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学研究,爱迪生,电气时代,汽油内燃机,流水线,莱特兄弟,石油化学工业,诺贝尔,人造纤维,垄断组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展了以电力的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导致了许多新问题的出现。
近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科学巨匠,如牛顿、达尔文等,他们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文学艺术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名篇佳作,以及在此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文学艺术大师,其中包括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等人,他们的艺术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当时的文学艺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1. ________(1847—1931)
3. ______________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3)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1. 【时空观念】某一历史时期,电力、化工、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相继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组织规模迅速扩大。这一历史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法国大革命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 【跨学科·物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在做实验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线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信工具。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发明源于对生活经验的总结B.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的基础C.引导人们积极探寻精神世界D.发明创造多集中于通信领域
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B.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C.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选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排除A选项;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B选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使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排除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4.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电话、飞机;德国人改进了内燃机,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瑞典人发明了现代炸药;等等。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美国处于领先地位C.在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D.德国制造后来居上
5. 题5表反映的是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题5表A.蒸汽机的改进B.火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
6. 题6表为“1870—1914年美国和德国的煤炭与钢产量变化的情况表(单位:万吨)”。由该表可知( )
题6表A.美、德工业发展超越英、法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扩展
7. 某学者把汽车发展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以蒸汽汽车问世为分界线。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首次采用流水装配线的方式大规模生产汽车,汽车发展由此进入第三个阶段。美国福特公司的做法(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使美国成为工业化强国C.使汽车最终取代了火车D.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8. 【历史解释】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许多人对其敬而远之。1871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发明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巴氏消毒法,提高了食用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消费开始旺盛起来。这说明( )A.工业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B.牛奶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C.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提高了牛奶的生产产量
9. 【初高衔接】“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材料表明( )A.世界各国的孤立状态不利于大工业发展B.工业革命激发了世界人民的需求C.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相对隔绝状态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0.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这一现象说明( )A.国家政策推动了生产不断集中B.技术革新是生产集中的主要推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解析】根据题干“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部分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获得较大提高,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淘汰了大量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在题干中均未体现,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二、非选择题1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材料三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本届世博会共有8个主题展馆,电气馆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着世博会的能源,陈列着各种发动机和新型机器,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中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中的“钢铁机器”主要使用哪一动力来源?该动力的广泛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何重大影响?(6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现代工厂制度。(2分)蒸汽机。(2分)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的区别及其发明成果的特点。(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工人,他们的发明成果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发明成果多是在科学实验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4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2分)生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
设问: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解题思路:设问要求“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分值是8分,可初步判断观点应占2分,阐述4分,总结2分。观点一定要根据材料和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提炼。由材料“电动机、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可知,这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来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述比较符合题意,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意义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提炼和论述,最后要有总结性的表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动力,新能源,内燃机发明的意义,反思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图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气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明的背面,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业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难题突破,史料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