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万州二中2023-2024年高三上期8月月考
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近期,由“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将致幻毒菇毒蝇伞推向网络热搜,鹅膏蕈碱是毒蝇伞中所含有的主要致幻毒物之一,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蛋白质)。下列关于毒蝇伞及板(木材)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或多肽)和淀粉的鉴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四个实验中,只有一个实验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B. 鉴定用的主要化学试剂依次是: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碘液
C. 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或多肽)时都使用NaOH和CuSO4溶液,使用方法相同
D. 脂肪鉴定实验中,应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鉴定利用碘液,产生蓝色。
【详解】A、在四个实验中,只有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其他三个实验都不需要加热,A正确;
B、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或多肽)和淀粉的鉴定实验用到的主要化学试剂依次是: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碘液,B正确;
C、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和蛋白质,都使用NaOH和CuSO4溶液,前者先混合后使用,后者先加NaOH溶液,形成碱性环境,后滴加CuSO4溶液,所以使用方法不同,C错误;
D、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脂肪鉴定实验中,应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D正确。
故选C。
2. 如下图是ATP分子的结构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水解的过程常伴随放能反应的发生
B. ③脱离ATP后,挟能量可使载体蛋白等分子磷酸化
C. 所有生物体都存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D. ①②③脱离后,ATP剩下的部分成为RNA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的化学键。ATP是一种含有特殊的化学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
【详解】A、ATP水解的过程会释放能量,常伴随吸能反应的发生,A错误;
B、主动运输时,需ATP水解提供能量,③脱离ATP后,挟能量可使载体蛋白等分子磷酸化,引起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B正确;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所有细胞共有的能量供应机制,而病毒不存在,C错误;
D、②③脱离后,ATP剩下的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成为RNA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新鲜黑藻叶片中叶绿体并进行形态观察和计数
B. 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的产生与否,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C. 切碎胡萝卜,加适量水、SiO2和CaCO3充分研磨过滤,获得胡萝卜素提取液
D. 对洋葱根尖分生区进行染色,应选取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详解】A、可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新鲜黑藻小叶的叶绿体进行形态观察,但不能进行计数,A错误;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根据CO2的产生与否,不可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B错误;
C、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需要用有机溶剂来提取,C错误;
D、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对洋葱根尖分生区进行染色,应选取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D正确
故选D。
4.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中嵴的形成扩大了其内膜面积,而g中基粒的形成扩大了其内膜面积
B. 图中所有的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而d结构是全透的
C 图中c结构除了可以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也可进行物质运输
D. 图中e呈溶胶状,其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细胞质,b是细胞核,c是细胞膜,d是细胞壁,e是细胞质基质,f是细胞器,g是叶绿体,h是线粒体。
【详解】A、g是可产生氧气的双层膜结构,为叶绿体,叶绿体中基粒不属于叶绿体内膜结构;h为可产生二氧化碳的双层膜结构,是线粒体,其内膜向内突出折叠形成嵴,扩大了其内膜面积,A错误;
B、所有的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而d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正确;
C、图中c可进行细胞间信息的交流,为细胞膜,细胞膜也可进行物质运输,C正确;
D、e为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酶等组成,其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D正确。
故选A。
5. 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 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 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多个
D. 图中表示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根据图中突触的方向可知,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A正确;
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由轴突传递到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反向传递,C的方向是错误的,B错误;
C、两个神经元接触的地方形成突触,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C正确;
D、图中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兴奋能传递到大脑皮层,但不能传到效应器,因此人体不能运动,但是能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B。
6. 图为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从甲膜释放和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都需要消耗能量
