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③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③,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③ 一、单选题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B.氧气能助燃,因此,可作燃料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爆炸的是A.氢气和氮气 B.天然气和氢气 C.氮气和氧气 D.面粉和空气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实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异常情况未看到火星四射滤液浑浊测定结果偏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选项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B.可能是滤纸破损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A.A B.B C.C D.D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用等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氧化汞 D.电解水一段时间 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南海中学统考期末)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A.CO B.SO2 C.N2 D.PM2.5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 B.加热液体C.连接导管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B.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其难溶于水的性质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倡导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雨C.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调小D.金刚石的构成粒子是原子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A B.B C.C D.D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A.CO、NO2、SO2——空气污染物 B.HgO、C60、K2MnO4——化合物C.不锈钢、焊锡、金——合金 D.海水、稀有气体、氧化铝——混合物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黄铜硬度的大小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B.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C.用途——制造硝酸的重要原料D.工业制法——将空气通过灼热的煤层,再除去二氧化碳1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参考答案:1.D【详解】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说法错误;B、氧气能助燃,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但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说法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做保护气,说法正确。故选D。2.D【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是没有助燃性气体,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面粉具有可燃性,因此面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D。3.C【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若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则不能燃烧,该选项解释合理;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泥沙流入烧杯中,使滤液仍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无法完全消耗氧气,使测得结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会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则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故选C。4.A【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不消耗氮气,所以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氮气的质量不变,正确。B、催化剂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用等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氧气不会逸出,所以容器内总质量不变。错误。D、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是2:1,错误。故选A。5.B【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能够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红磷燃烧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能表明O2含量的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故选:D。7.C【详解】空气污染包括有害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粉尘污染包括PM2.5;故选:C。8.C【详解】A、过滤液体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A不符合题意;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B不符合题意;C、连接玻璃导管和胶皮管的正确操作是:右手玻璃导管用水湿润使其润滑,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导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D、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仍占据气体体积,不会引使得装置内气压变小,也就不会引起水进入装置,所以无法测定氧气的含量,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氦的沸点很低,蒸发吸热,稀有气体—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故A正确;B、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约占78%,氧约占21%,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1,故B不正确;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稳定,故C不正确;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D不正确。故选A。10.A【详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符合题意;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不符合题意;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不符合题意;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减少汽油等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详解】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使雨水呈酸性,pH不会小于5.6,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不符合题意;C、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说明燃烧不充分,则需将灶具进风口调大,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D。12.A【详解】A、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应该用红磷,因为其生成物是固体,基本不占体积,硫燃烧生成物是气体,占据氧气体积,使得实验失败,此选项符合题意;B、第一支试管的铁钉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铁钉与水和氧气交界处生锈明显,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与水接触,基本不生锈,可探究出铁生锈需要氧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当看到酚酞变红可得出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手握试管,利用手掌温度,使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通过导管排出,如果在导管末端看到气泡,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3.A【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详解】A、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故分类正确;B、HgO、K2MnO4属于化合物,C60属于单质,故分类不完全正确;C、不锈钢是主要由铁、碳、铬组成的合金,焊锡是主要成分为锡和铅的合金,金是纯金属,故分类不完全正确;D、海水含多种物质,是混合物,稀有气体包含氦、氖、氩、氪、氙等多种气体,是混合物,氧化铝是纯净物,故分类不完全正确。故选A。14.B【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B.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冶炼金属,错误;C.金刚石的硬度大,所以可用于裁玻璃,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正确;故选B。15.D【详解】A、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故用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其硬度的大小,操作正确;不符题意;B、从图中分析,装置组装合理,红磷足量,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分析,应用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装置合理,称量采用左物右砝,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用控制变量法完成。图示中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反应条件也不同,一支试管没有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有加入二氧化锰,无法比较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题意。故选D。16.D【详解】A、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正确;B、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等,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正确;C、氮气中含有氮元素,是制造硝酸的重要原料,正确;D、工业制法为分离液态空气法,错误。故选D。17.A【详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有小水珠出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描述正确,故B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描述正确,故C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描述正确,故D正确;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6化学与环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0氧气②,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