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二章《声现象》实验与计算 专题训练-【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3 次下载
- 3.1《温度》-【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3.2《熔化和凝固》-【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3.4《升华和凝华》及本章复习-【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1 次下载
- 3.5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学案 2 次下载
3.3《汽化和液化》-【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3.3《汽化和液化》-【知・讲・练·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义全优学案(人教版),文件包含33《汽化和液化》学生版docx、33《汽化和液化》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学生版)
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
2.两种方式:
(1)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沸腾:在______温度下发生的______汽化现象现象。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__。
(4)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关于沸腾实验的几个要点:
(1)液体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
(2)水沸腾时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_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释放出里面的__________。
(3)节省实验时间的举措: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4)中心有孔的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和影响: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发生处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烈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练1】蒸发是在_____________下都可以发生的,并且只有液体_____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下发生的并且在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讲练2】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_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
【讲练3】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讲练4】如图,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进行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
(2)图乙、丙是小明观察到的气泡在水中变化的现象,则__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3)图丁是小明与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①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__℃;
②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③小明与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液化:
1.定义:物质由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液化的好处:_____________。
4.液化的作用:_____________。
【讲练5】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将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然后向下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讲练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讲练7】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同学们出门时必须戴口罩。冬天,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容易形成“雾”,这是因为口罩和鼻子两侧之间有缝隙,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将口罩上方鼻梁条沿鼻于两侧压紧后,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这是因为“雾”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课后精华试题
一、单选题
1.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利用液化放热的是( )
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C.食品冷冻保鲜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
3.“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C.液体蒸发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7.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有致冷作用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C.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9.冬天,人们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B.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单层玻璃窗的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在寒冷的冬天空调制热,在炎热的夏天空调制冷,玻璃窗上都会出现小水珠,则水珠( )
A.冬天和夏天都在甲处 B.冬天和夏天都在乙处
C.冬天在甲处,夏天在乙处 D.夏天在甲处,冬天在乙处
11.某房间里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玻璃泡用浸有水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风扇吹甲温度计会使示数降低B.甲的示数高于乙,都显示各自测温液体的温度
C.甲、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D.空气湿度越大,甲、乙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大
1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又瘪了,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汽化B.汽化 液化C.液化 汽化D.液化 液化
13.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的冻肉是液化现象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15.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6.最近没有降水天气,但早上拉开窗帘,也常常会发现窗户玻璃上有“水汽”,“水汽”是怎样形成的?出现在窗户的哪一侧?( )
A.汽化,内侧 B.液化,内侧 C.汽化,外侧 D.液化,外侧
17.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二、填空题
18.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有关;B跟液体的大小有关;C跟液体表面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同时发生的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3)蒸发可: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19.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热量。
20.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新产品喷雾剂“冰之宝”,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从而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罐内物质是利用的方法使其装入罐内的。
21.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 来降温(选填“吸热”或“放热”),刚出库的冷链运输食品外包装上往往有白色的霜,它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我们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当我们揭开锅盖时,会看到一团“白气”冒出,“白气”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2.今年夏天特别炎热,市政部门安排喷雾车(如图所示),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蒸发 (选填“吸”或“放”)热。
23.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王亚平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发现“冰球”竟然热乎乎的,这是因为 的原因。今年最火的网红食品“冒烟冰激凌”,它的实名为:“液氮冰激凌”,冰激凌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有可能造成 (选填“冻”或“烫”)伤。
24.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同学们出门时必须戴口罩。冬天,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容易形成“雾”,这是因为口罩和鼻子两侧之间有缝隙,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将口罩上方鼻梁条沿鼻于两侧压紧后,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这是因为“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5.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和两种物态变化。
2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填写物态变化)释放热量,使(选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
27.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请根据你对冰箱的认识及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冰箱里面温度较低,而外壳摸起来却较热。这是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在冷凝器内。
2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题
29.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当水沸腾时,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
(2)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当水沸腾时,杯内气泡如图丙中所示(选填“A”或“B”)。
30.小李在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的合理顺序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A. B.