B. 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
C. 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乙膜持续兴奋,可能会导致谷氨酸受体减少
D. 过程①和过程②都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谷氨酸在该题中属于神经递质,从甲膜(突触前膜)释放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B错误;
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谷氨酸(神经递质)持续在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乙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会持续引起Na+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谷氨酸受体减少,C正确;
D、过程①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但过程②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信息传递的功能,D错误。
故选C。
7. 材料1:研究发现水通过肾小管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水穿过人工膜(只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速度,蛋白A在肾小管细胞膜中含量丰富。
材料2:科学家将蛋白A结合到由人工膜构成的脂质体上,将其置于低浓度外界溶液中,脂质体迅速膨胀至破裂。
材料3:科学家把蛋白A基因导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使细胞膜上也具有了蛋白A,置于低浓度的外界溶液中,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也会迅速膨胀。
阅读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材料1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存在自由扩散外的方式
B. 材料2导入蛋白A的脂质体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分
C. 上述材料表明蛋白A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蛋白
D. 不同组织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
【详解】A、人工膜只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肾小管细胞膜富含蛋白A,且水通过肾小管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水穿过人工膜,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存在自由扩散外的方式,A正确;
B、材料2导入蛋白A的脂质体,在低浓度外界溶液中,脂质体能吸水膨胀至破裂,但不消耗能量,所以是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吸收水分,B错误;
C、上述3个材料表明蛋白A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蛋白,C正确;
D、不同组织细胞功能有差异,且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所以不同组织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正确。
故选B。
8.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入Mg2+和SiO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液的起始浓度相同。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番茄吸收SiO的量多于Mg2+
B. 番茄和水稻幼苗的根对Mg2+和SiO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水稻根细胞膜上Mg2+转运蛋白的数量比番茄根细胞膜上的多
D. 番茄细胞中的SiO能释放到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SiO浓度高于起始浓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离子是两个相对对立的过程,对于番茄来说,吸收的Mg2+多于水对于SiO 4-4,对于水稻来说相反。
【详解】A、对于番茄来说,Mg2+和SiO 4-4 起始浓度相同,但培养液中Mg2+的浓度下降,SiO 4-4 的浓度升高,说明番茄吸收的Mg2+多于吸水,而吸收SiO 4-4 少于吸水,即番茄吸收SiO 4-4 的量少于Mg2+,A错误;
B、番茄和水稻幼苗的根对Mg2+和SiO 4-4 的吸收速率不同,说明具有选择性,B正确;
C、水稻吸收Mg2+的速率小于吸收SiO 4-4 的速率,番茄正好相反,说明水稻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比番茄根细胞膜上的少,C正确;
D、番茄培养液中SiO 4-4 浓度高于起始浓度,是因为番茄吸收的水多于吸收的SiO 4-4 ,D错误。
故选B。
9. 近两年我国很多地区玉米取得了大丰收,其中丹东的“良玉99号”表现突出,平均亩产高达722.7千克。为了能快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科研人员在多地开始试种和实验研究,以掌握该玉米在当地的生长习性。夏季晴朗的一天,实验人员对良玉99号玉米连续观察24小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玉米光合作用从c点开始,到h点结束
B. 一天当中玉米体内的有机物d点时最少,h点时最多
C. 曲线中ef段的下降原因和gh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
D. 通过曲线可以判断一天中光照强度和温度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ab段二氧化碳释放速率逐渐下降是由于夜间低温导致的,bc段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增加是温度逐渐回升导致的,c点后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减少,是由于此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直到h点时光合作用数量等于呼吸速率,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增加,直到j点光合作用停止。
【详解】A、h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h点之后仍可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d点之前,光合速率小于0,有机物的积累一直处于负增长,一天当中玉米体内的有机物d点时最少;d点到h点,光合速率大于0,有机物的积累表现为正值,到h点,植物体内一天中的有机物积累量达到最大,B正确;
C、曲线中ef段的下降原因是由于此时高温条件导致气孔关闭,使得作为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的,而gh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引起的,C正确;
D、一天中光照强度和温度是综合变化的,通过曲线判断一天中光照强度和温度对玉米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D正确。
故选A。
10. 图甲、乙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关于培育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通过PCR获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
