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0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44/0-16937434964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0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44/0-16937434964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0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44/0-16937434964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0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0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0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燃料及其应用(填空题)
一、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
(1)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科技人员也能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一种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
(3)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时氧气不充足,生成CO、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20.8g,经测定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g。
2.(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为了保护地球生态,我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燃料在氧气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3)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
(4)生活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碳中和”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C.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私家车
3.(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的重点。
(1)我国推行的乙醇汽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品牌汽车使用相同标号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时,每百公里油耗和 CO 排放量的数据如下表。
项目
平均油耗/L
CO排放量/g
乙醇汽油
11.8
1.358
普通汽油
11.8
2.108
由表中数据可知, 燃料对环境更友好。
(3)乙醇是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
4.(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海底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乙醇是常用的燃料,现有13.8g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 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5.(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天然气和 。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市面上出现各种无糖饮料,宣称“0糖、0脂、0卡”,受到不少人青睐。无糖饮料之所以称“无糖”,是指产品里不添加蔗糖、葡萄糖等含糖原料,而是由木糖醇(C5H12O3)等物质作为甜味剂。木糖醇可燃,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除了木糖醇,赤藓糖醇(C4H10O4)也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将一定质量的赤藓糖醇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得到18g水,并测得所得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2%。则参加反应的赤藓糖醇的质量为 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6.(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 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 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 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7.(2022秋·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请回答:
(1)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 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 5000t含Fe2O3 70%的赤铁矿,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 t。
8.(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习总书记于2021年4月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者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这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
(2)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①通入CO2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中,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为 。实验后,取出湿润的石蕊纸条,一段时间后纸条变为紫色,其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___。
A.绿色出行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大肆焚烧秸秆 D.爱护花草树木
二、燃料及其应用
9.(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①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铜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调小)。
②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做在 (填“甲”或“乙”)图位置
③试写出丁烷(C4H10)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8CH3OH+xO2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10.(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0月19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
(1)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常见的化石燃料还包括 和 ,它们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要使甲烷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需要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写最简整数比)。
(3)家庭使用天然气时,要注意用气安。
①为了及时发天然气泄露,可在燃气中添加乙硫醇(C2H5SH)作加臭剂。乙硫醇是最臭的物质之一,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时,其臭味就可嗅到,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人们闻到臭味的原因是 。
②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安装位置应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 (选填“上方”、“下方”、“水平位置”之一),
③如果报警器显示漏气,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 (选填字母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燃气中混入的乙硫醇也可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此应中,X的化学式为 。
11.(2022秋·天津宝坻·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 。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前后, (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 (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12.(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二氧化碳可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乙醇是常用的燃料,现有 9.2 g 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0%,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 g。
13.(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
(1)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下列物质中① 煤 ②石油 ③ 天然气 ④ 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 。
(4)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某密闭容器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气体,测得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填字母)。
A 12% B 16% C 20% D 24%
14.(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灭火的方法是 。
