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再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说一说。 学生:有的说“我同桌今天可能坐公交车去上学”“一家商场五一可能搞促销活动”…… 课堂小结 教师:这些生活中的实例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具体会出现什么结果事前无法确定。 3.学习例3。 (1)课件出示例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说一说,每个盒子里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有几种可能?再连一连。(课件出示例题图) (3)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自己连一连,再全班交流。 (4)结果汇报。 教师: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10个黄球和10个白球,摸球只有一种结果发生,所以,可以预料结果是确定的,也就是从10个黄球的盒子中摸出的一定是黄球,从10个白球的盒子中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第三个盒子里5个白球和5个黄球,两种结果,摸一次是黄球还是白球,结果无法预料,是不确定的,也就是从5个白球和5个黄球的盒子中摸出的可能是黄球。 课堂小结: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96“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自己猜一猜,再做实验证明。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简单随机现象,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6页练一练第2题、3题、4题。 |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对学生的感受和想法都要给予鼓励,并要抓住一些核心问题组织展开多维度的交流活动。
对于学生举出的例子,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
| |
板书 设计 | 不确定性 1.任意掷一枚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哪一种结果是随机的,不确定的。 2.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 |
教后 反思 |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境。为了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独立完成活动,获得良好的体验。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是由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想、观察、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 |
小学数学1 不确定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不确定性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1 不确定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不确定性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合作学习,巩固练习,当堂检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1 不确定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1 不确定性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联系生活,巩固运用,总结反思,梳理所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