(4)下图是A组同学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成的温度—时间图像,可知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5)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是相同的,但B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6)小刘同学提出,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研究“冰的熔化特性”实验后,可继续加热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你认为小刘同学的说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1.如图所示,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1)表格数据可判断当地的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2)小明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同组的小华还发现水在沸腾前的声音比沸腾时要(选填“大”或“小”);
(4)撤去酒精灯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是;
(5)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2.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由图甲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图乙是同学们根据观察画出的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4)如图丙所示,是a、b两个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分析图像及实验过程,可知:
①两个小组实验所用的水的初温(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沸腾时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丁,试管和烧杯中均装有水,用此方法进行加热,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33.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观察到的沸腾现象是 (选填“图甲”“图乙”);
(3)撤去酒精灯后,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水持续沸腾且温度不变,而后沸腾停止,其中“沸腾停止”说明水在沸腾时的主要特点是,其中“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通过此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 (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参考答案:
1.B
【详解】风把汗水吹干是液态水变为气体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时,蒸气熨斗放出热的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
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是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汽化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食品冷冻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冰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学生在煮菜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发生的是汽化现象,然后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这是发生了液化现象,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D。
4.B
【详解】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用地膜覆盖农田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减慢蒸发的,故A错;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减慢蒸发的,故B错;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加快了头发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加快蒸发的,故C正确;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减慢蒸发的,故D错;应选C.
6.C
【详解】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此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此说法正确,故B不合题意;C.液体蒸发时吸热,温度降低,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沸腾概念可知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此说法正确,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7.D
【详解】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而沸腾必须在沸点温度下进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发吸热,沸腾也吸热,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发生在物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所以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说法正确,所以B不合题意;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9.A
【详解】AB.口里呼出的“白气” 是液态小水珠,是口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所以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B错误;
C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液态小水珠,“白气”是因为冰箱内的温度低,打开冰箱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所以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C.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即乙的位置,故AC不符合题意;
BD.夏季,外界水蒸气温度较高,汽车开空调时玻璃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即甲的位置,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用风扇吹甲温度计,甲温度计外面是是干燥的,所以甲温度的示数不会降低,故A错误;
BC.乙玻璃泡用浸有水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水分蒸发吸热,会使乙温度的示数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甲温度计测量的是空气的温度,所以甲的示数高于乙,都显示各自测温液体的温度,故B正确,C错误;
D.空气湿度越大,乙外部棉花中的水分蒸发越缓慢,甲、乙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吸热汽化成酒精气体,则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温度降低,气体又液化成酒精液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可见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故选B。
13.D
【详解】冰箱冷冻室内的冻肉,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空气液化,故C错误;在冰箱工作过程中,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汽化吸热,起到制冷作用;又在冰箱冷凝器中液化放热,故D正确,故选D.
14.B
【详解】A.沸腾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同样需要吸收热量,故A项错误;
B.液体处于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时,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项正确;
C.熔化需要达到熔点和持续吸收热量,冰的熔点是0°C,当-10°C的冰在0°C的房间里温度升温与房间温度一致时,冰吸收不到热量,不能熔化,故C项错误;
D.干冰(固态CO2)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的CO2,发生升华现象,故D项错误;
15.C
【详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详解】因为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变成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表面就是看到的“水汽”。
故选B。
17.C
【详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琉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 表面 缓慢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表面和内部 剧烈的汽化 高 吸热 吸热
【解析】略
19. 汽化 吸收
【详解】[1]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汽化。
[2]汽油汽化时,这一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0. 汽化 吸收 压缩体积 液化
【详解】[1][2]当向车内喷洒液态的喷雾剂“冰之宝”时,它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
[3][4]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罐内物质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装入罐内的。
21. 吸热 凝华 不会 液化
【详解】[1]干冰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升华吸热,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2]刚出库的冷链运输食品外包装上往往有白色的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当锅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碗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锅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锅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4]水沸腾时,锅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锅盖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2. 增大 加快 吸
【详解】[1][2][3]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水的蒸发,蒸发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23. 凝固放热 汽化 冻
【详解】[1]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属于凝固现象,因为凝固放热,所以“冰球”是热乎乎的。
[2][3]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时,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因为汽化吸热,所以有可能造成冻伤。
24. 液化 汽化
【详解】[1]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变为液体,形成小水珠,所以在镜片上形成“雾”。
[2]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是因为小水珠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汽化。
25. 液化 汽化 液化
【详解】[1]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3]当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水受热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而液化成小水滴,即为“白气”。
26. 液化 上 水蒸发吸热
【详解】[1]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
[2]气体液化时,要放热,从而造成上层的馒头先熟.
[3]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温的馒头时,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时要吸热,这样可以避免手被烫伤.