(2)天然气目前是家中主要使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家中安装报警器(如下图),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 (填“甲”或“乙”)。
(3)为了减少污染,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其转化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人类对燃烧的利用由来已久。
(1)古人“钻木取火”,通过木材之间的快速摩擦提高了可燃物的 (填“温度”或“着火点”),使可燃物燃烧。
(2)下图为实验室测定空气含量的装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红磷逐渐熄灭,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燃烧需要 。
(3)我国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一号”送上轨道,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火箭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点火后,反应生成水、氮气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属于复杂的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热量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外,还会产生一些 等空气污染物。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 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4)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圆满举行火炬“飞扬”:开幕式火炬点火仪式首次采用微火形式,把火炬“飞扬”插入“雪花”状的氢气供给系统,小小“微火”替代了以往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炬。“微火”虽微,足以点亮世界。
①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氢气供给系统为飞扬火炬提供了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C3H8)作为燃料更环保,体现在 。
(5)焰火:为了体现环保理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烟花燃放量仅为一般夏季奥运会的10%左右。燃放烟花可能造成的空气污染物有 (答出一点即可)。
18.(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______ (填字母)。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 用X 表示) 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点,则X 的化学式是 。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生活中遇到油锅着火时,通常用锅盖盖灭,其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通常将煤做成蜂窝状,甚至做成粉末状再使用,这样做的原因是 。
19.(2022秋·天津宝坻·九年级统考期末)在2021年1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宣布了2021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见图,甲气体的化学式是 ,其体积分数是 ;
(2)我们需要洁净的水源。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蒸发、沙滤、氧化等得到净化,其中氧化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
(3)我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1.(1) 光合
(2)天然气
(3)16
【详解】(1)在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故填:光合;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3)根据氢元素守恒,可得甲烷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0.8g-4.8g=16g。故填:16。
2.(1) 石油 不可再生
(2)B
(3)CH4O
(4)B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选B。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碳、氧、氢原子数目分别为1、2、6,反应前碳、氧、氢原子数目分别为0、1、2,则X的化学式为CH4O;
(4)A. 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利于节约能源,正确;
B. 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C. 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私家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正确。
故选B。
3.(1)混合物
(2)乙醇汽油
(3)
(4)ABC
【详解】(1)乙醇汽油主要含有乙醇、汽油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由表中数据可知:每百公里油耗需要酒精汽油、普通汽油相同,但是乙醇汽油一氧化碳排放量少,乙醇汽油燃料对环境更友好;
(3)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A、潮汐能利用重力势能转化成其他能量,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清洁能源;
B、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清洁能源;
C、风能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清洁能源;
答案:ABC。
4.(1)石油
(2) CH4+2O2 CO2+2H2O
(3) C6H12O6+6O26CO2+6H2O
(4) 16.2 16.8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3)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葡萄糖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6CO2+6H2O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醇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水,13.8g乙醇中的氢元素质量为 ,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1.8g÷(×100%)=16.2g ;
13.8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3.8g××100%=7.2g ,氧元素的质量为13.8g××100%=4.8g 。根据题意,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生成的混合气体质量为 7.2g÷(1−50%)=14.4g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4.4g×50%=7.2g 。水中的氧元素质量为 16.2g××100%=14.4g ,则氧气的质量为 14.4g+7.2g−4.8g=16.8g 。
5.(1)石油
(2)酸雨
(3)
(4) 24.4 23.6
【详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故填:石油。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填:酸雨。
(3)木糖醇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赤藓糖醇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得到18g水;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赤藓糖醇的质量为,故填:24.4。
②24.4g赤藓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测得所得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2%,则恢复到室温所得气体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故填:23.6。
6.(1)
(2)
(3) 13.8 1:11
【详解】(1)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1)由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设参加反应的乙醇(C2H5OH)的质量为x:
x=13.8g
(2)13.8g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
设得到CO的质量为y
y=2.1g
则得到CO2的质量为25.2g-2.1g=23.1g
混合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g:23.1g=1:11
7.(1) 石油 酸雨
(2)3CO+ Fe2O32Fe +3CO2
(3)2500
【详解】(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 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填:石油;酸雨;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2Fe +3CO2,故填:3CO+ Fe2O32Fe +3CO2;
(3)解:设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x
故填:2500t。
8.(1)太阳能(或地热能、风能等)
(2) CO2+Ca(OH)2=CaCO3↓+H2O 干燥的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条变红 H2CO3=H2O+CO2↑
(3)C
【详解】(1)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
(2)①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②实验中,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为干燥的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条变红,因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使石蕊变红。实验后,取出湿润的石蕊纸条,一段时间后纸条变为紫色,其原因为碳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3)A、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属于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减少树木砍伐,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属于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C、大肆焚烧秸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低碳生活,符合题意;
