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7燃料的开发及其应用(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助力人们出行、应对环境污染方面,化学功不可没。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排出的尾气含CO、N2、SO2、NO等。以下途径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能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
    (1)尾气中不属于污染空气物是 。
    (2)车用乙醇汽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乙醇(C2H5OH)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尾气中含有CO的原因是 。
    (4)将尾气经过“催化转化器”反应后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

    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请将下列表格的信息补充完整。
    元素序号
    8
    11

    17
    19
    20
    26
    47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O

    P

    K


    Ag
    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由如图1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H2O。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经配平)如图2:

    画出X的微观示意图: (用黑色墨水笔作答)。
    (3)结构决定性质。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为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数字序号)。

    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1)从宏观组成的角度看,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是由 元素组成的;
    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是由 元素组成的。
    (2)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从分子角度看,是因为 。
    (3)下图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过程(提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氯原子,小圆圈表示氢原子)。
    ①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

    ②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
    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其中钾离子的符号为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CO2═CaCO3↓+2HClO,则 X 的化学式为 。
    (3)“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图中 m= ,镓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该在 处(填X、Y、Z)。
    ② 镓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其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石油产品之一是 。
    (3)根据煤的组成元素中含有碳、氢、氧、硫、氮等元素可知,其燃烧的产物会导致一些环境问题。如煤燃烧时排放出的 和 是造成酸雨的污染气体;燃烧时排放出的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4)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我国在 2060 年要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说法中,有助于 促进“碳中和”的是 (填标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低碳出行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新材料的开发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
    (2)在汽车发动机里,汽油(含 C8H18等)燃烧前常将其喷成雾状,目的是 (单选)。
    A.减少 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减少 CO2生成量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3)C60可用作吸氢材料,其原理是 C60与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 80~215℃时,又会分解放出 H2。

    ①C60属于 (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
    ②C60 可用作吸氢材料是利用了其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及含碳的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 Y 可能为稀盐酸 B.X 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重视的问题。
    (1)《易经》有言:“泽中有火”。“泽”指池沼,“火”主要是指 在燃烧。
    (2)如下图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升高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③开始燃烧。

    ①燃烧的现象是 ;对比②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无烟煤的着火点 260℃(填“>”“=”或“ 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光和热 氢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填一种即可)
    【详解】(1)“泽”指池沼,池沼中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火”主要是指沼气(甲烷/CH4)在燃烧。
    (2)①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②中红磷被沙子覆盖,未与氧气接触,对比②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升温至260℃的过程中无烟煤未开始燃烧,无烟煤的着火点>260℃。
    (3)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能使汽油充分燃烧是因为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中蕴含煤炭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成光和热能;
    常见的新能源有氢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9.(1)不可再生
    (2) 1∶3 4∶1
    (3)b
    (4)等质量的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小于乙炔中碳元素的质量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的地质变化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根据二甲醚化学式CH3OCH3,二甲醚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6=1:3,质量比为(12×2):(1×6)=4:1;       
    (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甲烷(CH4)、乙炔(C2H2)都属于含碳燃料,其中“碳”是指碳元素,故选b;
    (4)根据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乙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含碳燃料燃烧,对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甲烷的影响低于等质量的乙炔,可能的原因是等质量的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小于乙炔中碳元素的质量。
    10.(1)汽油(合理即可)
    (2)清除可燃物
    (3) 甲烷/CH4 不可再生
    (4) 酸雨 温室效应 节约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5)增加氧气的含量

    【详解】(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汽油;
    (2)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液化石油气罐”,这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故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是在普通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
    开发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5)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说明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量,目的是:增加氧气的含量,促进燃气的燃烧。
    11.(1)C
    (2)
    (3)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1)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C。
    (2)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燃烧的条件)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则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化学式为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2.(1) 沸点 汽油
    (2)SO2、NO2
    (3)
    (4)ABD

    【详解】(1)石油中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两种元素.石油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不同产品,则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汽油。
    (2)煤中含有硫元素和氮元素等,所以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时可能会形成酸雨,则根据煤的组成元素可知,其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大力植树造林,能促进光合作用,有助于促进“碳中和”,故A正确;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能减少二氧化碳,有助于促进“碳中和”,故B正确;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不能促进“碳中和”,故C不正确;    
    D、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能减少二氧化碳,有助于促进“碳中和”,故D正确。故选ABD。
    13. A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分解反应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详解】(1)A、卧薪尝胆是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
    B、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涉及到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
    C、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到燃烧,故C错误;
    D、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到燃烧,故D错误。
    故选A。
    (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
    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
    【点睛】
    14.(1) 可燃性 AC
    (2)O2/氧气
    (3)
    (4) BC

    【详解】(1)①根据题意,该物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②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二是与氧气接触,将装有水的纸盘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沸腾了但纸盘并没被烧着,说明纸盘的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水带走了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盘的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故选:AC;
    (2)燃气灶出现黄色或橙色火焰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即氧气不充足造成的;
    (3)根据题意,可知是由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故化学方程式为: ;
    (4)①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故填:H2O;
    A、煤油是石油分馏出的,而煤焦油是煤干馏得到的,二者不是一种物质,选项错误;
    B、煤油是石油加工后的产品,选项正确;
    C、煤油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BC。
    15.(1)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A
    (2) 需要可燃物 棉花燃烧
    (3)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以免污染环境

    【详解】(1)①B、D的其它条件相同,水的温度不同,B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验证可燃物需要O2,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保证其中一个实验通入氧气,一个实验没有通入氧气,即可通过对比实验C与D,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
    ③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试验,A~D中,BD、CD对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可不做的实验是A;
    (2)实验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水分蒸发,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棉花燃烧;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燃烧放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于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环境,故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以免污染环境。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5填空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5填空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3水(填空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3水(填空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⑥: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⑥,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