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23.3 相似三角形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含义,能分清条件和结论,并能用文字、图形和符号语言表示;
2.会运用“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分清条件和结论.
【教学难点】
用“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在△ABC和△A′B′C′中,∠A=∠A′=80°,∠B=70°,∠C′=3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解:△ABC∽△A′B′C′.
理由: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得∠C=180°-∠A-∠B=180°-80°-70°=30°,
所以∠A=∠A′,∠C=∠C′.
故△ABC∽△A′B′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方法总结:两个三角形已有一对角相等,故只要看是否还有一对角相等即可.一般地,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公共角”“对顶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等隐含条件.
探究点二: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应用
已知:如图,△ABC的高AD、BE相交于点F,求证:=.
解析:要证明=,可以考虑比例式中四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是否相似,即考虑△AFE与△BFD是否相似,利用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以证明这个结论.
证明:∵BE⊥AC,AD⊥BC,
∴∠AEF=∠BDF=90°.
又∵∠AFE=∠BFD,
∴△AFE∽△BFD,∴=.
方法总结:证明比例式,可构造相似三角形,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就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相关比例式.
如图所示,已知DE∥BC,DF∥AC,AD=4cm,BD=8cm,DE=5cm,求线段BF的长.
解:方法一:因为DE∥BC,所以∠ADE=∠B,∠AED=∠C,所以△ADE∽△ABC,
所以=,即=,
所以BC=15cm.又因为DF∥AC,
所以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FC=DE=5cm,
所以BF=BC-FC=15-5=10(cm).
方法二:因为DE∥BC,所以∠ADE=∠B.
又因为DF∥AC,所以∠A=∠BDF,
所以△ADE∽△DBF,
所以=,即=,
所以BF=10cm.
方法总结:求线段的长,常通过找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线段而求得,因此选择哪两个三角形就成了解题的关键,这就需要通过已知的线段和所求的线段分析得到.
三、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四、教学反思
感受相似三角形与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3 相似三角形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3 相似三角形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4.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4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4.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