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海洋地理(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展开专题14 海洋地理
一、课程标准深解读
【课程标准】
1.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利用海洋资源分布图,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关注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交流我国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
考点1. 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的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水的密度:
(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等。
(2)分布规律
①水平方向: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
②垂向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低纬度海区垂向变化较大,高纬度海区垂向变化很小。
考点2. 海水运动
1.波浪
(1)动力: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
(2)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3)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
(4)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②不利影响: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2、潮汐
(1)概念: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对人类的影响
①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
②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3、洋流
(1)概念: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分类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或由低纬流向高纬。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或由高纬流向低纬。
(3)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等。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沿岸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如日本的北海道渔场。上升流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③影响人类航海: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不利于海上航行。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④影响近海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考点3. 海—气相互作用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气的水分交换:
①过程: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②影响因素: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
③活跃区: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海—气的热量交换:
①过程:A、海→气: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
B、气→海: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②影响因素:与海洋表层水温密切相关,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③交换活跃区: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水热平衡:
①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②途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平衡。A、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产生了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环流。B、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形成了季风环流。C、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水量平衡:从长期来看,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维持着全球的水量平衡。
(3)热量平衡:主要依靠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来实现。
①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②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考点4. 海洋与人类
1、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①含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②种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③用途: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提取用于生产各种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的有效成分。
(2)海洋矿产资源:
①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②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③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3)海洋空间资源:
①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②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③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2、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2)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考点5. 海洋权益
1、海洋国土:
(1)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和历史性海湾等。内水是沿岸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沿岸国家对内水享有与对领陆同样的主权,非经许可,他国的船只不得驶入。
(2)领海基线为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基线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称为内水,向海的一侧依次是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领海基线是沿海国领海与内水的分界线。
(3)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相邻的一带海域。领海主权是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领海的最大宽度是12海里,这是海洋法公约规定。
(4)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是毗连区,毗连区是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
(5)专属经济区又称经济海域,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是沿海国对生物和非生物拥有主权,对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人工岛屿及设施有管辖权,而非主权。
(6)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国水域内的全部水域,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是沿海国或内陆国。公海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对于公海上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的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2、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涉海相关国防、生产、消费、科技、资源、历史等方面性质、规律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很多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的关注、了解和实践总体偏弱,与我国的海洋大国地位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整个海洋可划分为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其中,领海和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范围,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组成国家管辖区域。
考点6.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1.目标: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海洋强国的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3.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
(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考点7.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3.创新海洋科技。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维护海洋权益。
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拓展1.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 影响因素 | |
垂直分布 |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 | 太阳辐射、海水深度 |
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 ||
水平分布 |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 太阳辐射(纬度变化)、洋流 |
季节分布 | 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
拓展2.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 影响因素 | |
总体 分布 | 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 |
最高 海域 | 红海 | 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 |
最低 海域 | 波罗的海 | 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 |
拓展3.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 影响因素 | |
水平分布 |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 温度、盐度、深度(压力) |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 ||
垂直分布 |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
低纬度海区,表层密度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变化很小 |
拓展4.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和深度的相互关系
(1)一般来说,盐度越大,密度则越大;压力越大,密度也越大。
(2)在冰点温度(3.5 %盐度的海水冰点温度为-1.91 ℃)以上,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
(3)随着深度增大,压力增大,故深层海水一般比浅层海水密度大。
(4)对于表层海水来说,海水密度主要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度最低,海水密度也最小;红海海水盐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
(5)一般来说,在大河的入海口,海水的盐度较低,密度也较小,但密度也可能因为河水裹挟泥沙而增大。
拓展5. 波浪、潮汐运动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运动 | 运动特点 |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波浪 | 最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 ①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②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③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
潮汐 | 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为潮,夜晚为汐。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水位涨到最高时为高潮,水位降到最低时为低潮。从低潮到高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从高潮到低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叫落潮 | ①潮汐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②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
拓展6.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和近地面风带的关系
拓展7.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
拓展8. 海雾的形成与分布
(1)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2)分布:①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②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③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拓展9. 海洋环境问题
问题 | 原因 | 危害 | 分布 | 典例 |
海洋污染问题 |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 日本“水俣病”汞中毒;石油污染等 |
海洋生态破坏 |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 破坏海岸湿地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生赤潮等 | 海岸带 | 赤潮 |
海平面上升 |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膨胀 |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 | 荷兰、孟加拉国以及热带的一些小岛国受淹没威胁 |
海洋环境保护 |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
拓展10. 海上石油泄漏的清污方法
分散法 |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但这种化学物质不宜在近岸或渔场周围使用 |
沉降法 | 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但这会危害海底生物 |
吸收法 | 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只能在静水环境中进行 |
围栏法 | 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需要静水环境中进行 |
放任法 | 大洋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
燃烧法 | 油层厚达2 mm即可用燃烧法清除 |
拓展11. 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
名称 | 划分 | 相关权益 |
领海 |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 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于其领海上空、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
内水 | 是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海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 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
毗连区 |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
大陆架 |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
专属经 济区 |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
公海 | —— |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
国际海底区域 | 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 |
拓展12.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主要战略 | 基本内容 |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 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 一是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开发。二是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三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面向海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 |
创新海洋科技 | 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特别重要的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
维护海洋权益 |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
拓展13. 厄尔尼诺现象
拓展14. 拉尼娜现象
四、高考真题回头看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海区该月洋流流向分别为( )
A.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 B.东南向西北、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东南向西北 D.东南向西北、西北向东南
4.图示季节( )
A.田纳西河正处于主汛期 B.南非大草原上郁郁葱葱
C.天山积雪下限海拔较高 D.华北平原播种小麦正忙
5.(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_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___(填方位)移动。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五、典型例题随堂练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直接冲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处核设施停止运转,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只有向核反应堆里注入新的冷却水,因此受到核反应堆的污染,形成大量的核污染水,无处可排,于是日本在核电站周围建造大量的储水罐储存核污染水,预计到2022年核电厂废水储存设施将达到极限。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当时引起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会在排放点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
B.放射性元素不会迁移、扩散到其他海域
C.不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D.我国舟山渔场不会受到影响
2.日本政府不顾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选择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原因是( )
A.认为只会污染日本周边海域,与其他国家无关
B.认为海洋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无限的,污染会很快消失
C.便于今后回收再利用
D.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案,排入大海处理成本最低
3.福岛核废水还没处理完,日本却急于重启“超龄服役”核电站,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
A.资源有限的日本非常倚重核电
B.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核电比例最大
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D.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关闭一批效率低下的火电厂
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 )
A.2018年以拉尼娜状态为主 B.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
C.2020年厄尔尼诺状态最典型 D.5—9月多出现拉尼娜状态
5.2021年初,赤道附近( )
①中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②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增强③印度尼西亚可能发生旱灾④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及某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在海南三亚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7.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恢复海洋原生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B.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盐场分布图。
(1)试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海水为咸水的原因。
(2)指出图中B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3)A盐场为我国著名盐场,试分析其形成条件。
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天气系统(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2 天气系统(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