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社会各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巨匠、分成了不同的学派,形成了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约前571年-约前471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973年马王推汉墓出土《道德经》竹简
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民应顺应自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②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④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统治者应该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读一读,你能从中看出其表达的思想吗?
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
吾乃忧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之感叹!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
——摘自《史记》《礼记》《庄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因政治上不得意,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晚年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前479(73岁)
一是孔子在思想方面,二是教育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孔子是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弟子整理在《论语》这本书中,儒家学说后来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及其深远。
你知道孔子宣扬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吗?
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发自内心的仁德和对他人社会的友爱
从政 周游列国 宣扬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史记》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
西周的礼制,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
社会、国家层面的仁如何实现呢?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政治: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 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贵族子弟:蒙德子 司马牛穷苦子弟:子路 颜回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不同弟子问“仁”孔子回答不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孔子修《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种典籍,在流传的过程中,除了《乐》经,其他五种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儒家“五经”。
在宗教上,它是道教的开山之作;在修身方面,“功成身退”是文人的信条;在军事方面,“以柔克刚”成为军事家奉行的准则;在文学艺术方面,“道法自然”成为书法家、绘画家、诗人遵循的理念。 ——石为璧《浅论儒道思想及其作用》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钱穆《孔子传》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泛指)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具体体现: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战争;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阶级关系:诸侯士大夫(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学在官府为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国、提倡节俭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独立人格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按自然规律办事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3.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
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各家学派的关注焦点
治国方略、战乱纷争、人际关系
道家的庄子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与民心。墨家的墨子提出治国应该任用贤能的人并且提倡节俭。儒家的孟子提出治国要实行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治国要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法家的韩非提出治国要反对空谈仁义,主张依法治国。
儒家的孟子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墨家的墨子提出的看法是,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
儒家的荀子提出要明确尊卑等级,维系社会秩序。墨家的墨子提出兼爱,要互爱互利。道家的庄子主张要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
墨子像尊为“科圣”
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 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
在这三大方面上各家学派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然后在其中相互抨击,相互辩论,同时也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就形成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兼爱,非攻仁政,“民贵君轻”顺应自然,精神自由“法”治,中央集权实行“礼治”
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如果你是诸侯会采纳哪家的学说?
法家。在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而法家治国主张成为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专制的理论基础。
人教部编版第八课 百家争鸣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八课 百家争鸣作业课件ppt,共13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一老子,知识点三百家争鸣,知识结构图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八课 百家争鸣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八课 百家争鸣评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仁”,仁与政治为政以德,创办私学,半部论语治天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家争鸣,《墨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