27.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详解】[1]制冷剂在冷冻室内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吸收热量。
[2]在冷凝器内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28. 液化 乙
【详解】[1][2]由图可知: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而乙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少。“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白气”多,表明房间温度低;“白气”少,表明房间温度高,由此可以判断出乙房间的气温较高。
29. 99 保持不变 A
【详解】(1)[1]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乙可知,AB段为水沸腾阶段,此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水的沸点,即水的沸点是99℃。
(2)[2]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图乙中的曲线变化也说明了水沸腾的这一特点,所以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3)[3]沸腾时,由于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水汽化形成气泡,气泡不断升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与上部的气泡聚合而变大,所以水沸腾时,杯内气泡如图丙中A所示。
30. 自下而上 96 A 小于 B组水的质量较大 不正确
【详解】(1)[1]用酒精灯加热液体,组装铁架台时为避免重复操作,应自下而上组装。
(2)[2]分析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出其读数为96℃。
(3)[3]水沸腾前,气泡从下到上逐渐变小,最后在水面消失;水沸腾时,气泡从下到上逐渐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形成沸腾景象。所以图A为沸腾时的气泡情况。
(4)[4]有图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由此判断当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5]加热装置相同,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大。
(6)[6]观察图可知,实验过程用水浴加热法加热试管中的冰。当试管中的冰熔化成水后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当温度达到试管中水的沸点后,试管中的水的温度和烧杯中水的温度一样,不能继续从烧杯中吸收热量,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所以不能继续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小刘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31. 低于 b 大 水能从烧杯上继续吸热 装的水少一些
【详解】(1)[1]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根据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2)[2] 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图像;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
(3)[3]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
(4)[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后,由于水能从石棉网(烧杯)上继续吸热,所以烧杯里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
(5)[5]要缩短实验时间,也就是要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
32. 96 B 液化 相同 不变 不能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
(2)[2]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形成气泡,气泡上升时,周围的水又不断汽化,气泡内的水蒸气越来越多,气泡体积越来越大,故正确的是B。
(3)[3]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
(4)[4]由图可知,两段图像起点与纵坐标的交点相同,所以两个小组实验所用的水的初温相同。
[5]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6]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内的水可以不断从烧杯内水中吸热,直至到达沸点,此时试管内水的温度和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无法继续吸热,不能沸腾。
33. 自下而上 98 图甲 需要吸热 石棉网有余热,其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调为小火 质量
【详解】(1)[1]实验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外焰的位置,因此要自上而下安装。
(2)[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由表格可知,水的沸点为98℃。
[3]水沸腾时上升的气泡体积逐渐变大,因此图甲是沸腾时的现象。
(3)[4]撤去酒精灯后,即停止给水加热,水沸腾停止,说明水在沸腾时主要特点是需要吸热。
[5]其中“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是因为石棉网有余热,其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从石棉网上吸收热量,持续沸腾。
[6]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保持加热状态即可保持沸腾。
(4)[7]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有图可知,两次初温都一样,但达到沸腾的时间不同,因此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讲练】参考答案
【讲练1】【答案】 任何温度 表面 一定温度 表面和内部
【详解】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而且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点睛】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以及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讲练2】【答案】 蒸发 汽化 任何
【详解】[1]湿衣服变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2][3]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沸腾时在一定温度下才可以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汽化现象。
【讲练3】【答案】 汽化; 吸收
【分析】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详解】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达到沸点,会沸腾,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讲练4】【答案】 自下而上 乙 96 吸热 见详解
【详解】(1)[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因为酒精灯需要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2]水沸腾前,烧杯下面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气,密度较小的水蒸气气泡要上升,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升到上面遇到低温的水又液化为水,所以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烧杯上下的水温都达到了沸点,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成新的水蒸气,所以气泡越来越大。所以乙图中的情形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3)①[3]由图可知,纵坐标表示的是温度,每个小格表示2 ℃,当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故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6 ℃。
②[4]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需要不断的吸收热量。
③[5]如图所示,水温达到沸点前,两人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是两条平行线,这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相同,也就是加热装置相同,水的质量也相同。小明与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那是因为小红从80℃的水温开始记录,小明从90℃的水温开始记录,他们各自开始记录时水的温度不同。
【讲练5】【答案】 汽化 吸 压缩体积
【详解】[1][2]拉动活塞,注射器内气压降低,乙醚沸点降低,乙醚发生了汽化现象,液态乙醚变为气态,乙醚消失;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3]液化的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推动活塞体积变小,出现液态乙醚,故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讲练6】【答案】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
【详解】[1][2][3]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从而造成上面的馒头先熟。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温的馒头时,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时要吸热,这样可以避免手被烫伤。
【讲练7】【答案】 液化 汽化
【详解】[1]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变为液体,形成小水珠,所以在镜片上形成“雾”。
[2]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是因为小水珠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汽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学生版)
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
2.两种方式:
(1)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沸腾:在______温度下发生的______汽化现象现象。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__。
(4)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关于沸腾实验的几个要点:
(1)液体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
(2)水沸腾时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_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释放出里面的__________。
(3)节省实验时间的举措: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4)中心有孔的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和影响: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发生处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烈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练1】蒸发是在_____________下都可以发生的,并且只有液体_____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下发生的并且在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讲练2】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_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
【讲练3】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讲练4】如图,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进行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
(2)图乙、丙是小明观察到的气泡在水中变化的现象,则__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3)图丁是小明与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①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__℃;
②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③小明与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液化:
1.定义:物质由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液化的好处:_____________。
4.液化的作用:_____________。
【讲练5】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将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然后向下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讲练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讲练7】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同学们出门时必须戴口罩。冬天,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容易形成“雾”,这是因为口罩和鼻子两侧之间有缝隙,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将口罩上方鼻梁条沿鼻于两侧压紧后,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这是因为“雾”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课后精华试题
一、单选题
1.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利用液化放热的是( )
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C.食品冷冻保鲜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
3.“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C.液体蒸发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7.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有致冷作用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C.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9.冬天,人们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B.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单层玻璃窗的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在寒冷的冬天空调制热,在炎热的夏天空调制冷,玻璃窗上都会出现小水珠,则水珠( )
A.冬天和夏天都在甲处 B.冬天和夏天都在乙处
C.冬天在甲处,夏天在乙处 D.夏天在甲处,冬天在乙处
11.某房间里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玻璃泡用浸有水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风扇吹甲温度计会使示数降低B.甲的示数高于乙,都显示各自测温液体的温度
C.甲、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D.空气湿度越大,甲、乙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大
1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又瘪了,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汽化B.汽化 液化C.液化 汽化D.液化 液化
13.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的冻肉是液化现象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15.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6.最近没有降水天气,但早上拉开窗帘,也常常会发现窗户玻璃上有“水汽”,“水汽”是怎样形成的?出现在窗户的哪一侧?( )
A.汽化,内侧 B.液化,内侧 C.汽化,外侧 D.液化,外侧
17.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二、填空题
18.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有关;B跟液体的大小有关;C跟液体表面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同时发生的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3)蒸发可: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19.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热量。
20.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新产品喷雾剂“冰之宝”,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从而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罐内物质是利用的方法使其装入罐内的。
21.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 来降温(选填“吸热”或“放热”),刚出库的冷链运输食品外包装上往往有白色的霜,它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我们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当我们揭开锅盖时,会看到一团“白气”冒出,“白气”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2.今年夏天特别炎热,市政部门安排喷雾车(如图所示),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蒸发 (选填“吸”或“放”)热。
23.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王亚平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发现“冰球”竟然热乎乎的,这是因为 的原因。今年最火的网红食品“冒烟冰激凌”,它的实名为:“液氮冰激凌”,冰激凌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时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有可能造成 (选填“冻”或“烫”)伤。
24.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同学们出门时必须戴口罩。冬天,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容易形成“雾”,这是因为口罩和鼻子两侧之间有缝隙,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将口罩上方鼻梁条沿鼻于两侧压紧后,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这是因为“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5.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和两种物态变化。
2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填写物态变化)释放热量,使(选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
27.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请根据你对冰箱的认识及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冰箱里面温度较低,而外壳摸起来却较热。这是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在冷凝器内。
2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题
29.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当水沸腾时,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
(2)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当水沸腾时,杯内气泡如图丙中所示(选填“A”或“B”)。
30.小李在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的合理顺序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A. B.