B. 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选用BclⅠ和Hind Ⅲ剪切
C. 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需选用Ca2+转化法
D. 在受体细胞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可同时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引物是根据目的基因两侧序列获得,需要与目的基因两端互补,故若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A正确;
B、图甲中BamHⅠ会破坏两种抗性基因,不能选用,故图乙中目的基因左侧只能选BclⅠ,而质粒上没有目的基因右侧Sau3A的切点,两者都有Hind Ⅲ的切点,为了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随意连接,故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选用BclⅠ和Hind Ⅲ剪切,B正确;
C、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时,需用钙离子等处理,使其处于易于吸收外源DNA的状态,C正确;
D、在受体细胞中,插入目的基因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不能和目的基因同时表达,D错误。
故选D。
11. 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C. 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可能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D. 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甲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所以a、b、c 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分析图乙: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联系,即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因此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多。
【详解】A、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联系,即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与之融合,故a、b、c 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
B、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接受了来自内质网的囊泡之后,又形成新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这样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前后基本没变,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有相互转换,B错误;
C、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 X 即氨基酸约有 21 种,b是内质网,其初加工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还需要c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C正确;
D、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运输蛋白质,所以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12. 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子代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②×⑥
锯齿状
A. 导致①锯齿的突变基因与导致⑥锯齿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B. ③和④的后代与①和②的后代杂交,子代全为叶片边缘光滑形
C. ①和②的后代与①和⑤的后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1/2或1/4或7/16
D. 若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说明突变体⑤的突变基因与其他突变体突变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6个不同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详解】A、由于①和②杂交后代为光滑形,说明①和②为非等位基因的隐性突变,而②和⑥杂交后代为锯齿状,则说明②和⑥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①和⑥则为不同的基因突变而来,A错误;
B、①和③后代,①和④后代均为锯齿状,说明①③④为同一种隐性基因突变而来,所以③和④后代应为锯齿状,①和②的后代为光滑形,所以两者的后代杂交既可能有锯齿状也可能有光滑形,B错误;
C、①和②后代与①和⑤的后代杂交,若②和⑤不为同一隐性突变,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1/2×1/2=1/4,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则其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1/4+1/4+1/16=7/16,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且①和②⑤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则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1/2×1/2+1/2×1/2=1/2,C正确;
D、若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可能突变体⑤的突变基因与其他突变体突变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也有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C。
13. 图1表示图2中甲种病遗传病I1、I2和II3的相关基因电泳图谱,图2表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情况,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不是显性遗传病
B. II2与II3甲病相关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100%
C. 若III3与III4生的女儿IV5为乙病患者,则其同时不患甲病的概率为8/33
D. 若III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V3染色体组成为XXY,则III3在减数分裂II后期出错
【答案】C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
(1)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2)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有中生无”为显性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的);
