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01/0-16937432073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01/0-16937432074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01/0-16937432074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 一、单选题1.(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示表示某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 B.C. D.2.(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3.(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4.(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的燃料是最理想的燃料,该燃料是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5.(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与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B.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燃烧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6.(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C.空气混有面粉,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将煤粉碎燃烧可提高燃料利用率7.(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 D.8.(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碳达峰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峰值;碳中和指的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煤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9.(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燃烧及灭火的说法中,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因短路起火时,可用水浇灭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D.用干冰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失火10.(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常见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验证CO2中混有的CO验证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 A.A B.B C.C D.D11.(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C.向盛有粉尘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一定是煤粉D.某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它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12.(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的现象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组成中的碳含量不同有关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3.(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森林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的方法的原理是A.隔离空气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氧气 D.清除可燃物14.(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C. D.15.(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绿色出行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节约用电16.(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
参考答案:1.A【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详解】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就不是燃烧,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硫酸不属于氧化物,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可能加快反应速率,也有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故A说法错误;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B说法正确;C、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是水属于纯净物,故C说法错误;D、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而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D说法错误;故选B。4.A【详解】氢气燃烧热值高,且燃烧产物为水,完全无污染;天然气、酒精、汽油燃烧的产物为水与二氧化碳,则氢气为最理想的燃料;故选A。5.C【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与过氧化氢虽然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A错误;B、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B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故C正确;D、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故A不正确; B、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是隔绝空气,故B正确;C、空气混有面粉,遇明火时在有限空间内可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D、将煤粉碎燃烧,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提高燃料利用率,故D正确。故选A。7.D【详解】A、该图标为爆炸品的图标,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为腐蚀品的图标,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为禁止烟火的图标,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A.煤中含有碳元素,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A错误;B.太阳能的使用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B正确;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C错误;D.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D错误。故选:B。9.B【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解释正确;B、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易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解释错误;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用湿抹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能使酒精与氧气隔绝,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解释正确;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用干冰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着火,不会损坏图书档案,解释正确。故选B。10.A【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验证存在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生成水,不能验证含有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正确。故选A。11.B【详解】A、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和氧气继续反应,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具有疏松的结构,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更易锈蚀,说法错误;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混合物中的成分各自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C、盛有粉尘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不一定是煤粉,有可能是面粉,说法错误;D、某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它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说法错误;答案:B。12.C【详解】A、沼气池中含有可燃性气体甲烷,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清理沼气池不能用火把照明,故选项A说法错误;B、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发生放热现象,有的发生吸热现象,例如一氧化碳与碳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故选项B说法错误;C、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因此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组成中的碳含量不同有关,故选项C说法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并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C。13.D【详解】灭火的方法有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一下,根据题意,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属于清除可燃物,故选:D。14.A【详解】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带火种;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燃放鞭炮;D、图中标志的含义易燃液体;答案:A。15.B【详解】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故选B。16.D【详解】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⑦,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