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3.1金属材料的性能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化学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钛合金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 B.头盔缓冲层中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C.垃圾分类有利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D.霉变的花生经冲洗、蒸煮后仍可食用2.瓷器的材质属于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高分子材料 D.天然高分子材料3.衣食住行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棉衬衫和丝质衣服的主要原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碳酸氢钠可作为面制食品的膨松剂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后用于消毒卫生间D.汽车轮毂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制造4.下列我国古代优秀艺术作品中,所用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商代后母戊鼎B.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C.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D.三国青瓷羊形烛台A.A B.B C.C D.D5.下列金属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A.用铜做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C.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被氧化D.用铝制炊具是因为铝的熔点比铁高6.建国70周年以来,我国在航天、军事、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萃取青蒿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C.“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阻拦索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抗原试剂盒提取管使用的PE材料具有高阻隔性与生物相容性B.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装的内胆使用了有机高分子石墨烯发热材料C.在沙漠、戈壁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可有效推进“双碳”目标实现D.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展示色彩斑斓的奥运五环,应用了化学反应原理8.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原料的配比、变更制造合金的工艺,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B.合金都是由不同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C.古代留下大量的青铜器文物是由于青铜比纯铜柔软,容易制成各种器皿D.飞机机身使用的是镁铝合金而不是钢材,是因为钢材价格高9.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等特点,主要用来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常用于制造发热体10.我国“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350 km·h-1。高速列车制造要使用轻质金属材料。下列可以作为轻质金属材料的是( )A.铝合金 B.铁合金C.碳素纤维 D.硅纤维 二、填空题11.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Na2O2 B.Na2CO3 C.NaHCO3 D.K- Na合金E.Na F.Ca(ClO)2 G.CaCO3 H.NaCl(1)可用于潜艇中供氧剂的是 ;(2)可用于消毒饮用水的是 ;(3)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是 ;(4)可用作制取发酵粉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是 ;(5)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工业上的是 。12.“钢精锅”是一种由铝合金制成的炊具,曾在家庭中被广泛使用。请简述“钢精锅”能长期使用的原因。 13.家庭的厨卫管道内常因留有油脂、毛发、菜渣、纸棉纤维等而造成堵塞,此时可以用一种固体管道疏通剂疏通。这种固体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有和铝粉,请解释其疏通原理 。14.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钛合金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氦气⑤活性炭⑥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Ⅱ.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7)下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②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人造无机纤维。碳纤维具有石墨微晶结构,外形呈纤维状,柔软,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制造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大、弹性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良材料。目前我国已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出新型地铁车辆。与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制造的地铁车辆相比,新型车辆最大的特点是更轻、更节能。虽然新型车辆的制造成本高,但是整车减重13%,也减少了对线路的损害。据测算,新型车辆可综合节能15%以上。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1)碳纤维中只有碳元素 。(2)碳纤维具有石墨微晶结构 。(3)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新型地铁车辆更轻、更节能 。16.请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的单层石墨,这种神奇的材料是人类已知的最强材料,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石墨烯比①合成橡胶更有弹性,比②铝更轻,比③金刚石和④钢更硬。石墨烯还具有其他显著特征:石墨烯是完全不透⑤水的(对⑥空气也是如此);它比人的⑦头发薄10万倍;它的导电性比⑧铜强10倍以上;它的电迁移率比⑨单质硅快100倍。(1)钢和空气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石墨和金刚石互为 (填“同素异形体”或“同位素”)。(2)以上划线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17.金属及其材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A.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良好的延展性C.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D.有光泽(2)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A.塑料 B.陶瓷 C.金刚石 D.钢铁(3)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我国C919大型飞机上就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铝合金。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A.水银 B.青铜 C.白银 D.黄金(4)室温下金属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将变为_______。A.Na2O B.Na2O2 C.Na2CO3 D.NaOH(5)为了检验FeCl2溶液是否被氧化,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A.