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精品课件)-【考点过一遍】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备考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展开
这是一份第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精品课件)-【考点过一遍】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备考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商鞅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分裂、大动荡、大争鸣、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诸侯争霸,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变法运动的兴起,贵族分权体制向官僚体制过渡,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过渡,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2)经济:耕作方式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小农经济。手工业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 (3)文化: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学术领域异常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艺术取得重要成就,出现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4)民族: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加强,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
西周 前770年 前476年 前221年
对比地图,从春秋到战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①国家数量变少,局部统一,统一趋势加强
②一些少数民族消失,逐渐融入华夏族
③城墙的修建:北面城墙——防止少数民族入侵(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加剧)中原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城墙(征伐加剧,战争频繁)
这一时期为什么政治会出现这些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 ——《中国古代史》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出现不少新兴大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
①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大变革(社会转型)
政治: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雏形出现;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经济: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文化: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的崛起;出现百家争鸣;
一、政治之变——大动荡
2.民族关系:“华夏”认同(1)时间:P10(2)表现:P10(3)影响:P10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
①图中文物透露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内涵逐渐丰富,具有生命力。(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3.制度变迁:(选必1第1课)(1)春秋时期:(2)战国时期:
各国进行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①经济:②阶级:③政治: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不断建立。
周天子地位下降,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各国竞争激烈,各诸侯国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增强自身实力,纷纷变法
(2)目的:P11 富国强兵(3)代表变法(4)结果:P11
①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广,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政治: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西周财富生产与社会结构示意图 商鞅变法的内容 制度创新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废井田,开阡陌”
①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②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①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②什伍连坐
③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纲上P11)
①顺应了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纲上P11)
②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选一P22)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各国变法,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摘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1)分别提取史料一中图1、图2的历史信息,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如何做到“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的。
[提示1](1)信息:图1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图2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关系:铁器的使用是当时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表现,它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富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强兵: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君主集权: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拓展]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魏策三》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 ——《吴子·料敌》 “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商君书·兵守篇》
①主张: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②代表:商鞅和韩非
①主张: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②代表:孔子和孟子
“为政以德、节用爱人;实行仁政、轻徭薄赋”
“法、术、势;赏罚分明;以法为师、以吏为师”
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晋国·叔向反对刊布法律,认为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礼仪道德
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
6.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基础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纲上40)
为户籍相伍。 ——秦献公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选一98)
孟子尖锐批评统治者“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的行为《墨子》认为“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1)生产工具、技术:冶铁农具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3)兴修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quèbēi)
二、经济之变——大发展
(4)农业经营:由集体耕作向家庭式劳作(小农经济))转变
①农耕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侧重于经济部门----农业、手工业、商业、畜牧业等的比重关系。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②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侧重产品主要用来自己使用,很少进行商品交换,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③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侧重生产和生活的单位;是铁犁牛耕和土地私有的产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④自耕农经济:自己拥有土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不受地主地租的剥削,是政府赋税和徭役主要承担者) ⑤租佃经济:地主将土地租佃给佃农,收取地租,(佃农是封建地租剥削的主要承担者,与地主存在依附关系) ⑥庄园经济:占有大量地产的大地主,驱使依附劳动力集体耕种或个体租佃耕种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经济。
2.手工业(选二)①冶铁技术出现,冶铁作坊中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②分工更加细密。③出现了手工业家庭、民营和官营作坊,手工业家庭与作坊的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①货币流通广泛,出现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如布币、刀币、圜千、蚁鼻钱
②各地涌现出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③“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不少私营工商业主富比王侯(选二35)④实物借贷普遍,货币借贷出现
⑤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纲上11)
①春秋时期已有运河(选二68)②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淮的运河——邗沟(纲上3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政治大一统奠定基础
铁犁牛耕逐渐推广→生产力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大量私田出现,生产方式:集体耕作→小农经济
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新兴阶级:地主、自耕农、士
政治: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
1.春秋晚期的孔子和老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
(1)孔子:P11-12
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1.春秋晚期的孔子和老子(2)老子:P12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唯物史观辩证统一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
铁犁牛耕使用,促使井田制崩溃,和生产力大发展(物质基础)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环境自由)诸侯争霸、礼贤下士(现实需要)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私学兴起(造就大批文士)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争辩;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派就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问题进行争论
学习聚焦: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纲要上·12页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邹衍: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代火者必将水""数备将徙于土"(《吕氏春秋·应同》)"阴阳"矛盾运动推动"五德转移",决定"并世(当世)盛衰"。
(4) 百家争鸣的影响
材料:“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从“社会治理”角度认识诸子百家思想
[史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史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摘编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1)根据史料一指出治理国家的方法,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反映的政治伦理思想。(2)史料二中司马谈如何评价三家思想?
[提示2](1)方法:以民为本;政治伦理思想:宽以待民,社会和谐。(2)儒家注重社会人伦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墨家倡导节俭,注重农业发展,不可废;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拓展延伸】 1.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演变
(1)相似性: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意图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孔子重塑的是遵循周礼的旧的奴隶制社会。(2)差异性①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②在人性观上: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拓展延伸】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比较
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提出“天命观”。⑤在社会成员关系上: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链接·选择性必修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①战国时期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医学诊断(选二82)②战国开始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纲上23)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三、孔子与老子四、“百家争鸣”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天下共主相对隔绝
1.(2023.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解析】“休养生息政策”源于道家无为而治,因此排除A选项。B项: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因此排除B选项。C项:通过题目的关键词“五亩之宅、数口之家”等可推断出孟子描述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家庭单位”、“自给自足”等特征,题目设问孟子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即是问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选项中与小农经济产生原因有关联的是C选项——农业技术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D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从商周时期的官府垄断摆脱,迎来一次大发展
2.(2020·全国卷Ⅰ,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还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的说法不当,故C项错误。
3.(2019·全国·高考真题)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4.( (2022·广东·高考真题)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
5.(2021·全国高考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故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
6.(2020·全国·高考真题)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解析】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7.(2021·山东高考·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
【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儒家学派注重礼乐,认为全国各地用相同的“乐”则会上下达到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可见儒家认为“乐”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墨家学派则认为“乐”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而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作的事情,可见墨家认为“乐”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反映了儒墨两家的政治立场不同,故选B项;
8.(2021·全国高考甲卷·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由于老子代表的是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阶级上的差异性使得其不可能迎合封建贵族的诉求,排除B项。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
9.(2021.天津卷.1)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 B.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解析】对于统治者,孔子认为要具有“身正”的品质,韩非子主张应遵守法律,二者从不同的角度规范统治者的行为,故选C项;孟子推行仁政,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规范统治者行为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对统治者的要求,与监督民众无关,排除D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8讲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与民族关系(精品课件)-【考点过一遍】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备考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第08讲,民族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精品课件)-【考点过一遍】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备考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共1页。
这是一份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品课件)-【考点过一遍】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备考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