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02674/0-16938733084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0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02674/0-16938733084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0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02674/0-16938733084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0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0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年真题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核心考点精讲)
一、3年真题考点分布
考点内容
考题统计
元素周期律
2023天津卷5题,4分;2021北京卷4题,4分
文字叙述型元素推断
2023全国甲卷11题,6分;2023全国乙卷10题,6分;2023广东卷14题,3分;2023浙江1月10题,3分;2023浙江6月11题,3分;2023湖北卷6题,3分;2023湖南卷6题,3分;2022浙江1月16题,2分;2022浙江6月16题,2分;2022海南卷10题,4分;2022辽宁卷5题,3分;2021全国甲卷11题,6分;2021全国乙卷11题,6分;2021海南卷7题,2分;2021山东卷4题,2分;2021天津卷12题,4分;2021海南卷12题,4分
周期表片段型元素推断
2022年广东7题,2分;2021浙江1月15题,2分
物质结构式型元素推断
2023辽宁卷9题,3分;2022全国乙卷11题,6分;2022湖南卷5题,3分;2021河北卷12题,4分;2021广东卷13题,4分;2021辽宁卷14题,3分;2021湖北卷8题,3分
二、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元素周期律能对物质的结构性质进行推理和预测,元素周期表更是直观明了地显示出所有化学元素间的位置、结构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既能推断原子的结构,又能预测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半径的变化,同时还可进行性质、实验考查。
【备考策略】
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要想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命题预测】
预测2024年该知识将是一个必考点,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会有大的变化。重点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理清元素“位—构—性”的关系,用好元素周期表这一工具,通过结构理论来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特别是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以及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判断更是考点的重点,复习时加以关注。
考法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不完全周期,最多容纳32种元素,目前排了26种元素
0族元素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2)族
①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第18列除外)
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
主族
序数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②副族:仅由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第8、9、10列除外)
列序
3
4
5
6
7
11
12
族序数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③Ⅷ族:包括8、9、10三个纵列。
④0族:第18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1)分区
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2)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
(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6)若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一定相同( )
(7)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
(8)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
(9)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
(10)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Ⅷ族元素或0族元素氦( )
(11)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
(11)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而形成的( )
(12)3、4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 )
(13)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14)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相差1( )
(15)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
(16)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答案:(1)× (2)× (3) (4) √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例1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为地壳中含量前三的元素,X、W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的导电性:Y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
【答案】A
【解析】X、Y、Z为地壳中含量前三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推出X、Y、Z分别为O、Al、Si,X和W同主族,W为S。A项,Si是半导体材料,Al是金属,金属的导电性强于非金属,故A说法错误;B项,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即Al的半径大于S的半径,故B说法正确;C项,O的非金属性强于S,H2O比H2S稳定,故C说法正确;D项,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即H2SO4的酸性强于Al(OH)3,故D说法正确;故选A。
例2 (2023·河北省邯郸市高三联考)W、X、Y、Z是周期表中前20号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的主族元素,部分性质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
某种单质被称为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X
X、W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Y
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Z
X和Z不在同一主族
A.简单离子半径:Z>Y>X>W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弱碱
C.W与X、Y、Z形成的化合物均有离子键
D.Z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D
【解析】W、X、Y、Z是周期表中前20号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的主族元素,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物的保护伞,W为O,X、W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该化合物为Na2O,X是Na,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是Cl,X和Z不在同一主族,、Z是Ca。A项, Z、Y、X、W分别为Ca、Cl、Na、O,离子半径为Cl->Ca2+>O2->Na+,A错误;B项,X是N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碱NaOH,B错误;C项,O与Na、Cl、Ca形成的化合物中,O与Cl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没有离子键,C错误;D项,Z是Ca,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正确;故选D。
对点1 下列事实或实验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判断氯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B.热稳定性:H2Se<H2S<H2O,判断氧、硫与硒的非金属性强弱
C.沸点:H2O>NH3>CH4,判断碳、氧与氮的非金属性强弱
D.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答案】B
【解析】A项,盐酸和氢硫酸均不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态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作为判断氯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依据,A错误;B项,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得到的氢化物越稳定,故可依据热稳定性:H2Se<H2S<H2O,判断氧、硫与硒的非金属性强弱,B正确;C项,H2O、NH3、CH4物质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强弱有关,沸点:H2O>NH3>CH4,不能判断碳、氧与氮的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D项,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可用其跟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不能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D错误;故选B。
