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1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2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3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4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5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6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7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1《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2023秋)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内部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内部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手册,有厚有薄,厚约2900千米,厚约3400千米,为不同形态的岩浆,高温高压,泡沫块的运动情况,水的对流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火山和地震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内部情况。
    活动一:推测地球内部情况。
    观察这三幅插图,并且试着根据火山、地震、地热这些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炙热的岩浆。
    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
    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
    活动二: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历史
    地球从地表到中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比较鸡蛋的剖面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体会鸡蛋和地球的相似之处。
    鸡蛋和地球从外到内都有三个圈层组成。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鸡蛋的蛋白部分相当于地球的地幔,鸡蛋的蛋黄部分则相当于地球的地核部分。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地幔和地核会进行水平运动和上下运 动, 而最外层的地壳也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只一样随之运动起来。
    实验一: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
    实验材料:水、烧杯、泡沫块、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粘稠的液体如牛奶等。
    实验方法: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给水加热,仔细观察泡沫块的运动。
    实验注意点:正确使用酒精灯,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要触碰加热中的烧杯,以免烫伤。
    实验现象:当加热时,水的热对流运动会更显著,泡沫块会随着下方水的热对流运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四周温度较低的地方移动,呈现出或分离或靠近的现象。
    如果把水换成粘稠的液体,如牛奶等等,泡沫块会怎样运动呢?
    把水换成牛奶加热,因为牛奶比较粘稠,因此泡沫块运动速度较缓,但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泡沫块仍然会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泡沫块之间还会发生碰撞。有的是轻微的碰撞,有的碰撞比较激烈。
    这个实验说明地球内部岩浆在不停的运动,从而使地球的板块不停的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碰撞,这些碰撞有的比较轻微,有的比较剧烈,正是因为这些板块的碰撞和漂移,才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8.86米。
    根据发现的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生物原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现如今却出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上。
    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些现象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吗?
    喜马拉雅山上出现了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可以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才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观察这些图片,了解地球在2亿年前、1.5亿年前以及现在的样子,想一想今天的地球与2亿年前的地球有什么不同?
    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
    这就是6块最大的板块从地球上分开来的样子,同学们,为什么连在一起的大陆板块会分离开来呢?
    今天地球大陆板块分离的样子是由于地球板块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地球的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要么向两边张裂,要么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今天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查阅资料,整理地球圈层信息,填写下表。
    平均厚度仅17千米,均为坚硬的岩石。
    记录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中泡沫块的运动情况,分析并填写。
    泡沫块先从加热点上方向四周移动,继续加热,泡沫块在烧杯的边缘相互碰撞、挤压。密度不同的泡沫块之间甚至还会产生交错现象。
    火山喷发、地震、海陆变迁、大陆漂移等。
    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
    泡沫块运动的力量来自:
    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
    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有: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从地表到中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同时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形成了我们现在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1.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 ( )而形成的。A.火山喷发 B.地震 C.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 D.以上都不对2.根据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A.海洋 B.陆地 C.高山 D.以上都不是3.在地球的许多地方都有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象,可知地球内部( )。A.温度不确定 B.温度高 C.温度低 D.无法确定4.一些科学家认为,地核和地慢会进行 ( )。A.水平运动 B.上下运动 C.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 D.都不对5.地球的岩石圈可划分为( )大板块。A.4 B.6 C.7 D.3

    相关课件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内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内部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五岩石的生成,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各种各样的大理岩,学生活动手册,地震造山,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7 热辐射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7 热辐射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探究新知,热辐射,太阳灶,材料提供,透明塑料管,美工刀,热熔胶枪,玻璃管,太阳灶制作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苏教版 (2017)6 热对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苏教版 (2017)6 热对流教学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步骤,走马灯,制作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