(3)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女正常双亲病,且满足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则大概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双亲正常子女病,且满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则大概率为伴X染色体隐性溃传;若双亲正常子女病,且满足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图2中III2患甲病,双亲不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病。又根据甲家族的电泳图谱儿子II3有两种基因即杂合子,若为伴X遗传,男性不会出现杂合子,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3与III4均不患乙病,但后代患乙病,故乙病不是显性遗传病,A正确;
B、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患病母亲I1为隐性纯合子,父亲I2为显性纯合子,则后代II2与II3甲病相关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100%,B正确;
C、若III3与III4生的女儿IV5为乙病患者,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甲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分别A/a控制,III3的基因型为AA为1/3,Aa为2/3,人群中aa为1/100,则a基因频率为1/10,A为9/10,则人群中AA为81%,Aa为18%,III4表现正常,基因型为AA为9/11,Aa为2/11,IV5同时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2/3×2/11×1/4=32/33,C错误;
D、若III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V3染色体组成为XXY,因其生病,则基因型为XbXbY,其父母为XBXb和XBY,其生病原因为母亲III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Xb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正确。
故选C。
14. M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同株水稻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小组让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隐性性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述亲本植株中含m基因的花粉有2/3会死亡
B. 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
C. 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7
D. F1个体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16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基因编码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综合以上可知:F1中mm占1/8,雌配子占 1/2,则只有雄配子m=1/4才符合题意,所以最终雌配子M:m=1:1,雄配子M=3/4,m=1/4,M:m=3:1,推测出M:m=1:1/3,而原来雄配子中M:m=1:1,所以是含m的雄配子中有2/3的花粉致死,A正确;
B、M基因编码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Mm作为父本时会有部分m配子致死,作为母本时m配子不致死,则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则后代表型比例不同,B正确;
C、含m的雄配子中有2/3的花粉致死,雌配子M:m=1:1,雄配子M:m=3:1,则F1,MM:Mm=3:4,则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7,C错误;
D、含m的雄配子中有2/3的花粉致死,雌配子M:m=1:1,雄配子M:m=3:1,F1基因型即比例为MM:Mm:mm=3:4:1,则自交后代中mm为1/2×1/8+1/8=3/16,D正确。
故选C。
15. 以下哪种因素将不会导致异域物种形成? ( )
A. 被分离的种群小并且发生遗传漂变
B. 被隔离的物种与原物种面临不同的选择压
C. 不同的基因突变开始区别被分离物种的基因库
D. 两物种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异域物种”一词通常指的是某种生物发生了影响环境的改变,而由此在新的环境内形成的新物种。这种新的物种可能是由原物种的种群中的个体交配和进化而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一群原本不同物种所繁殖出来的杂交物种。
【详解】A、被分离的种群小并且发生遗传漂变,遗传漂变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可以导致异域物种形成,A不符合题意;
B、被隔离的物种与原物种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因自然选择导致种群进化方向不同,从而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可以导致异域物种形成,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基因突变开始区别被分离物种的基因库,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可以导致异域物种形成,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地理隔离因素而分隔为两个或若干个相互隔离的群体,由于这些被隔离的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大大减弱或甚至完全停止,从而使各隔离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逐渐增加,通过若干中间阶段(如形成族、亚种等)而最后达到生殖隔离。这样,原先隔离的群体就形成不同的种。由于在初始分化和生殖隔离完成阶段各个原群体的分布区不重叠,故名异域物种形成,如果两物种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流,是不会导致异域物种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研究者对气孔开闭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研究表明可见光会刺激豌豆叶片的气孔开放,在此过程中,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并进一步转化为苹果酸进入液泡。据此推测:光照介导细胞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_________进细胞,促进气孔开度的增加。
(2)研究者分别用拟南芥淀粉酶基因BAM1和BAM2的突变体进行实验,通过显微拍照检测保卫细胞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总面积(总体积)以及气孔开度,结果见图1。
由图1结果可知,________(填“BAM1”或“BAM2”)基因控制的淀粉酶是保卫细胞中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研究者用野生型拟南芥和蓝光受体突变型为实验材料,照射蓝光后,检测保卫细胞淀粉粒面积,结果如图2所示。
进一步检测植物叶肉细胞淀粉含量,发现突变体低于野生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蓝光介导淀粉水解的信号通路,在正常光照下对植物进行了下列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①H+泵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在原有的光照信号下无法有效动员分解保卫细胞中的淀粉
