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声的利用-【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二章《声现象》实验与计算 专题训练-【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3 次下载
- 3.1《温度》-【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3.2《熔化和凝固》-【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展开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教师版)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时间:70分钟分数:70分)
一、单选题(共24分)
1.(本题3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锣面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①②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2.(本题3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C
【详解】A.我们听到钢尺发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响度跟振幅有关,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伸出的钢尺的长度不同,振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可研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音色跟振动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改变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不同,材料和结构不变,音色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3.(本题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答案】A
【详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很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A错误,A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所以“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不同人的声带的结构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火山喷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4.(本题3分)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从而传递信息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答案】B
【详解】A.不同的人音调和响度可能会相同,但每个人的音色都不相同,所以“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A错误;
B.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正确;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5.(本题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 B.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详解】A.低声细语指小声说话,是指响度小,故A错误;
B.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超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6.(本题3分)新冠疫情期间,晓理通过电脑进行线上学习,下列与线上学习中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晓理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给晓理的
C.晓理带上耳麦避免外界干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晓理听不到其他同学说话声音,因为同学发出了次声波
【答案】A
【详解】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正确;
B.通过电脑进行线上学习,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给晓理的,故B错误;
C.晓理带上耳麦避免外界干扰,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声音的响度小,人不能发出次声波,故D错误。
7.(本题3分)下列关于控制噪声措施所起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电影院、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弱噪声
【答案】D
【详解】A.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声源处减弱,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在噪声的产生处,即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吸音材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所以电影院、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佩带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8.(本题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具有特色的,故A错误;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超声波对石头做功,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不能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故C错误;
D.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二、填空题(共23分)
9.(本题4分)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__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汽车上装有消音管是在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dB 不能 不能 声源
【详解】[1][2]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54.4,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4.4分贝(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3]一切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噪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汽车上装有消音管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本题3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从左向右,声音的音调依次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我们听到这些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耳朵的。学校走廊贴有“禁止大声喧哗”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升高 空气 声源
【详解】[1]敲击玻璃瓶时主要靠玻璃瓶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出声音,从左向右,里面的水越来越少,振动频率越来越快,音调越来越高。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玻璃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3]控制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进行,禁止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进行控制。
11.(本题3分)在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_____声波获得信息。一物体1min振动了600次,则人耳___________听到该物体发出的声。
【答案】 次 超 不能
【详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3]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600次,所以每秒钟可以振动10次,故振动的频率为10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频率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不在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不能听到的。
12.(本题3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甲、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_相同,甲、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_相同(以上两空填声音的特性),___________听起来是响度不同的同一声音。
【答案】 响度和音色 音调和响度 甲、丁
【详解】[1]由图可知,甲、丙两种声音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响度相同,同时波形特点相同,音色相同。
[2]甲、乙两种声音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同时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3]甲、丁两种声音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说明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同时波形的特点相同,说明音色相同;两图中只有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不同,说明振幅不同,响度不同。因此,甲、丁听起来是响度不同的同一声音。
13.(本题3分)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_____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可以声呐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吗?___________
【答案】 1531 信息 不可以
【详解】[1]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
t=×2s=1s,
海底的深度为:
h =vt=1531m/s×1s=1531m;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声波不能传播,所以不能用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14.(本题7分)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___和介质有关, 一般在_____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
①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 kHz到___________kHz;狗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声波。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B正在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
③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答案】 温度 气体 10 20 能 靠近 不能
【详解】(1)[1] [2] 声速大小与温度和介质种类有关,并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2)①[3] [4]根据图片可知,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而文章中提到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是10~30kHz,所以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kHz到20kHz。
[5]从图中可以看出,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到50000Hz,我们把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因此狗能听到次声波。
②[6]文中提到:“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因此接收到潜艇B声波频率变高,说明潜艇B正在靠近潜艇A。
③[7]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三、实验题(共10分)
15.(本题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
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答案】 变小 不能 介质 真空 C
【详解】(1)②[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传声介质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③[2]根据实验推理可知,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将不能听到声音。
(2)[3][4]由实验可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时声音无法传播,即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5]上述实验过程中,通过抽空空气的方式减弱声音,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16.(本题5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友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① | ②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I | 尼龙 | 100 | 1.02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更好地验证猜想三,请你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答案】 ABC ADF 80 1.02 同一根琴弦
【详解】(1)[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控制材料、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应选用A、B、C的琴弦进行实验。
[2]要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应选用A、D、F的琴弦进行实验。
(2)[3][4]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材料改变,应选用G、H的琴弦和另一铜质琴弦进行实验,所以根据G、H组两组的数据,应该补充表中E中数据①为80,②为1.02,选用E、G、H的琴弦进行实验。
(3)[5]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且控制拨弦的力相同,只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来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13分)
17.(本题6分)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山崖的隧道口驶向一座大桥(如图所示),火车头在距离桥头240 m处鸣了一声汽笛,鸣笛8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货车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则∶
(1)火车的速度为多大?
(2)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3)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30m/s;(2)2720m;(3)1240m
【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
(2)声音传播的路程
(3)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答:(1)火车的速度为;
(2)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2720m;
(3)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1240m。
18.(本题7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回声定位的知识后,在学校操场百米平直赛道上测试电动平衡车的速度;如图所示,刘瑞同学驾驶平衡车对着测速仪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测速仪向平衡车发出两次短促的信号,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4.1s。(v声 =340m/s)求:
(1)平衡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
(2)平衡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通过的距离;
(3)平衡车的速度。
【答案】(1)102m;(2)34m;(3)8.5m/s
【详解】解:(1)平衡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为
(2)平衡车第二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为
平衡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
(3)平衡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运动所用时间为
则平衡车的速度为
答:(1)平衡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是102m;
(2)平衡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通过的距离是34m;
(3)平衡车的速度是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