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867/0-16937171856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867/0-1693717185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795867/0-16937171856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巩固练习
展开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秦国灭六国而统一全国,六国破灭的先后顺序是( )
A.韩、赵、魏、楚、燕、齐 B.魏、韩、燕、赵、齐、楚
C.齐、赵、魏、燕、韩、楚 D.韩、楚、赵、魏、燕、齐
2.(2022秋山东平原三校期中)梁启超曾指出:“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3.(2022秋山东无棣期中)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4.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5.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 建置时代 | 郡治 |
陇西郡 |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 今甘肃临洮 |
辽东郡 | 古燕置,始皇因之 | 今辽宁辽阳 |
南海郡 | 始皇置 | 今广东广州 |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6.(2022秋湖南永定期中)秦王朝对全国各方面制度开展整齐划一的工作,如“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其最终目的是( )
A.推行法家思想 B.加强经济交流
C.促进文化传播 D.巩固国家统一
7.对如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D.统一度量衡
8.(2022云南中考)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
9.(2021福建中考)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10.(2022山东平邑期中)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C.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二、非选择题
11.(2022秋广东阳西期末)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秦的统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原因】
材料一 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巩固措施】
材料二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
【历史意义】
材料三 秦统一全国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全国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A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答案 C 根据“统于秦”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故选C。
3.答案 B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B项符合题意。
4.答案 D 秦朝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其中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即起“监督”作用,故选D。
5.答案 C 由表格中“陇西郡”“辽东郡”“南海郡”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6.答案 D 秦朝开展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
7.答案 B 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8.答案 B 根据“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可知,这项措施是统一文字。
9.答案 C 秦朝建立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动员人力和集中物力起到重要作用,故C符合题意。
10.答案 D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1.答案 (1)原因: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与周边地区联系增强;各国变法的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统一的历史趋势增强;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任答三点)
(2)特点:郡县官吏由朝廷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朝廷命令,接受朝廷监督。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意义:使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根据材料三概括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表法是梳理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