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① 一、单选题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液态空气属于纯净物D.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B.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C.干冰能升华,可用作制冷剂D.一氧化碳有毒,可用作燃料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由所述性质决定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做冰箱除味剂B氧气支持燃烧做燃料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制作霓虹灯D石墨具有滑腻感做电极 A.A B.B C.C D.D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不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产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进入地窖——先先做灯火实验煤转化成煤气一一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食品包装中充氮——氮气具有稳定性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保食物腐烂一一缓慢氧化冰箱放活性炭除异味卡——活性炭能与有异味的物质反应减少汽车尾气一一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使用太阳能 A.A B.B C.C D.D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别空气和氧气B.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C.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氧气D.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空气里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氦气密度小,可用于飞艇C.氮气熔点低,可用于充入灯泡中,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D.CO2溶于水,可用作气体肥料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A.CO B.SO2 C.CO2 D.PM2.5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集气瓶内收集到无色气体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测定蜡烛的组成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测定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该反应违背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是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B.氧气装入食品袋内可以防腐C.氮气可用于制作霓虹灯D.氦气可用作航天飞机的助燃剂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氧气易溶于水,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D.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C.食品包装充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爆炸的是A.氢气和氮气 B.天然气和氢气 C.氮气和氧气 D.面粉和空气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探究一氧化碳是否具有还原性实验设计 A.A B.B C.C D.D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的设计正确的是A.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用简易净水器软化硬水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In)等的相对原子质量C.门捷列夫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在实验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1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O2 B.CO2 C.CH4 D.O3
参考答案:1.A【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所以二氧化碳不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此选项错误;C、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氧、液氮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D、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此选项错误;故选A。2.C【详解】A、石墨质软,因此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石墨做铅笔芯与石墨能导电无关,不符合题意;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与氮气的颜色无关,不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时吸热,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与毒性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异味的粒子,所以做冰箱除味剂,说法正确;B、氧气支持燃烧是助燃性,氧气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做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彩色光,所以可以制作霓虹灯,说法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做电极,说法错误。故选A。4.C【详解】A、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故A正确;B、煤转化成煤气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食品包装中充氮,是因为氮气具有稳定性,故B正确;C、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异味的粒子,不是与有异味的物质反应,故C错误;D、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可以提倡使用公共交通,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开发并使用太阳能,故D正确。故选C。5.A【详解】A、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氧气中会燃烧得更旺,则能鉴别,该选项说法正确;B、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6.A【详解】A. 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等,所以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此选项正确;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为助燃剂,此选项错误;C.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此选项错误;D. 空气里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A。7.B【详解】A、石墨很软,有滑腻感,且呈深灰色,可用于生产铅笔芯,故选项A错误;B、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飞艇,故选项B正确;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充入灯泡中,延长灯泡使用寿命,故选项C错误;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故选项D错误;故选:B。8.C【详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包含PM2.5)和臭氧等;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故选C。9.C【详解】A、用排水法吹气收集一瓶无色气体,无法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结论,故A错误;B、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根据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该现象可得出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不能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B错误;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即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故C正确;D、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导致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该反应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C。10.A【详解】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说法正确;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作为食品保护气,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说法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航天飞机的助燃剂,说法错误;答案:A。11.D【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A不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说明水中含有一定量氧气,所以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B不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C不正确;D、硫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 12.A【详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选项说法错误;B、不锈钢耐腐蚀,所以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选项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食品包装充氮防腐,选项说法正确;D、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3.D【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是没有助燃性气体,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面粉具有可燃性,因此面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D。14.A【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容器内的气压不降低,会导致水不能进集气瓶,因此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B、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实验过程中,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实验过程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15.D【详解】A、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也生成了气体,瓶内压强几乎不变,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实验设计不正确;B、图中简易净水器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不能将硬水软化,故B设计不正确;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由于该反应不是在密闭空间中进行,有氧气参与反应,故反应后质量增大,不能用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故C实验设计不合理;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可用于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故D实验设计合理;故选D。16.D【详解】A、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故A正确;B、张青莲于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B正确;C、门捷列夫俄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故D错误;故选D。17.A【详解】A、氧气属于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温室气体,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不符合题意;C、甲烷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属于温室气体,不符合题意;D、臭氧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属于温室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6化学与环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②,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