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79/0-169374302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79/0-16937430238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79/0-16937430238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 一、单选题1.(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转化观:铁可以一步转化为硫酸亚铁C.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D.守恒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Z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X一定是化合物B.若agX完全反应,生成Y与Z的质量和为agC.若Z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2:13.(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在催化剂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A.CO B.H2 C.H2O D.H2O24.(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的质量/g3.99.6000反应后的质量/g006.62.7m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氧气总质量为9.6 g B.表中m值为4.2C.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5.(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2X+Y=2Z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若a g X与 b g Y 充分反应,生成 Z 的质量可能为(a+b)g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则 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nD.在反应中 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1∶26.(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8gA 跟 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 gC.又知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9 B.16 C.18 D.367.(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常见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验证CO2中混有的CO验证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 A.A B.B C.C D.D8.(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分子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为3:29.(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1 B.22 C.44 D.8810.(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反应2A+3B=2C+4D中,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6∶22∶9,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M B.3/2M C.M D.16/23M11.(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乙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二、多选题12.(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对于化学反应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X一定是熟石灰 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13.(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B.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1:6C.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物丁不可能是氧化物14.(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 断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0g 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5.(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名称主要实验目的A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证明分子是可分的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证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C6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证明微粒间有间隔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A.A B.B C.C D.D16.(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煅烧后共得到60g氧化钙 B.煅烧后共生成16g二氧化碳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D.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
参考答案:1.A【详解】A、空气中存在氧气和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空气中不存在空气分子,说法错误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可以一步转化为硫酸亚铁,说法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质量与氧气的质量和,比细铁丝的质量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故选A。2.C【详解】A、X反应生成Y和Z,因此X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质量,若agX完全反应,生成Z和Y的质量和为a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若Z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n)÷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D、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2:1,该选项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后已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则X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C。4.C【详解】A、由表可知,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为0,故参加反应的氧气的总质量为:9.6g,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3.9g+9.6g=6.6g+2.7g+mg,m=4.2,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苯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苯中氢元素质量与水中氢元素质量相同,故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符合题意;D、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9g-0.3g=3.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6g-1.8g=4.8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0.3g=2.4g,故X中含C、O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8g=1.8g,氧元素的质量为:9.6g-4.8g-2.4g=2.4g,故X分子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故X为CO,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X、Y发生化合反应生成Z,Z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若a g X与 b g Y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Z 的质量为(a+b)g;若a g X与 b g Y 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物质未参与反应,则生成Z 的质量小于(a+b)g,所以若a g X与 b g Y 充分反应,生成 Z 的质量可能为(a+b)g,说法正确;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生成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说法不正确;D、由2X+Y=2Z可知在反应中 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1∶2,说法正确。故选C。6.C【详解】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8gA 跟 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 g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8g+32g-22g=18g,设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答案:C。7.A【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验证存在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生成水,不能验证含有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正确。故选A。8.C【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甲分子由一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甲是SO2,A正确。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即属于化合反应。B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三氧化硫分子;原子种类没变。C错。D、参加反应的分子有2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氧分子,生成物有2个三氧化硫分子,所以参加反应的分子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为3:2。D正确。故选C。9.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16g+64g=80g。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解得x=44A、11不符合题意,错误;B、22不符合题意,错误;C、44符合题意,正确;D、88不符合题意,错误。故选C 。10.C【详解】根据题意,在反应2A+3B=2C+4D中,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6∶22∶9,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x,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x,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M+3×16x=2×22x+4×9x,则x=M/16,故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x=M,故选C。11.A【详解】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以免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正确。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错误。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明乙醇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D、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完全,需要进入更多空气或减少燃气。所以此时应加大灶具的进风口,错误。故选A。12.AC【详解】A、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以判断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与碳酸钠交换成分后而发生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而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不符合题意;C、不仅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钙等也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符合题意;D、反应前钠原子有2个,而反应后出现在Y中,且其化学计量数为2,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可以判断在Y中的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X中的阴离子即为Y中的阴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C。13.BC【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该选项描述不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根据的个数,可知甲前的系数为2,再根据的个数,可知丁的系数为6,最后根据的个数,可知乙前的系数为3,则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1:6,该选项描述正确;C、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描述正确;D、生成物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可能为氧化物,该选项描述不正确。故选BC。14.AC【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该化合物的质量为4.4g+1.8g-3.2g=3.0g,判 断错误;B、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1.4g<3.0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0g-1.4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判断正确;C、该化合物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判断错误;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判断正确。故选AC。15.AD【详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能用于证明分子是可分的。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可以说明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所以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正确。C、6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说明氧气分子间有较大的间隔,可以被压缩。可以证明微粒间有间隔。正确。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因逸散到空气中未被称量,所以称量的质量变小。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错误。故选AD。16.BD【分析】混合物加热过程中只有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固体变成了氧化钙。根据过程中钙元素守恒计算相关质量变化,也就是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求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钙的质量。100g该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100g×60%=60g。则含有60g钙元素的氧化钙的质量为:60g÷( )=84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4g=16g。【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煅烧后共得到84g氧化钙,故选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g,故选项正确;C、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含有氧元素,而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跑掉了,所以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钙元素不变,而固体总质量减少,所以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3质量守恒定律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