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7-1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
展开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训练学生欣赏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作品分析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够理解诗中意境的内涵。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文中表达的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图片,大家都有什么感受想法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并以此引出本课课题《归园田居》,板书课题。作者简介: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简单介绍山水田园派(详见PPT)创作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陶侃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 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聆听名家范读和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向学生提问:1.诗歌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方式:师生互答明确:本文描绘了一幅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的图画。三、细致研读,深入解析1.提问:本篇诗歌的诗眼是哪个字?方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明确:“归”字2.提问:既然诗人是回归田园,那么他是从哪里回归,又为什么要回归呢?方式:分小组讨论明确:①从哪里归来:从“尘网”、“樊笼”回归,“尘网和樊笼”指代官场生活。②为什么归来:第一是因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文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从“误落”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于误入仕途的悔恨之情,用“尘网”比喻“官场”,形象写出了官场生活的勾心斗角的复杂情况,“一去三十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入仕如此之久的痛苦以及对官场的批判。第二是因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性本爱丘山”。诗人本性是爱自然、享受大自然的,但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入仕做官,所以才说是“误落”。3.诗人说他“误落尘网中”,可他并不是只做了一次官,而是曾多次辞官又做官,所以这真的是“误落”吗,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方式:分小组讨论明确:①诗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诗人想做官施展自己的才华能干,为天下百姓谋利,另一方面诗人高洁清贞不愿同流合污,仕途不得志,因此又辞官归家。同时又因经济原因不得不重返官场。②诗人写“误”是想表达自己尝试做官,不得志后又不够果断,仍旧对官场抱有希望,从而反反复复做官辞官,最后才真正放弃做官,准备追随内心真正想法。以此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对于自己不能果断和尽早回归田园生活的后悔,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极度痛斥。4.诗人最后选择回归田园生活、回归自然,他这样的选择和行为能够表达他什么样的情感呢?方式:朗读全文,点名回答明确: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官场的极度厌恶,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追随自己内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1.引导学生分享关于有关田园生活的诗句。2.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内容?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3.给学生布置对比《归去来兮辞》与本诗有哪些异同点的作业。板书 从哪里归 归 为什么归归园田居 矛盾心理 误落尘网?悔恨之情热爱和赞美情感表达 厌恶 追随内心,追求自由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