对点2 M、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M、Z位于同一主族,Z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M、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的2倍,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Z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物沸点:M<Z B.原子半径:M<X<Y<Z
C.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单质X D.华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Y的氧化物
【答案】C
【解析】M、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Z位于同一主族,Z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 M、Z可能是O、S或者F、Cl;M、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X的2倍,Z可能为Mg或者Al;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Z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若Z和X为S和Mg,则Y为Si,若Z和X为Cl和Al,则Y为Si;所以M、X、Y、Z分别为O、Mg、Si、S或者F、Al、Si、Cl。A项,由于分子间氢键,氢化物沸点:H2O>H2S、HF>HCl,A错误;B项,同主族,原子半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至右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MO>F,故C错误;D项,Be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Be(OH)2,溶液显两性,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3BO3,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故选A。
11.(2022·浙江省6月选考,16)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YX3分子呈三角锥形,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M与X同主族,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Z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2种
B.Z与Q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C.M2Z与MQ的晶体类型不同
D.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
【答案】B
【解析】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X为H,YX3分子呈三角锥形,Y为N,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则Z为O,M与X同主族,则M为Na,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Q为Cl,综合分析,X为H,Y为N,Z为O,M为Na,Q为Cl。A项,X为H,Z为O,则其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H2O、OH-、H3O+,A错误;B项,Z为O,Q为Cl,可形成ClO2,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C项,Z为O,M为Na,Q为Cl,则M2Z为Na2O,为离子晶体,MQ为NaCl,为离子晶体,晶体类型相同,C错误;D项,X为H,Y为N,Z为O,这三种元素可以形成NH₃·H₂O,其溶液显碱性,D错误;故选B。
12.(2022·浙江省1月选考,16)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W B.XZ3是离子化合物
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3
【答案】D
【解析】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为Al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W为O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A项,非金属性同主族从上至下逐渐减弱:Y<W,A错误;B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C项,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硫酸和高氯酸,两者均为强酸,次氯酸也是氯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合物,但次氯酸为弱酸,C错误;D项,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铝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2S3,D正确;故选D。
13.(2022•全国乙卷,11)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X、Y、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C.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W2Z
D.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2Y3
【答案】D
【解析】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即W为H,Z为O,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则Y为N,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则X为B。A项,X(B)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故A错误;B项,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H3BO3)<Y(HNO3),故B错误;C项,根据前面已知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若100~200℃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H2O,则质量分数,则说明不是失去去4个H2O,故C错误;D项,化合物(NH4B5O8·4H2O)在500℃热分解后若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B2O3),根据硼元素守恒,则得到关系式2NH4B5O8·4H2O~5B2O3,则固体化合物B2O3质量分数为,说明假设正确,故D正确。故选D。
14.(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W3是非极性分子
B.简单氢化物沸点: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
【答案】C
【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同周期并相邻,且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则Y为O元素,X为N元素,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则Z为Na元素,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则W为Cl元素。A项,X为N元素,W为Cl元素,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A错误;B项,H2O和NH3均含有氢键,但H2O分子形成的氢键更多,故沸点H2O>NH3,B错误;C项,Y为O元素,Z为Na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均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D项,N、O、Na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NO3呈中性、NaNO2呈碱性,D错误;故选C。
15.(2022•辽宁省选择性考试,5)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简单氢化物沸点:
C.第一电离能: D.电负性:
【答案】B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说明W为第三周期元素Al。短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有两个单电子,可分类讨论:①为第二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2或2s22p4,即C或O;②为第三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或3s23p4,即Si或S。Q与Z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则X、Z、Q分别为C、O和S,则Y为N。A项,X为C,能与多种元素(H、O、N、P、S等)形成共价键,A正确;B项,Z和Q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由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H2O沸点高于H2S,B错误;C项,Y为N,Z为O,N的最外层p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C正确;D项,W为Al,Z为O,O的电负性更大,D正确;故选B。
16.(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Y>X>W
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
【答案】C
【解析】由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W形成4个共价键,Y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C、O、F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O>F,故A正确;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C、O、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C>Si,故B正确;C项,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C错误;D项,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为铅元素,与硅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族,故D正确;故选C。
