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20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1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六节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1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一课时地质地貌灾害与生物灾害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二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海洋灾害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中图版 (2019)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1D2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2.类型及主要环节。
3.原因。(1)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2)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3.塑造地表形态。
⊙判断正误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3.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4.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5.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答案:1.× 2.√ 3.× 4.√ 5.√
探究点 水循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模拟水循环小实验。
(1)实验过程:(2)实验材料:足够冷的小石头、塑料薄膜、装干沙子的小盆、水、橡皮筋、透明平底盆。(3)实验步骤(常温下实验):①在透明平底盆中加入没过盆底的适量的水,然后把一个装干沙子的小盆放入盆中央。②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盆口,并用橡皮筋将盆扎紧后放在阳光下。③在足够长的时间后,把冷的小石头放在装干沙小盆正上方的塑料薄膜上压陷塑料薄膜。1.从塑料薄膜到小盆的干沙,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该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的环节有哪些?
答案: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凝结现象,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往装干沙的小盆滴下,最后小盆的干沙被水滴浸湿。
答案: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
1.水循环类型及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第2题,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储存起来,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发生,①说法正确。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绿地发展良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说法正确。“雨水银行”使汇入河流中的径流减少,不会提高河流的水位,③说法错误。绿地得到发展,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说法错误。
(2023·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读图,完成第3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汽输送,三态变化,太阳辐射,能量交换,探究点1,探究点2,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前预习,互动释疑解惑,课堂达标检测,水汽输送,类型及主要环节,海陆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陆地内,植物蒸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优秀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