新制氯水 B.铁片 C.KSCN溶液 D.石蕊试液(6)金属钠在空气中受热,先熔化成银色的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写出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8)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写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并依次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铝及其氧化物(1)铝是地壳中含量 的金属元素。(2)Al与O2反应: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表面形成一层 。其反应方程式为: 。(3)Al、Al2O3与酸反应将一铝片放入盐酸中,开始 ,一段时间后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Al、Al2O3与强碱的反应将一铝片放入NaOH溶液中,开始 ,一段时间后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 、洗涤、干燥;②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正确的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步骤 ,将使测量结果偏低;④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20.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是 ,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 。 三、实验题21.实验室用废旧铝制易拉罐(含有少量铁)制备净水剂明矾有以下方案:铝制易拉罐经稀硫酸微热溶解,加入H2O2溶液,调节pH=3.7,第一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少量NaHCO3饱和溶液,第二次过滤出白色沉淀。趁热加入质量分数为a% H2SO4溶液和K2SO4固体,然后冷却、洗涤、第三次过滤,得到粗明矾。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准备:①为了加快溶解,铝制易拉罐首先要 ;②配制a% H2SO4溶液的仪器:烧杯、玻璃棒、 (从图中选择,写出名称)。(2)溶解、除杂(Fe2+、Fe3+):①加入H2O2氧化Fe2+时,H2O2实际消耗量常超出氧化还原计算的用量,你预计可能的原因是 ;②思考:在本实验中,含铁杂质在第 次过滤中被去除。(3)沉铝:①现象记录:“向滤液中加入少量NaHCO3饱和溶液”处理,溶液中产生 。②思考: (填“有”或“无”)必要用KHCO3替代NaHCO3。(4)明矾的制备与结晶(15℃时明矾溶解度为4.9 g/100 g H2O):①加入a%H2SO4溶液时,a最好是 (选填“20%”、“60%”或“98%”)。②为了提高明矾收率,可采取 、 措施。(5)实验改进:为减少试剂用量、方便除杂,设计制备明矾的新方案如下:易拉罐经 溶液微热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第二次过滤出白色沉淀。加入H2SO4溶液和K2SO4固体,然后冷却、洗涤、过滤,得到粗明矾。22.根据实验室中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 。A.电子天平 B.试管夹 C.酒精灯 D.蒸发皿 E.坩埚 F.石棉网 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任意填写二种)。(2)某学生实验后得到表中数据:加热前质量加热后质量m1(容器)m2(容器+晶体)m3(容器+无水硫酸铜)5.400 g7.900 g7.100 g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x的值为 (精确到0.1)。②该学生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正确”)。③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 。a.没有进行恒重操作b.加热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c.加热固体到白色后,露置在空气中冷却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23.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氮气、氧化铝和活性炭在高温下制取氮化铝。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取氮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制得的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为测定AlN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测定过程均忽略NH3在强碱溶液中的溶解)【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实验药品,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2)图中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3)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4)图中装置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方案2】用如图装置测定m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5)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 (填字母)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苯(6)若m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反应结束后读数时,右侧量气管中液面高于左侧球型管中液面,则最后测得AlN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过滤时使用无灰滤纸过滤)(7)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8)样品中A1N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D2.B3.C4.A5.D6.B7.B8.A9.D10.A11. A F D C B12.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使铝稳定的存在13.和铝粉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NaOH分解油脂、毛发、菜渣、纸棉纤维等的速率,同时生成的氢气起到物理疏通作用14.(1)⑥(2)③(3)⑤(4)②(5)④(6)①(7) 2 得到 NaBr(8)2CO+O22CO2 15.(1)错(2)对(3)对(4)对 16. 混合物 同素异形体 ②④⑧ ⑨ ①17.(1)A(2)D(3)B(4)C(5)C(6)(7)(8)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18.(1)最多(2)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4Al+3O2=2Al2O3(3) 没有气泡 才产生气泡 Al2O3+6HCl=2AlCl3+3H2O 2Al+6HCl=2AlCl3+3H2↑(4) 没有气泡 才产生气泡 Al2O3+2NaOH=2NaAl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9. Cu2++2=CuCO3↓+CO2↑+H2O +H2O⇌H2CO3+OH- 过滤 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 cab b ×100%20.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溶解21. 用砂纸打磨,然后剪成碎片 量筒 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而损失一部分过氧化氢 一 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无 60%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铝22.(1) ACE 玻璃棒 研钵(或干燥器)(2) 4.2 偏低 ac 23. Al2O3+3C+N22AlN+3CO 防倒吸 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导入C装置 偏高 AD ×100% 偏低 AlO2-+CO2+2H2O=HCO3-+Al(O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随堂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