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减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4课时 减法(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课题 | 减法(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4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 ||
教学目标 | 1.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 ||
教学重点 | 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口算题目) 540-320= 430-180= 810-90= 550-360= 教师:请想一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谁能展示给大家看?(学生板演) 教师结合学生做题情况,带领大家回忆,列竖式计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谁能总结一下? 课堂预设: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教师:大家说得真棒,光明小学各年级为希望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教材P41统计表) 教师:通过这个表格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课堂预设:学生回答各个年级捐书情况。 教师: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 课堂预设:学生提出有关加法和减法的一些问题。 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非常棒!今天我们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教师: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的减法计算。(板书:减法(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不退位加法。 (1)出示课件例题1的问题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现在根据表格,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列式? 课堂预设:学生很快列出算式276-124。 教师:你怎么计算的?先自己在本子上写一写,再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自完成,再交流算理。 (3)结果汇报。 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课堂预设: 学生1:我用口算做的,我先计算200-100=100,70-20=50,6-4=2,最后把它们相加100+50+2=152。 学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
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教师着重讲解笔算的算理,带领学生总结。 课堂小结: 指名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这道减法算式是怎样计算的。 课堂预设: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减起。6-4=2,2写在个位上。7-2=5,5写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2-1=1,1写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最终结果为152。 教师:想一想,我们笔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课堂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横式写结果,写减号。(教师适时板书) 教师对这个问题做出完整解答,结束这一问题。 2.学习一次进位加法。 (1)出示课件例题2的问题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一年级比四年级少捐多少本图书?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学生列式217-98。 (3)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学习了计算276-124的计算方法,217-98我们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探讨的时候,教师巡视指导。 (4)结果汇报。 教师:谁来展示给大家看看?(指名学生板演) 课堂预设:
教师追问:计算的时候个位上7-8不够减怎么办呢? 课堂预设:从十位上借1。 教师:个位从十位上借来1,放到个位上成了10,现在被减数个位上是多少了?(学生回答:17)所以17-8=9,个位上写9,此时,被减数的十位上变成多少了?(学生回答:0)0-9依旧不够减怎么办呢?谁能继续说一说怎么计算的?(指名学生回答) 课堂预设:从百位借1当十,十位上变成10,10-9=1,在十位上写1,百位还剩下1。 教师:我们计算的时候,哪一步最容易出错?可以怎样避免?应该注意什么? 课堂预设: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记减去退位的1。 教师对这个问题做出完整解答,结束这一问题。 课堂小结: 教师:例1、例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课堂预设: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2“做一做”第一题。 (1)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小组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注意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相互订正。 (2)分析错例。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选择典型的进行评价。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九”第1题。(只计算前三题) (1)请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2)完成后交流算法,注意细节。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关于减法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4页练习九2题、3题。 |
也可让学生课前自己在黑板上出题
可告诉学生一些表格的相关信息
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梳理对比这两种做法的异同点。归纳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可回顾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相关算理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可以尝试讲解,217-100,多减了2,再加上2,这样的计算思路
如果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能从十位借1给个位当十,教师要讲清楚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 |
板书 设计 | 减法(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 |
教后 反思 | 本节课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而且通过学生的自学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 |
数学三年级上册减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减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共4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减法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减法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