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六安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入学素质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六安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入学素质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有错选的得0分),25,自然伸长的轻质弹簧,00或38 4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安徽省六安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入学素质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2023.8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4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7-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5分,有错选的得0分)1.某汽车初速度为,关闭油门后前进,速度减为,再过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A. B. C. D.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三角形物体在一个垂直于甲和乙接触面的力的作用下,均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以下于甲、乙两个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甲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 B.物体甲可能只受到5个力的作用C.物体乙可能受到4个力的作用 D.物体乙可能只受到3个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分别系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细线的上端都系于点.设法让两个小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和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B.细线和细线所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C.小球利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D.小球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核素和一个质子,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已知粒子、氮原子核、氧的核素、质子的质量分别为、、、,核反应时质量亏损释放的核能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 B.核反应中吸收的能量约为C.核核子数为16 D.该质子是核或者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而来的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图示的状态变化,已知均与轴平行,和过程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分子势能增大B.过程中,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小D.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6.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区域(含边界)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边长,一个粒子源在点将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正电粒子以大小和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运动时间为 B.入射点与出射点的间距为C.粒子运动速度的最大值为 D.与边的最大距离为7.如图甲所示,在轴上有五点,坐标分别为,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轴平行,电势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一质量为、带电荷量为的粒子,以初速度从点沿轴正方向进入电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粒子能运动到处,粒子经过点的速度一定大于段的平均速度B.若粒子能运动到处,粒子一定能运动到处C.若粒子能运动到处,粒子初速度至少为D.若粒子能运动到处,粒子在处的速度为8.下列有关光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线不一定会偏折B.肥皂液膜在阳光下呈彩色是因为光线的衍射形成的C.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保持干涉条纹间距以及双缝和屏的距离不变,将红光换成蓝光时,应增大双缝间距D.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9.如图所示,倾角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自然伸长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小球从离弹簧上端的位置静止释放,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到达最低点,小球与弹簧不粘连,整个过程均未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中,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动能B.下落过程中,小球动能最大时弹力为C.到最低点时,再给小球沿斜面向上的速度,恰能回到出发点D.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0.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固定挡板,长度为的木板上有一个长度为的木板上端齐平,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由静止释放,经过长木板与相碰,碰后立即停止运动,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释放后,两者将发生相对滑动B.释放后,下滑的加速度为C.与相碰时,的速度大小为D.释放后经过木板恰滑到长木板的底端停下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其中11题8分,12题8分,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6分)11.(8分)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取,则(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__________;(2)在打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若某同学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8分)某课外研究实验小组为了准确测量阻值约为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待测定值电阻:阻值约B.定值电阻:阻值C.定值电阻:阻值D.灵敏电流计,0刻度在中央,内阻约E.电阻箱:最大阻值F.直流电源,电动势,内阻很小G.滑动变阻器H.单刀单掷开关,导线等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连接好电路,并进行下列操作.(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______端(“”或“”).(2)闭合开关,向另一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注意灵敏电流计不超过量程).若灵敏电流计中的电流由流向,再调节电阻箱,使电阻箱的阻值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直到中的电流为“0”.(3)读出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则计算出__________.(4)若定值电阻均未知.先按上述步骤操作若时灵敏电流计示数为零,再将电阻箱和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再调整的阻值,当的阻值等于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也恰好为零,则被测电阻__________.13.(12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引力常量为,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求:(1)地球半径;(2)地球的平均密度;(3)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当赤道上的物体恰好能“飘”起来时,求地球自转周期.14.(12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形槽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两槽相对放置且距离足够远,处于静止状态,圆弧底端与水平面相切.槽的质量为,另一质量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槽点的正上方处由静止释放,恰可无碰撞切入槽距离,重力加速度为.求:(1)小球第一次从槽滑到地面时,球的速度和槽的速度;(2)小球不会从槽最高点冲出,槽的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15.(16分)如图甲,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逆时针转动,一质量为的小物块以向右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小物块的动能与小物块的位移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已知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不变,重力加速度为.