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2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52/0-16937435288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2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52/0-16937435289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2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252/0-16937435289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2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2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2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 一、填空题1.(2022秋·天津河西·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①钛合金 ②氮气 ③干冰 ④甲烷 ⑤红磷(1)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用于食品保护气的是 。(3)用于制人造骨骼的是 。(4)用于作燃料的是 。(5)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2.(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二氧化碳②活性炭③氮气④氧气⑤金刚石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3)可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 ;(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 ;(6)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3.(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二氧化碳②活性炭 ③氮气 ④氢气 ⑤乙醇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3)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 ;(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 ;(6)可添加到汽油中做汽车燃料的是 。4.(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①氮气②干冰③氧气④金刚石四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填序号)。(1)用于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 。(4)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是 。5.(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 ①干冰 ②一氧化碳 ③氮气 ④75%的酒精 ⑤稀有气体 ⑥青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光源的是 ;(3)医院常用酒毒杀菌的是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5)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6)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6.(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在H、O、N、C、Cl、Na、Cu、Ca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可用于炒菜调味的盐是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单质是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5)能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物质是 ;(6)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 ;7.(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干冰;⑤石油。⑥一氧化碳(选择适当物质序号填空。)(1)能吸附异味物质的是 ;(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3)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4)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是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6)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8.(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一氧化碳 ②干冰 ③天然气 ④石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9.(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①金刚石②石油③干冰④一氧化碳⑤石墨⑥氢气⑦活性炭,选择适当序号填空(1)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的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内装的是 。(4)有良好导电性的是 。10.(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以下五种物质进行填空(填序号)①氢气②甲烷③二氧化碳④活性炭⑤金刚石(1)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2)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3)充分燃烧时,可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 。(4)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物质 。11.(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①甲烷 ②干冰 ③金刚石 ④石墨(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4)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 。12.(2022秋·天津西青·九年级统考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干冰②活性炭③金刚石④氮气⑤氦气⑥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能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3)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4)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 ;(5)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 ;(6)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13.(2022秋·天津宝坻·九年级统考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A二氧化碳、B熟石灰、C碳酸钙、D稀硫酸、E碳酸氢钠、F活性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吸附异味的是 ;(2)可灭火的气体是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4)可作补钙剂的是 ;(5)可焙制糕点的是 ;(6)可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14.(2022秋·天津津南·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以下六种物质进行填空(填序号)① 金刚石 ② 石墨 ③ 活性炭 ④ 甲烷 ⑤ 一氧化碳 ⑥ 二氧化碳(1)可做干电池电极的物质是 ;(2)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3)具有强烈吸附性,常做吸附剂的是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5)充分燃烧时,可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 ;(6)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15.(2022秋·天津东丽·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①干冰②钢铁③石墨④汞⑤水(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是 ;(3)可用做电极材料的是 ;(4)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的是 ;(5)最常用的溶剂是 。
参考答案:1.(1)③(2)②(3)①(4)④(5)⑤ 【详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保护气,故填②。(3)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人造骨骼,故填①。(4)甲烷具有可燃性,用于作燃料,故填④。(5)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则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⑤。2.(1)②(2)①(3)④(4)③(5)⑥(6)⑤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味剂;故填②;(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故填①;(3)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供给人呼吸;故填④;(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故填③;(5)不锈钢不容易生锈,具有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故填⑥;(6)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故填⑤。3.(1)②(2)①(3)④(4)③(5)⑥(6)⑤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味剂;(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气体;(3)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空气。(4)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5)不锈钢具有导热性,能用于制造炊具;(6)乙醇可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能源,可添加到汽油中做汽车燃料。4.(1)③(2)②(3)④(4)① 【详解】(1)氧气用于潜水、医疗急救、动植物呼吸等,故填:③。(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②。(3)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故填:④。(4)氮气由氮元素组成,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填:①。5.(1)①(2)⑤(3)④(4)③(5)⑥(6)② 【详解】(1)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则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2)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盐酸的光,可制造多种用途光源,故填⑤。(3)医院常用酒毒杀菌的是75%的酒精,故填④。(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则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填③。(5)最早使用的合金为青桐,故填⑥。(6)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故填②。6.(1)CH4(2)NaCl(3)N2(4)CO2(5)CuCl2/Cu(NO3)2(6)Ca(OH)2 【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2)氯化钠有咸味,可用于炒菜调味,且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NaCl;(3)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填:N2;(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填:CO2;(5)氯化铜或硝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故填:CuCl2或Cu(NO3)2;(6)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a(OH)2。7.(1)②(2)①(3)⑤(4)③(5)④(6)⑥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故填:②。(2)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填:①。(3)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故填:⑤。(4)生石灰(氧化钙的俗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填:③。(5)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④。(6)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一氧化碳,故填:⑥。8.(1)④(2)③(3)②(4)① 【详解】(1)石墨质地较软,深灰色,能在纸上留下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故填:④;(2)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填:③;(3)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体的水,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②;(4)一氧化碳容易与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发生中毒,故填:①。9.(1)⑥(2)③(3)⑦(4)⑤ 【详解】(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故选⑥;(2)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③;(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内装的是活性炭,故选⑦;(4)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⑤。10.(1)①(2)⑤(3)②(4)④ 【详解】(1)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故选①。(2)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故选⑤。(3)甲烷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选②。(4)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选④。11.(1)④(2)②(3)①(4)③ 【详解】(1)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故选④;(2)干冰升华吸热,可以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②;(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①;(4)金刚石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故选③。12.(1)②(2)⑥(3)①(4)③(5)④(6)⑤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异味物质,故填:②;(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⑥;(3)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人工降雨,故填:①;(4)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制玻璃刀、钻头,故填:③;(5)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故填:④;(6)氦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有颜色的光,可充入霓虹灯,故填:⑤。13.(1)F(2)A(3)D(4)C(5)E(6)B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故填:F;(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是可灭火的气体;故填:A;(3)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填:D;(4)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碳酸钙可作补钙剂;故填:C;(5)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可焙制糕点;故填:E;(6)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改良土壤酸性;故填:B。14.(1)②(2)①(3)③(4)⑥(5)④(6)⑤ 【详解】(1)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干电池电极,故填②。(2)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故填①。(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③。(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⑥。(5)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均属于氧化物,故填④。(6)一氧化碳有毒,易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故填⑤。15.(1)①(2)②(3)③(4)④(5)⑤ 【详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2)钢铁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故填:②;(3)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做电极材料,故填:③;(4)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故填:④;(5)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故填: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3生活中常见物质(填空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6物质构成的奥秘(填空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45物质构成的奥秘(填空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化学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