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课件+教学设计+学案+视频)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1节 电荷与电流完美版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1节 电荷与电流完美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1电荷与电流1pptx、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1电荷与电流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1电荷与电流1学案含答案doc、接触起电mp4、摩擦起电的原因mp4、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上 §4.1电荷与电流(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摩擦起电1、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 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 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 的 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作静电。2、带电的物体的性质:带电物体能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知识点2、电荷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电荷和 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二、例题讲解例题1、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 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 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C. 头发对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梳头时,头发毛囊收缩例题2、甲、乙、丙、丁4个带电小球,甲与乙互相吸引,乙与丁互相排斥,丙与甲互相吸引,已知丙带正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带正电 B. 乙带负电 C.丁带正电 D. 甲、乙都带正电 例题3、以下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发的是( ) 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D.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例题4、如图所示,小琳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截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使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 .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C .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带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 .吸管两端都能被玻璃棒吸引,均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造成的 (例题4图) (例题5图) (例题6图)例题5、两只硬橡胶球,带有等量正电荷,按图中所示方式连接一个金属小环M串在一根光滑的绝缘杆上,位于两硬橡胶球之间,恰好平衡,若用绝缘橡胶棒将金属小环向右侧稍移一些,释放后,小环向中间处运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M带正电 B. M带负电 C. M不带电 D. M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例题6、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先后放入一固定的内壁光滑且绝缘的竖直平底圆管内,甲球静止在圆管底部,乙球恰好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带异种电荷B.乙球受到甲球的排斥力与乙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乙球只受到重力作用D.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大于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三、随堂练习:1、用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不带电 C.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以上说法都不对2、甲、乙、丙、丁四个泡沫塑料小球,已知丁带正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是:丁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甲。那么甲物体(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 C. 可能带负电 D. 可能带正电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桌面上的碎纸屑,此现象说明( )A.摩擦能使塑料尺带电 B.桌面上的碎纸屑有磁性 C.摩擦使塑料尺有磁性 D.塑料尺是由电子组成的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5、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弱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多余的电子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7、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顆以绝缘细线悬挂的不带电金属球,但玻璃棒与金属球不互相接触。关于金属球两侧所带电性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下列何者最合理( ) 8、如图是小科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的流程: ① ;② 。9、小丽同学要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丝线上带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处。小球受力发生偏移情况如图所示,可知小球带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得出的结论是 。 四、课后巩固: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2、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 (第2题图) (第3题图)3、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与B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与C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C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D.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4、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第4题图) (第5题图)5、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仍出现相同的情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泡沫球不带电 B. 泡沫球带正电C. 泡沫球带负电 D. 无法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6、下列物体一定带正电的是( )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B.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C.失去电子的塑料棒 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7、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 A. A和B都不变 B. A变小,B张开 C. A变大,B不变 D. A闭合,B张开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8、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9、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静电,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静电消除器前端是金属,金属能导电B. 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C. 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由汽车流向消除器D. 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9、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用两根绝缘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会出现的情形是( ) A. B. C. D. 11、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1)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 ,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 , 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 , 如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12、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________显示出来;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_______; A 小钢球 B 塑料泡沫小球(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 A 带负电 B 不带电 C 二者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转移 负 等量 正2、吸引轻小物体3、正 负知识点2、1、正 负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例题讲解:例题1、C解析: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例题2、C解析:甲、乙、丙、丁4个带电小球,乙与丁互相排斥,说明乙和丁带同种电荷。已知丙带正电,丙与甲互相吸引,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甲与乙互相吸引,乙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又因为乙与丁互相排斥,说明乙和丁带同种电荷。可以确定乙带正电,丁也是正电。所以选C。例题3、B解析: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是由于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吸引灰尘,不符合题意;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手上的汗液凝固,粘在铁棒上,符合题意;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是由于薄塑料袋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了电,吸引在手上,不符合题意;D、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是由于摩擦起电使不同的纸张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不符合题意。例题4、B解析: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A不正确;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能吸引吸管,则吸管一端带负电,吸管不是导体,不会发生电荷转移,则吸管另一端不带电,故B正确;C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电荷,C不正确;D带电体除了能吸引异种电荷,还能吸引轻小物体,吸管有一端不带电,是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故D不正确。例题5、A 解析:用绝缘橡胶棒接触金属小环后,它会带上和橡胶棒相同的电荷。当橡胶棒离开小环后,小环从右侧向中间移动,说明右侧的橡胶球对它产生排斥力。根据“通知电荷相互排斥”的规律可知,M肯定带正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例题6、B解析:因为乙球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乙球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即:重力和甲球对乙球产生的排斥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又因甲球和乙球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小球带同种电荷。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和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大小相等。由此分析可知:只有B正确。三、随堂练习:1、C 2、D 3、A 4、D 5、A 6、D7、B 8、负 正 9、正;距离越远,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 四、课后巩固:1、A 2、D 3、C 4、D 5、A 6、C 7、B 8、D 9、C 10、C 11、(1)排斥;排斥;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12、(1)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 (2)B
(3)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4)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电压的测量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5电压的测量1pptx、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5电压的测量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5电压的测量1学案含答案doc、电压表及使用fl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4章 电路探秘第4节 变阻器完美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4变阻器1pptx、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4变阻器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4变阻器1学案含答案doc、滑动变阻器的作用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1节 电荷与电流一等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1电荷与电流3pptx、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1电荷与电流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41电荷与电流3学案含答案doc、串联电路wmv、并联电路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