D、爱护花草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属于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1)天然气
(2) 调大 甲
(3)3.3
【详解】(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①火焰呈现黄色,铜底出现黑色说明可燃性气体燃烧不充分,应增加氧气量,则应将进风口调大。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报警器应该安做在燃气灶上方,如图甲。
③丁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4.4g氧气参与反应生成3.6g水,则,x=11。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m+n=8,2m+n+16=8+11×2,m=6,n=2。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a=3.3g
10.(1) 煤 石油(两空可互换答案) 不可再生
(2) 1:2
(3) 分子在不断运动 上方 AB
(4)SO2
【详解】(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它们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要使甲烷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则需要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3)①人们闻到臭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乙硫醇分子四处扩散;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故安装位置应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
③如果报警器显示漏气,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稀释天然气的浓度,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故选AB;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S、O的个数分别是4、12、2、18,生成物中含C、H、S、O的个数分别是4、12、0、1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S、4个O,故X的化学式为:SO2。
11.(1)C
(2) 酸雨 CaSO4
(3) 原子 分子 16:9
【详解】(1)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B、汽油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所以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汽油不是最理想的燃料,不符合题意;
C、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是目前在开采上还存在问题,符合题意。
故选C;
(2)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的发生;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a、C、O、S的个数分别是2、2、12、2,生成物中含Ca、C、O、S的个数分别是0、2、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a、8个O、2个S,故X的化学式为:CaSO4;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反应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4+16):18=16:9。
12.(1)石油
(2)2NaOH+CO2=Na2CO3+H2O
(3)C6H12O6+6O2 6CO2+6H2O
(4)10.8
【详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 6CO2+6H2O;
(4)9.2g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9.2g××100%=1.2g,乙醇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1.2g÷×100%=10.8g。
13. ④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C
【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故填:④ ;
(2)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4)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假设混合气体的质量是100g,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是50g,假设这50g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这50g气体全部都是一氧化碳,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在13.6%和21.4%之间。
14.(1)用锅盖盖灭
(2) 甲
(3)
【详解】(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立即盖上锅盖,采用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故填:用锅盖盖灭。
(2)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②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一旦泄露会聚集在空气中的上部,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家中安装报警器,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甲,故填:甲。
(3)由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15.(1)温度
(2) 氧气/O2
(3)
【详解】(1)钻木取火,即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木材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木材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填:温度;
(2)磷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在密闭的条件下,从燃烧条件看是由于氧气已消耗完全,故填:氧气或者O2;
(3)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点火后,反应生成水、氮气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1) 混合物 二氧化硫和烟尘
(2)CO2+4H2CH4+2H2O
【详解】(1)煤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还能够生成颗粒物等污染空气,故填二氧化硫和烟尘。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甲烷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4H2CH4+2H2O。
17.(1)天然气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3)AD
(4) 可燃物 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也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5)二氧化硫或粉尘等
【详解】(1)煤、天然气和石油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一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是1:1,因此生成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也是1:1,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D;
(4)①氢气具有可燃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氢气供给系统为飞扬火炬提供了可燃物;
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该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氢气作为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的一条优点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丙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5)燃放烟花可能造成的空气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18.(1)D
(2)
(3)C2H6S
(4) 隔绝氧气(或空气)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化石燃料燃烧,会污染环境,而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且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D;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S、O的个数分别是0、0、0、18,生成物中含C、H、S、O的个数分别是4、12、2、18,故反应物中还应含4个C、12个H、2个S,故X的化学式为:C2H6S;
(4)生活中遇到油锅着火时,通常用锅盖盖灭,其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通常将煤做成蜂窝状,甚至做成粉末状再使用,这样做的原因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19.(1) 吸附 N2 78%
(2) 化学 杀菌消毒
(3) 氢气/H2
【详解】(1)活性炭表面具有疏松多空的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等,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见图,甲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N2,其体积分数是78%;
(2)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蒸发、沙滤、氧化等得到净化,其中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3)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水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4综合应用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4溶液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