17.(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7)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答案】C
【解析】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则可能是硫酸或高氯酸,若是高氯酸,则戊为Cl,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若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A项,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B项,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C项,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可能为甲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故C错误;D项,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硅酸、也可能是磷酸,都一定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故选C。
18.(2021•北京卷,4)根据元素周期律表无法判断的是( )
A.稳定性:H2O>H2S>PH3 B.酸性:HClO4>H2SO3>H2SiO3
C.碱性:KOH>NaOH>LiOH D.氧化性:F2>O2>N2
【答案】B
【解析】A项,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O>S>P,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PH3,A正确;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是H2SO4,不是H2SO3,因此不能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酸性:HClO4>H2SO3>H2SiO3,B错误;C项,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KOH>NaOH>LiOH,C正确;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F>O>N,所以单质的氧化性:F2>O2>N2,D正确;故选B。
19.(2021•全国甲卷,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和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
D.W、X和Z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分析知,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W和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则推知W和X为非金属元素,所以可判断W为H元素,X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5=6,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Y为Al元素,Z为S元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Y为Al元素,Z为S元素。A项,电子层数越多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弱,则原子半径:Y(Al)>Z(S)>X(N)>W(H),A错误;B项,W为H元素,X为N元素,两者可形成NH3和N2H4,B错误;C项,Y为Al元素,其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可与强酸、强碱反应,C错误;D项,W、X和Z可形成(NH4)2S、NH4HS,两者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正确。故选D。
20.(2021•全国乙卷,11)我国蠕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士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答案】B
【解析】由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可知W所在主族可能为第ⅢA族或第ⅥA族元素,又因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故W一定不是第ⅢA族元素,即W一定是第ⅥA族元素,进一步结合已知可推知W、X、Y、Z依次为O、Mg、Al、Si。A项,O原子有两层,Mg、Al、Si均有三层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Mg>Al>Si>O,即X>Y>Z>W,A错误;B项,化合物XW即MgO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B正确;C项,Y单质为铝单质,铝属于导体,导电性很强,Z单质为硅,为半导体,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Y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Z单质的,C错误;D项,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硅酸,硅酸酸性弱于碳酸,D错误;故选B。
21.(2021•浙江1月选考,16)现有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Q在同一周期。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
Y
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
Z
单质为淡黃色固体,常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
Q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X单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B.Y与Q元素组成的YQ4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C.Y、Z、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D.第五周期且与Q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答案】B
【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因此X只能是第二周期的Be;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位于第ⅣA族,Y是C或Si;Z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常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因此Z是S;Q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且Z和Q位于同一周期,因此Q是C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是Be,Y是C或Si,Z是S,Q是Cl。则:A项,Be的金属性弱于Mg,常温时镁和冷水不反应,因此Be单质不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A错误;B项,Y与Q元素组成的CCl4或SiCl4分子,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B正确;C项,Y、Z、Q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错误;D项,第五周期且与Cl同主族元素的单质是碘,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D错误;故选B。
22.(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7)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e﹣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X>Y
B.W与Y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X和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D.由W、X、Y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
【答案】B
【解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含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1个电子,则Z为Na;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e﹣分子,该化合物应该为N2H4,则W为H,X为N元素;Y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Y的原子序数为1+7=8,则Y为O元素;结合分析可知,W为H,X为N,Y为O,Z为Na元素。A项,氮离子、氧离子、钠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X>Y>Z,故A错误;B项,W与Y形成的过氧化氢含有O﹣O非极性键,故B正确;C项,X和Y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氨气、水,常温下水为液态,氨气为气态,则沸点:X<Y,故C错误;D项,H、N、O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吗,如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B。
23.(2021•山东卷,4)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
【答案】D
【解析】Y位于第三周期,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Y是Cl元素,由X、Y形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知,X与Y容易形成共价键,根据化合物的形式知X是P元素。A项,P与Cl在同一周期,则P半径大,即X>Y,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两者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PH3和HCl,半径是P3->Cl-,所以PH3的失电子能力强,还原性强,即X>Y,B项不符合题意;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各元素对应的金属单质还原性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强,C项不符合题意;D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依次为Na、Al、Mg、Si、S、P、Cl,所以有5种,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4.(2021•海南选择性考试,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离子与Y2分子均含有14个电子;习惯上把电解饱和水溶液的工业生产称为氯碱工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
