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共32页。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下 册·1919巴黎巴黎和会美国德凡尔赛体系欧洲1921华盛顿美国机会均等门户开放东亚太平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 《凡尔赛条约》首页2. ____________ 三巨头巴黎和会3. 华盛顿会议现场《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比较一、选择题1. 【跨学科·英语】题1图漫画所反映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开罗会议D. 万隆会议A2. 1919年,当巴黎和会结束后,德国的工人表示他们期待着战争的结束,盼望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他们的愿望,他们将为它工作。这是因为( )A.德国的殖民地被瓜分 B.德国面临巨额赔款C.德国煤矿归法国开采 D.德国决定继续作战B3. 【史料实证】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决定一切重大问题的是最高委员会。它由最初的“十人会议”缩小为“四人会议”,整个和会拖了将近半年时间,全体会议只开过7次,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由材料可知,巴黎和会( )A.是一次分赃会议 B.被大国强权操纵C.对德国进行严惩 D.使各国矛盾激化B4. 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彻底肢解德国感到不满,继续采取削弱德国的政策;英国则在政治、经济上支持德国,以此来削弱法国;美国没有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这反映出( )A.欧洲彻底丧失其优势地位B.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C.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D.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C5.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事实上对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予以拒绝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C.《波茨坦公告》 D.《开罗宣言》 B6. 【历史解释】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B.防止日本独霸中国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日本势力遭到削弱B7. 【初高衔接】美国主导签署的《九国公约》第三条规定: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有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美国制定这一规则的主要意图是( )A.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B.帮助中国减少主权损失C.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 D.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发展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国公约》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美国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选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反映美国帮助中国减少主权损失,排除B选项;题干强调的主体是中国而非亚太地区,也并未涉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状况,排除C选项;题干强调的是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而非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8. 【初高衔接】一战后,英国丧失了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开始向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材料说明( )A.英日两国地位下降 B.国际政治中心发生转移C.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旧的国际格局受到冲击D9.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它(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形同虚设B.巴黎和会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C.欧洲列强间矛盾未根本解决D.德国受严惩成为二战的导火线C10. (2022广东)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爆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与“这样的认识”相匹配的是( )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际关系的恶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言外之意是良好的国际关系体系有利于和平,B选项符合题意;外交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并非无足轻重,排除A选项;题干要说明的是国际关系问题,并非经济发展问题,排除C选项;军备竞赛并非完全可以避免的,排除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二、非选择题11. 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明确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将阿尔萨斯归还给法国;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材料二 日本作为强国参与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该秩序自然也体现日本的利益。但是,任何秩序和原则对制订者也是双刃剑,日本能接受新秩序给予的利益,却不承认新秩序对其构成的限制。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就向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发起严重挑战。——摘编自陈廷湘、李彬《日本对一战后世界秩序的挑战与失败》材料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法国对于处理德国问题的态度及原因。(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严厉制裁德国。(2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华盛顿体系对于日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保证各国在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对日本有利;但打击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并被迫放弃在山东的权益。(4分,言之有理即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其影响。(6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获胜的帝国主义列强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分)一方面使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带来了暂时的和平稳定;另一方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埋下了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隐患。(4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2分)影响、意义、作用、评价类材料:为协调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1年在美国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经过两个多月30多轮艰苦的谈判,加上美、英为反对日本独霸中国而对日本施加压力,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6月2日,中日双方在北京交换批准书,条约生效。条约规定日本将胶州租借地归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等。中国对山东的主权基本得以恢复。——摘编自李春山《“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影响。(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题思路:设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分值为4分,一般而言,回答两点即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方案,由此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华盛顿会议产生的世界影响即可。温馨提示:更多解题技巧请参考《综合题题型归纳及解题宝典》第四大项。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使中国延续了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4分,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