②对野生型个体施用适宜浓度的H+泵化学激活剂Fc,淀粉粒消失加快,气孔开度更大
③对BAM1突变型施用适宜浓度的H+泵化学激活剂Fc,淀粉粒降解速度与突变型无差异
④对BAM1突变型保卫细胞显微注射苹果酸溶液无法激活淀粉酶但可以造成气孔开度增大
其中,支持“蓝光信号通过激活H+泵提高胞内pH进而增强淀粉酶BAM1的活性”这一观点的组别包括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自由扩散
(2) ①. BAM1 ②. 与夜晚结束时相比,光照1h后,野生型和BAM2突变体保卫细胞中的淀粉粒明显减少,但BAM1突变体淀粉粒仍大量存在
(3)蓝光受体突变型植株无法感受蓝光信号,保卫细胞内淀粉分解受阻导致气孔开度较小,CO2吸收少,光合速率下降,叶肉细胞淀粉合成减少
(4)①②③
【解析】
【分析】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开启,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气孔关闭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小问1详解】
由图1可知,光会刺激豌豆叶片的气孔开放,在此过程中,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并进一步转化为苹果酸进入液泡中,导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进细胞,促进气孔开度的增加。水分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小问2详解】
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分别用拟南芥淀粉酶基因BAM1和BAM2的突变体进行实验(野生型作为对照组、BAM1和BAM2的突变体作为实验组),通过显微拍照检测保卫细胞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总面积(总体积)以及气孔开度,与夜晚结束时相比,光照1h后,野生型和BAM2突变体保卫细胞中的淀粉粒明显减少,但BAM1突变体淀粉粒仍大量存在,说明BAM1基因控制的淀粉酶是保卫细胞中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酶。
【小问3详解】
由图2可知,在蓝光照射后,蓝光受体突变型植株(不能感受蓝光信号)的保卫细胞中淀粉粒面积没有明显变化,而野生型植株(能感受蓝光信号)保卫细胞中淀粉粒面积明显下降。结合(1)可知,若植物感受到蓝光后,保卫细胞中的淀粉粒会被淀粉酶水解,进一步转化为苹果酸进入液泡中,导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进细胞,促进气孔开度的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增加,以提高光合速率。检测植物叶肉细胞淀粉含量,发现突变体低于野生型,原因是蓝光受体突变型植株无法感受蓝光信号,保卫细胞内淀粉分解受阻导致气孔开度较小,CO2吸收少,光合速率下降,导致叶肉细胞内淀粉合成减少。
【小问4详解】
①说明缺乏H+泵无法有效动员分解保卫细胞中的淀粉;②说明在H+泵存在的前提下,施用适宜浓度的H+泵化学激活剂Fc,可以加速淀粉粒的分解;③对BAM1突变型施用适宜浓度的H+泵化学激活剂Fc,由于BAM1突变型体内缺乏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酶,淀粉粒降解速度与突变型无差异;④对BAM1突变型保卫细胞显微注射苹果酸溶液,可以导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进细胞,促进气孔开度的增加,与H+泵的作用无关,故支持“蓝光信号通过激活H+泵提高胞内pH进而增强淀粉酶BAM1的活性”这一观点的组别包括①②③。
17. 应激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过度应激可引起海马脑区(H区)损伤,进而表现出抑郁症状。
(1)大脑接受相关刺激后,信号传至下丘脑,其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通过_____运输作用于垂体,最终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GC)。高浓度GC与H区中的受体结合,通过一定途径抑制下丘脑中CRH的产生,H区通过这种_____机制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活性。
(2)过度应激可引起HPA轴持续激活进而影响H区结构及功能,研究者以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研究。用CRH处理H区,检测兴奋性突触后膜电流产生情况(如图1)。
①根据图1结果显示,实验的因变量包括了电流产生的_____,与对照组相比,CRH处理组均_____,可能的原因是CRH处理使_____或_____。
②SYN-I与PSD95分别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标志性蛋白。研究者用CRH处理H区,检测SYN-I与PSD95表达量,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CRH处理组_____,说明CRH抑制H区突触形成。
(3)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存于H区,胶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LIX可促进SYN-I和PSD95的表达。研究者对神经胶质细胞进行不同处理并收集上清液,检测LIX含量(如下图2)。分析图2结果可知,CRH是通过结合_____(填“R1”或“R2”或“R1和R2”)抑制胶质细胞分泌LIX,从而使H区突触形成受到抑制。
(4)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应激状态下,大鼠H区GC受体也明显下降。综上所述,请简要说出过度应激引发抑郁症状的两个原因①过度应激引起CRH分泌增多,CRH抑制了_____,从而使H区结构和功能受损;②GC受体减少,使得_____, 使CRH分泌进一步增多。
(5)甲基苯丙胺(MA)滥用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难题,焦虑、抑郁是MA滥用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验证MA是通过过度激活HPA轴而引发的上述症状,利用大鼠做实验动物,简述研究思路:对照检测_____体内的_____含量。
【答案】(1) ①. 体液 ②. (负)反馈调节
(2) ①. 频率和幅度 ②. 减少 ③. 神经递质释放减少 ④. 神经递质受体数量或活性下降 ⑤. 两种蛋白表达量下降
(3)R1 (4) ①. H区兴奋性突触传递效率和突触形成 ②. H区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
(5) ①. MA处理大鼠和未经处理大鼠 ②.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G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但是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小问1详解】
)CRH是一种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所以,CRH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高浓度GC与H区中的受体结合,通过一定途径反过来又抑制下丘脑中CRH的产生,这属于反馈调节。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1结果显示,实验的因变量包括了电流产生的频率和幅度。根据图1可知,CRH处理组的电流产生频率和幅度均有所降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实现的,所以可能原因有 CRH处理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神经递质受体数量或活性下降。