C.化合物ZXY的水溶液呈中性 D.(XY)2分子中既有键又有键
【答案】BD
【解析】XY-离子与Y2分子均含有14个电子,则X为C,Y为N;习惯上把电解饱和ZW水溶液的工业生产称为氯碱工业,则Z为Na,W为Cl。A项,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半径逐渐减小,故Na>Cl,故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HNO3>H2CO3,故B正确;C项,NaCN为强碱弱酸盐,显碱性,故C错误;D项,(CN)2的结构简式为N≡C-C≡N,分子中单键为σ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D正确;故选BD。
25.(2021•天津卷,12)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的电负性比Q的大
B.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
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强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强
【答案】B
【解析】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由图像中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可知,X为C、Y为Na、Z为S、Q为Cl、R为K。A项,C的电负性比Cl的小,故A错误;B项,核外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故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故B正确;C项,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简单氢化物更稳定,则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弱,故C错误;D项,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弱,故D错误;故选B。
26.(2021•浙江6月选考,15)已知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Y的最高化合价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ZQ2<ZR4
B.X能从ZQ2中置换出Z
C.Y能与Fe2O3反应得到Fe
D.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以及Y的最高化合价为+3,可推知,X为:Mg,Y为:Al,Z为:C,M为:N,Q为:S,R为:Cl。A项,ZQ2为CS2,ZR4为CCl4,CS2中硫的还原性强于CCl4中的氯元素,A错误;B项,Mg和CO2发生下述反应:2Mg+CO22MgO+O,B正确;C项,Al和Fe2O3发生铝热反应如下:2Al+Fe2O3 Al2O3 +2Fe,C正确;D项,M为:N,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最低价氢化物为NH3,二者发生如下反应:HNO3+NH3=NH4NO3,D正确;故选A。
27.(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12)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可应用于阻燃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合成。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Z同主族,Y原子序数为W原子价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和Z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价
B.HX和HZ在水中均为强酸,电子式可表示为与
C.四种元素中,Y原子半径最大,X原子半径最小
D.Z、W和氢三种元素可形成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
【答案】CD
【解析】结合图中所示结构可知图中两种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已知X和Z同主族,可得X和Z同为第ⅦA族,Y为第ⅤA族元素,W为第ⅢA族或第ⅤA族元素,再结合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Y原子序数为W原子价电子数的3倍推知W、X、Y、Z分别为N、F、P、Cl。A项,X和Z分别是F、Cl,F无正价,A错误;B项,HX和HZ分别是HF和HCl,HF在水中不是强酸,B错误;C项,四种元素W(N)、X(F)、Y(P)、Z(Cl)中,W(N)、X(F)有两个电子层,Y(P)、Z(Cl)有三个电子层,半径大于W(N)和X(F),Y(P)原子序数小于Z(Cl),故Y原子半径在这四种元素中最大;X(F)原子序数大于W(N),故X原子半径在这四种元素中最小,C正确;D项,Z(Cl)、W(N)和氢三种元素可形成氯化铵,属于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D正确;故选CD。
28.(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13)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比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EZ4是一种强酸
B.非金属性:W>Z>Y
C.原子半径:Y>W>E
D.ZW2中,Z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C
【解析】题给化合物结构中X、W、E均形成1个共价键、Y形成4个共价键、Z形成2个共价键。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则X为H元素;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即第二周期元素,则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F元素;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则E为Cl元素,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Y、Z、W、E分别为H、C、O、F、Cl元素。A项,氯元素非金属性较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4是一种强酸,故A正确;B项,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O>C,故B正确;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Cl>C>F,故C错误; D项,OF2中,F为-1价,则O的化合价为+2价,故D正确;故选C。
29.(2021•辽宁选择性考试,14)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图,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化物沸点: B.原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 D.阴、阳离子中均有配位键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基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故Z为C或者O,根据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图可知Y周围形成了4个单键,再结合信息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Y为N,故Z为O,M只形成一个单键,M为H,X为C,则W为B。A项,由分析可知,X、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NH3,由于NH3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氢化物沸点:X<Y,A错误;B项,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M<Z<Y<X,B错误;C项,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与IIIA,VA与VIA反常,故第一电离能:W<X<Z<Y,C错误;D项,由于阳离子中的Y原子是N原子,形成了类似于铵根离子的阳离子,故存在配位键,阴离子中的W为B,最外层上只有3个电子,能形成3个共价键,现在形成了4个共价键,故还有一个配位键,D正确;故选D。
30.(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8)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W是有机分子的骨架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最高价态为+7 B.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W>Y
C.该阴离子中X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最简单氢化物水溶液的pH:X>M
【答案】D
【解析】推断元素:W为有机物骨架元素,故W为碳元素;由图可知,Y形成1个双键,则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关系知,Y为氧元素,则X为氮元素;Z形成1个单键,则Z为氟元素;M的成键总数为6,则M为硫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A项错误;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未成对电子数也为2,B项错误;-1价阴离子得到1个电子,故该阴离子中N形成2个单键,有2对孤对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项错误;NH3的水溶液呈碱性,H2S的水溶液呈酸性,故水溶液的pH:NH3>H2S,D项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14 铁及其化合物-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年真题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4 离子反应-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核心考点精讲),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年真题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6 原子结构(核心考点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年真题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61b2df77236a6bceea0f9877448dc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