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 一、单选题1.(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如下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吸附是物理变化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3.(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示表示某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 B.C. D.4.(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检查气密性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5.(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伸入到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甲烷燃烧,生成黑色的碳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6.(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乙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7.(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水通电分解—水分子变成其他分子C.液氮挥发变成氮气,所占体积变大—氮分子体积变大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8.(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 B.豆浆 C.海水 D.矿泉水9.(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混合气体B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C区分硬水和软水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肥皂水D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A.A B.B C.C D.D10.(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检查气密性 D.过滤11.(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实验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B.加热碳和氧化物的混合物C.用等量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向打磨后铝箔中加入稀盐酸12.(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C.熄灭酒精灯 D.过滤13.(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A.、、、 B.、、、C.、、、 D.、、、 二、多选题14.(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做法对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B.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15.(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守恒思想B.化学用语(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1)2C1表示两个氯原子(2)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C.化学与生活D.性质与用途(1)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一一使用乙醇汽油(2)硬水软化一一生活中可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1)CO具有可燃性一一可用作气体燃料(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一一氧气具有可燃性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D【详解】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就不是燃烧,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硫酸不属于氧化物,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A、过滤时可向水中加入絮凝剂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该选项说法正确;B、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C、吸附后的水需要杀菌消毒,该选项说法正确;D、自来水净化水的过程中只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颜色和异味等,仍还有可溶性杂质,则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为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3.A【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要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准手心,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B、点燃的铁丝伸入到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常温下铁丝伸入到氧气中无法剧烈反应。故B错误;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故C错误;D、甲烷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没有黑色固体产生;且生成碳为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故选A。6.A【详解】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以免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正确。B、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错误。C、乙醇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明乙醇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D、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完全,需要进入更多空气或减少燃气。所以此时应加大灶具的进风口,错误。故选A。7.C【详解】A、浓氨水挥发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脱离氨水进入空气中,从而挥发,正确。B、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变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所以水分子变成其他分子,正确。C、液氮挥发变成氮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氮分子体积没有改变,错误。D、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和石墨(层状结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C。8.A【详解】A、冰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B、豆浆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C、海水含有是、氯化钠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D、矿泉水含有水、矿物质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选A。9.C【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无法点燃混合气体,选项设计不合理。B.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锌粉,锌会同时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选项设计不合理。 C.区分硬水和软水,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肥皂水,软水在会产生大量泡沫,硬水中会出现大量浮渣,选项设计合理。D.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活性均在氢后,都不会反应,选项设计不合理。故选:C。10.A【详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图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不正确;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图示操作不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选A。11.C【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是2:1,故A错;B、加热碳和氧化物的混合物,比如: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铜仍然是固体,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0,故B错;C、即用等量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产生氢气质量多。且铝比锌活泼,用的时间也少,故C正确;D、向打磨后铝箔中加入稀盐酸,打磨后铝箔与稀盐酸立即反应生成氢气,故D错。故选C。12.D【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加热之前先预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13.B【详解】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气体Ⅰ是CH4;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气体Ⅱ中无碳元素,气体Ⅱ是H2;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气体Ⅲ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气体Ⅳ是N2。故选B。14.AB【详解】A、大力植树造林,能保固水土,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B、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该选项做法不符合要求;D、大力使用化石能源,会增加污染物和烟尘的产生,该选项做法不符合要求。故选AB。15.AB【详解】A、(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正确;(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正确;正确;B、(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C1表示两个氯原子,正确;(2)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学式为CuSO4,正确;正确;C、(1)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正确;(2)生活中可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不会除去水中钙镁离子,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错误;D、(1)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错误;故选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②,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