②如果CRH抑制H区突触形成,则突触的结构会受损,则与对照组相比,CRH处理组两种蛋白表达量下降,说明CRH抑制H区突触形成。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在有CRH作用下,与R1拮抗剂处理组相比,R2拮抗剂处理组胶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LIX较低,R1拮抗剂处理组胶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LIX较高,推测CRH是通过结合R1抑制胶质细胞分泌LIX,从而使H区突触形成受到抑制。
【小问4详解】
过度应激引起CRH分泌增多,CRH既抑制H区兴奋性突触传递效率,又抑制突触形成,H区结构和功能受损;GC受体减少,使得 H区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CRH分泌增多更激发HPA轴亢进,最终引发症状。
【小问5详解】
根据题意,焦虑、抑郁是MA滥用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则题目中相关分子的水平会发生变化。所以,用MA处理大鼠,检测处理后与未经处理大鼠体内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GC含量。
18. XY决定型的蛙腿叶甲的常见体色有红、蓝、绿、紫。已知三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过程如下图,箭头上的字母代表控制该代谢过程的酶的基因。同时有蓝色素和红色素时呈紫色,同时有黄色素和蓝色素时呈绿色。合成红色素的酶有活性时,黄色素会完全转变成红色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均不在Y染色体上。现有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F1
♀:蓝色
♀:蓝色∶紫色=6∶2
♂:蓝色
♂:蓝色∶白色∶紫色∶红色=3∶3∶1∶1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1)据此,能确定由显性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是_____,能确定由隐性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是____。
(2)据此,能确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_,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是_____。
(3)若要用F1个体最大概率的培育黄色品种的雌性蛙腿叶甲,应选择____杂交。若子代中不出现黄色个体,则说明选用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若子代中出现黄色个体,请写出该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只需要写出红黄色素性状的遗传图解)
【答案】 ①. 蓝色素 ②. 黄色素 ③. (2)B/b ④. E/e和R/r ⑤. (3)F1代中的紫色雌性和红色雄性个体交配 ⑥. eeRRXbY或eerrXbY ⑦.
F2
配子
eR
er
eR
eeRR
有红色素
eeRr
有红色素
Er
eeRr
有红色素
eerr无红色素
有黄色素
表现型:有红色素∶无红色素有黄色素= 3∶1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控制白色前体物1转化为黄色素所需酶的基因为E/e,控制黄色素转化为红色素所需酶的基因为R/r,控制白色前体物2转化为蓝色素的酶的基因为B/b,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均不在Y染色体上,可将是否含蓝色素和是否含黄色素、红色素分开单独考虑。其中同时有蓝色素和红色素时呈紫色,同时有黄色素和蓝色素时呈绿色。说明呈现紫色或绿色时,均含有蓝色素。
【详解】(1)(2)单独考虑是否含控制蓝色的基因,亲本均为蓝色,说明亲本均含有控制蓝色的基因,由于表现紫色和绿色的个体也含有蓝色基因,所以子代雌性都有控制蓝色的基因,而雄性含控制蓝色基因的与不含控制蓝色基因的为1∶1,说明控制蓝色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两亲本均为蓝色,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蓝色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即由B控制蓝色形成。只考虑白色前体物1、黄色和红色时,由于出现红色时一定含有控制黄色的基因,所以可把红色看做黄色,两亲本为蓝色,即不是黄色和红色,可把两亲本看做白色,子代雌性白色∶紫色=3∶1,雄性个体中(蓝色+白色)∶(紫色+红色)=3∶1,说明控制转化成黄色素的基因为隐性基因,且E/e、R/r两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即E/e、R/r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红色的表现需要黄色的前体,所以不能判断红色的显隐性。
(3)由于控制黄色素合成的相关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而紫色和红色个体中均含有控制合成黄色素合成的相关酶的基因,所以若要用F1个体最大概率的培育黄色品种的雌性蛙腿叶甲,应选择F1代中的紫色雌性和红色雄性个体交配杂交。由于控制红色素的基因显隐性不能判断,所以若子代中不出现黄色个体,则说明选用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eeRRXbY或eerrXbY。若子代中出现黄色个体,说明控制红色的基因为杂合子,遗传图解为:
。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控制性状的显隐性,能进行实验的推理和分析。
19. 大白菜(2n)原产于中国,为两年生草本植物,第一年以营养生长为主,第二年春季抽薹开花,是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大白菜抽薹的调控机制可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两种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均由野生型大白菜的一对基因突变产生。将两种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分别与野生型大白菜杂交,子代均为野生型,说明甲和乙的突变性状均由______基因控制。
(2)欲探究甲、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不考虑互换)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甲、乙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甲、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甲、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研究发现突变体甲与一种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有关,其表达产物可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F基因的表达,F基因是开花的主要抑制基因。
①分别测定突变基因和野生型基因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发现突变基因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较小。基因突变导致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中组蛋白甲基化影响F基因表达的现象称为______。
【答案】(1)隐性 (2) ①. 将突变体甲和乙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②. F2全表现为早抽薹 ③. F2中野生型:早抽薹=9:7 ④. F2中野生型:早抽薹=1:1
(3) ①. 由于甲基因突变后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其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分子量变小 ②. 表观遗传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和表现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小问1详解】
