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6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6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7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73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76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79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8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三课古代印度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505/0-169371446386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评课课件ppt
展开1. 题1图所示为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摩亨佐·达罗遗址。该遗址表明当时该区域的人们已从游徙不定转向定居生活。推动当时人们转向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人们学会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C.人们能够掘井饮水D.原始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2. 【史料实证】题2图所示为约于公元前1500—前900年间陆续写成的《梨俱吠陀》手稿,记录了古代雅利安人的生活状况。该手稿可用于研究( )A.种姓制度的状况B.金字塔的修建技艺C.佛教产生及传播D.60进制的计数方法
3.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白发苍苍的国王向一位年幼的孩子行礼。这位孩子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4. 【教材母题】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这反映了古代印度( )A.社会分工精细明确B.宗教信仰派别众多C.社会等级贵贱分明D.社会风气保守落后
5.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宣称:“四条支流汇入恒河,失去它们的名字,它们在圣河之中汇成一片,人们相信皈依佛教就不再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表明乔达摩·悉达多( )A.主张贵贱分明B.宣扬“忍耐顺从”C.维护等级秩序D.提倡“众生平等”
6. 【历史解释】《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反映了( )A.首陀罗要为其他种姓服务B.古代印度阶级矛盾尖锐C.不同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D.各等级的职业世代相袭
7.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四个种姓的职业是世袭不变的,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是被禁止的,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都存在着严格的区别和界限,很难越雷池一步。这说明该制度( )A.引发了底层民众的大力反对B.实质上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C.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D.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B选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底层民众对种姓制度的反对,排除A选项;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但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C选项;种姓制度下各阶层贵贱分明,导致阶层分裂,人民间缺乏团结,难以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8. 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派别。它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下贵贱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材料说明佛教( )A.对种姓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B.促进了文化学术的繁荣C.得到了国王和一部分富人的支持D.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明
9. 古代印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级森严的制度】材料一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可以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众生平等的宗教】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刹帝利和吠舍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与掌管宗教事务的婆罗门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材料三 到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经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了,此时佛教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全国推广佛教,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代印度的国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的作用。(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职业;所居地区;所居聚落;等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为印度社会提供制度规范,有利于社会稳定。(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4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4分)
初中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材料二,材料一,任务四,任务五,佛教传播路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示范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孔雀王朝,雅利安人,社会等级,婆罗门,世代相袭,乔达摩·悉达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习题课件ppt,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