求:(1)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小物块开始滑动到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所需时间;(3)整个过程中传送带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选项CCCBCDABCADBDCD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4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7-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5分,有错选的得0分.)1.C 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得汽车减速的加速度,所以汽车由减速至停止所用时间,所以再经过汽车的速度已为0,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知,汽车的位移,故C正确,ABD错误.2.C 解析:AB.物体甲受到重力,甲相对于乙有沿斜面向下运动趋势,乙对甲有一个沿乙表面向上的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所以乙对甲有一个支持力,另外甲还受到推力,共4个力,故AB错误;CD.物体乙受到重力、甲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力沿固定斜面有向上的分力,该分力大小与甲和乙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不确定,所以乙和斜面间可能有摩擦力、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乙可能受4个力,有可能受5个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C 解析:A.对圆锥摆的小球分析,设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有解得,则小球和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故A错误;B.对圆锥摆的小球分析,设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有,则细线和细线所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故B错误;C.对圆锥摆的小球分析,设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有,则小球和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故C正确;D.对圆锥摆的小球分析,设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有,解得,则小球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故D错误.4.B 解析:A.中核反应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质量不守恒,A错误;B.反应物的质量为生成物的质量为核反应中质量增加,属于吸能核反应,吸收的能量为故B正确;C.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核核子数为16,故C错误;D.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是发生在衰变中的,故D错误.故选B.5.C 解析:A.过程中,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但是理想气体分子势能为零,故A错误;B.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变大,根据查理定律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是不代表每一个分子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过程中,无热交换即,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即,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平均速率减小,又体积增大,所以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小,故C正确;D.过程中,气体等容减压,根据查理定律知: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即,又气体体积不变即,则,即气体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C.6.D 解析:粒子沿边界方问射入磁场从边射出磁场时转过的圆心角最大,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长,粒子速度最大时运动轨迹与相切,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中题意知则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粒子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入射点与出射点的间距为与边的最大距离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ABC 解析:A.点是的中间位置,点速度大于粒子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过程的平均速度与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B.粒子在从到做减速运动,若粒子运动到点速度刚好为零,则该粒子不能运动到处,则粒子能到点,到点速度一定大于零,故粒子能够到点则一定能够到点,故B正确;C.从到根据动能定理解得故C正确;D.从到根据动能定理解得故D错误.故选ABC.8.AD 解析: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垂直分界面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线仍然沿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B.肥皂液膜在阳光下呈彩色是因为光的干涉或者折射形成的,与衍射无关,选项B错误;C.根据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红光的波长长,则要保持红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与蓝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相等,需要减小双缝间距,选项C错误;D.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即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选项D正确.故选AD.9.BD 解析:A.小球刚接触弹簧由动能定理,故动能B.小球动能最大时合力为零,故由受力分析弹力为C.,故需要大于.C错误D.整个下落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弹性势能增加量和摩擦生热之和,故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正确.故选BD.10.CD 解析:由题意分析知一起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向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最大值为,故保持相对静止向下运动,故错误;则与相碰时,的速度为,故C正确;当停止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匀减速到0需要,下滑位移为,恰好停在长木板的底端,故D正确.选择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其中11题8分,12题8分,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6分)11.【答案】(8分)(1)2.4 (2)0.576 0.588 (3)9.7解析:(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2)在打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3)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解得图线的斜率解得12.【答案】(8分)(1)A (2)增大 (3)38.00或38 (4)42.00或42解析:(1)由分压式接法,在端分压最小.(2)本实验采取电桥法测电阻,所以当电流中流向,说明点电势高,所以应该增大电阻箱的阻值使回路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点电势降低,直到两点电势相同,电流计中电流为零(3)根据两点电势相同,可得联立解得(4)根据两点电势相同.故13.【答案】(12分)(1) (2) (3)解析:(1)在两极 1分在赤道处 2分可得 1分(2)在地球表面两极 2分由密度公式 1分解得 1分(3)赤道上的物体恰好能飘起来,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解得 2分14.【答案】(12分)(1); (2)解析:(1)从槽滑下时,球的速度为,槽的速度为,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2分 2分解得: 2分(2)小球沿着槽上升到最高点时,高度为,两者具有共同速度 2分 2分解得: 2分15.【答案】(16分)(1)0.4 (2) (3)解析:(1)由图乙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的大小,小物块向右滑,合外力为,则,根据后来物块返回与传送带共速的动能为,可知传送带速度, 2分解得 3分(2)根据题意可以作图 1分由图像可知,小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共速前加速度不变,全程可看为匀减速,即 1分 1分 1分联立解得 2分(3)整个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为摩擦热 1分由图像可知,产生的热量为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即图中的阴影面积),即 2分所以 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六安一中等皖东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解析版),共21页。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六安一中等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大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下学期入学素质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3J,9Ω;D.电源E1,电动势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