因为突变体甲和乙均由野生型大白菜的一对基因突变产生,且两种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分别与野生型大白菜杂交,子代均为野生型,说明甲和乙的突变性状均由隐性基因控制。
【小问2详解】
若甲乙突变基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1、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a2,控制野生型的是A。则甲的基因型是(a1a1),乙的基因型是(a2a2),甲(a1a1)×乙(a2a2)→全为突变体早抽薹(a1a2),F1自交得到F2,其基因型和比例为a1a1∶a1a2∶a2a2=1∶2∶1,全部表现早抽薹。
若甲、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甲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F1全为AaBb(野生型),F1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是9∶7。
若甲、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设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b,则甲的基因型是(aaBB),a与B连锁,乙的基因型是(AAbb),A与b连锁,甲(aaBB)×乙(AAbb)→F1全为野生型(AaBb);F1自交得到F2,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比例为1∶2∶1,野生型∶早抽薹=1∶1。
【小问3详解】
①基因突变导致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变小的原因是应该是甲中的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后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其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因此分子量变小。
②染色体中组蛋白甲基化影响F基因表达,而F基因是开花的主要抑制基因,因而突变体表现为早开花的现象,该现象称为表观遗传。
20. 供体细胞的分化状态和表观遗传修饰模式是影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供体细胞RNAm6A修饰(即RNA某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者进行系列实验。
(1)核移植的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核移植后的重构胚发育至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转移到代孕母体子宫内以获得子代个体,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医学研究。
(2)RNAm6A修饰可通过提高mRNA结构稳定性来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甲组)属于多能干细胞,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乙组)则是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研究者比较了两细胞内RNAm6A修饰水平及其作为核供体时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结果如图1、2。
结果表明,核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越低。
(3)研究发现甲组细胞内甲基转移酶M(催化RNAm6A修饰)的表达水平高于乙组,为验证RNAm6A修饰与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关系,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对核供体细胞的处理方法
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检测结果
胚胎总数
胚胎卵裂率
囊胚率
对照组
导入空载体
187
59.4%
16.8%
实验组
导入M基因表达载体
185
71.3%
27%
导入空载体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
(4)为研究导致不同供体细胞RNAm6A修饰水平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分析了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为22%,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为50%。
据此设计实验:实验组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处理;检测两组的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请修正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去核的卵母 ②. 桑葚胚或囊胚 ③. 胚胎移植 ④. 胚胎干细胞
(2)RNA修饰水平和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效率
(3) ①. 载体 ②. 提高供体细胞核的RNAm6A修饰水平
(4)应还选择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还应检测RNA修饰水平
【解析】
【分析】1、题图分析:图1中,甲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NAm6A修饰水平高于乙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说明细胞分化程度越高,RNAm6A修饰水平越低。图2中,卵裂期作为核供体时重构胚的发育效率远高于囊胚期,并且甲组在两个时期都高于乙组,说明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效率越低。
2、表格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导入M基因过表达载体胚胎卵裂率、囊胚率都有提高,说明M基因过表达产物甲基转移酶M,能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
【小问1详解】
核移植的受体一般是去核的卵母细胞,当胚胎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时,可以进行胚胎移植。另外,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的胚胎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可用于医学研究。
【小问2详解】
由图1和图2分析可知,核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RNA修饰水平和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效率越低。
【小问3详解】
为了实验中排除载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组应导入空载体。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组导入M基因过表达载体胚胎卵裂率、囊胚率都有提高,说明M基因过表达产物甲基转移酶M,能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甲基转移酶M通过催化供体细胞核的RNAm6A修饰来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生物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