(4)下图是A组同学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成的温度—时间图像,可知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5)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是相同的,但B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6)小刘同学提出,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研究“冰的熔化特性”实验后,可继续加热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你认为小刘同学的说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1.如图所示,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1)表格数据可判断当地的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2)小明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同组的小华还发现水在沸腾前的声音比沸腾时要(选填“大”或“小”);
(4)撤去酒精灯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是;
(5)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2.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由图甲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图乙是同学们根据观察画出的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4)如图丙所示,是a、b两个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分析图像及实验过程,可知:
①两个小组实验所用的水的初温(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沸腾时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丁,试管和烧杯中均装有水,用此方法进行加热,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33.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观察到的沸腾现象是 (选填“图甲”“图乙”);
(3)撤去酒精灯后,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水持续沸腾且温度不变,而后沸腾停止,其中“沸腾停止”说明水在沸腾时的主要特点是,其中“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通过此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 (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参考答案:
1.B
【详解】风把汗水吹干是液态水变为气体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时,蒸气熨斗放出热的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
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是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汽化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食品冷冻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冰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学生在煮菜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发生的是汽化现象,然后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这是发生了液化现象,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D。
4.B
【详解】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用地膜覆盖农田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减慢蒸发的,故A错;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减慢蒸发的,故B错;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加快了头发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加快蒸发的,故C正确;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减慢蒸发的,故D错;应选C.
6.C
【详解】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此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此说法正确,故B不合题意;C.液体蒸发时吸热,温度降低,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沸腾概念可知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此说法正确,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7.D
【详解】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而沸腾必须在沸点温度下进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发吸热,沸腾也吸热,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发生在物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所以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说法正确,所以B不合题意;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9.A
【详解】AB.口里呼出的“白气” 是液态小水珠,是口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所以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B错误;
C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液态小水珠,“白气”是因为冰箱内的温度低,打开冰箱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所以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C.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即乙的位置,故AC不符合题意;
BD.夏季,外界水蒸气温度较高,汽车开空调时玻璃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即甲的位置,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用风扇吹甲温度计,甲温度计外面是是干燥的,所以甲温度的示数不会降低,故A错误;
BC.乙玻璃泡用浸有水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水分蒸发吸热,会使乙温度的示数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甲温度计测量的是空气的温度,所以甲的示数高于乙,都显示各自测温液体的温度,故B正确,C错误;
D.空气湿度越大,乙外部棉花中的水分蒸发越缓慢,甲、乙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吸热汽化成酒精气体,则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温度降低,气体又液化成酒精液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可见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故选B。
13.D
【详解】冰箱冷冻室内的冻肉,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空气液化,故C错误;在冰箱工作过程中,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汽化吸热,起到制冷作用;又在冰箱冷凝器中液化放热,故D正确,故选D.
14.B
【详解】A.沸腾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同样需要吸收热量,故A项错误;
B.液体处于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时,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项正确;
C.熔化需要达到熔点和持续吸收热量,冰的熔点是0°C,当-10°C的冰在0°C的房间里温度升温与房间温度一致时,冰吸收不到热量,不能熔化,故C项错误;
D.干冰(固态CO2)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的CO2,发生升华现象,故D项错误;
15.C
【详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详解】因为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变成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表面就是看到的“水汽”。
故选B。
17.C
【详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琉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 表面 缓慢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表面和内部 剧烈的汽化 高 吸热 吸热
【解析】略
19. 汽化 吸收
【详解】[1]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汽化。
[2]汽油汽化时,这一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0. 汽化 吸收 压缩体积 液化
【详解】[1][2]当向车内喷洒液态的喷雾剂“冰之宝”时,它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
[3][4]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罐内物质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装入罐内的。
21. 吸热 凝华 不会 液化
【详解】[1]干冰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升华吸热,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2]刚出库的冷链运输食品外包装上往往有白色的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当锅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碗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锅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锅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4]水沸腾时,锅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锅盖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2. 增大 加快 吸
【详解】[1][2][3]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水的蒸发,蒸发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23. 凝固放热 汽化 冻
【详解】[1]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属于凝固现象,因为凝固放热,所以“冰球”是热乎乎的。
[2][3]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时,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因为汽化吸热,所以有可能造成冻伤。
24. 液化 汽化
【详解】[1]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变为液体,形成小水珠,所以在镜片上形成“雾”。
[2]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是因为小水珠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汽化。
25. 液化 汽化 液化
【详解】[1]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3]当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水受热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而液化成小水滴,即为“白气”。
26. 液化 上 水蒸发吸热
【详解】[1]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
[2]气体液化时,要放热,从而造成上层的馒头先熟.
[3]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温的馒头时,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时要吸热,这样可以避免手被烫伤.
27.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详解】[1]制冷剂在冷冻室内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吸收热量。
[2]在冷凝器内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28. 液化 乙
【详解】[1][2]由图可知:甲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而乙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少。“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白气”多,表明房间温度低;“白气”少,表明房间温度高,由此可以判断出乙房间的气温较高。
29. 99 保持不变 A
【详解】(1)[1]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乙可知,AB段为水沸腾阶段,此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水的沸点,即水的沸点是99℃。
(2)[2]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图乙中的曲线变化也说明了水沸腾的这一特点,所以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3)[3]沸腾时,由于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水汽化形成气泡,气泡不断升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与上部的气泡聚合而变大,所以水沸腾时,杯内气泡如图丙中A所示。
30. 自下而上 96 A 小于 B组水的质量较大 不正确
【详解】(1)[1]用酒精灯加热液体,组装铁架台时为避免重复操作,应自下而上组装。
(2)[2]分析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出其读数为96℃。
(3)[3]水沸腾前,气泡从下到上逐渐变小,最后在水面消失;水沸腾时,气泡从下到上逐渐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形成沸腾景象。所以图A为沸腾时的气泡情况。
(4)[4]有图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由此判断当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5]加热装置相同,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大。
(6)[6]观察图可知,实验过程用水浴加热法加热试管中的冰。当试管中的冰熔化成水后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当温度达到试管中水的沸点后,试管中的水的温度和烧杯中水的温度一样,不能继续从烧杯中吸收热量,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所以不能继续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小刘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31. 低于 b 大 水能从烧杯上继续吸热 装的水少一些
【详解】(1)[1]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根据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2)[2] 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图像;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
(3)[3]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
(4)[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后,由于水能从石棉网(烧杯)上继续吸热,所以烧杯里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
(5)[5]要缩短实验时间,也就是要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
32. 96 B 液化 相同 不变 不能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
(2)[2]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形成气泡,气泡上升时,周围的水又不断汽化,气泡内的水蒸气越来越多,气泡体积越来越大,故正确的是B。
(3)[3]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
(4)[4]由图可知,两段图像起点与纵坐标的交点相同,所以两个小组实验所用的水的初温相同。
[5]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6]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内的水可以不断从烧杯内水中吸热,直至到达沸点,此时试管内水的温度和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无法继续吸热,不能沸腾。
33. 自下而上 98 图甲 需要吸热 石棉网有余热,其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调为小火 质量
【详解】(1)[1]实验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外焰的位置,因此要自上而下安装。
(2)[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由表格可知,水的沸点为98℃。
[3]水沸腾时上升的气泡体积逐渐变大,因此图甲是沸腾时的现象。
(3)[4]撤去酒精灯后,即停止给水加热,水沸腾停止,说明水在沸腾时主要特点是需要吸热。
[5]其中“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是因为石棉网有余热,其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从石棉网上吸收热量,持续沸腾。
[6]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保持加热状态即可保持沸腾。
(4)[7]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有图可知,两次初温都一样,但达到沸腾的时间不同,因此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讲练】参考答案
【讲练1】【答案】 任何温度 表面 一定温度 表面和内部
【详解】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而且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点睛】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以及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讲练2】【答案】 蒸发 汽化 任何
【详解】[1]湿衣服变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2][3]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沸腾时在一定温度下才可以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汽化现象。
【讲练3】【答案】 汽化; 吸收
【分析】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详解】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达到沸点,会沸腾,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讲练4】【答案】 自下而上 乙 96 吸热 见详解
【详解】(1)[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因为酒精灯需要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2]水沸腾前,烧杯下面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气,密度较小的水蒸气气泡要上升,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升到上面遇到低温的水又液化为水,所以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烧杯上下的水温都达到了沸点,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成新的水蒸气,所以气泡越来越大。所以乙图中的情形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3)①[3]由图可知,纵坐标表示的是温度,每个小格表示2 ℃,当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故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6 ℃。
②[4]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需要不断的吸收热量。
③[5]如图所示,水温达到沸点前,两人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是两条平行线,这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相同,也就是加热装置相同,水的质量也相同。小明与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那是因为小红从80℃的水温开始记录,小明从90℃的水温开始记录,他们各自开始记录时水的温度不同。
【讲练5】【答案】 汽化 吸 压缩体积
【详解】[1][2]拉动活塞,注射器内气压降低,乙醚沸点降低,乙醚发生了汽化现象,液态乙醚变为气态,乙醚消失;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3]液化的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推动活塞体积变小,出现液态乙醚,故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讲练6】【答案】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
【详解】[1][2][3]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从而造成上面的馒头先熟。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温的馒头时,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时要吸热,这样可以避免手被烫伤。
【讲练7】【答案】 液化 汽化
【详解】[1]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变为液体,形成小水珠,所以在镜片上形成“雾”。
[2]镜片上的“雾”又很快消失了,是因为小水珠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汽化。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