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第4章 章末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人的小肠上皮细胞 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③干种子细胞 ④果蝇卵细胞 ⑤菠菜叶上表皮细胞
A.①②④⑤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⑥
答案 B
解析 质壁分离指的是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环境下,因水分从液泡中不断流失而出现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人的小肠上皮细胞、果蝇卵细胞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和大液泡,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干种子细胞无液泡,不发生质壁分离。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菠菜叶上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2.下列关于图中序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答案 B
3.如图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a~e代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e代表的运输方式所需细胞膜上的A的种类相同,运输分子时,自身结构都发生变化
B.在a~e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的种类
D.图中编号a代表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方式
答案 C
解析 图示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中的A表示通道蛋白,d中的A表示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中发挥作用,e中的A表示载体蛋白,在运输分子时通道蛋白的自身结构不发生变化,A错误;a、e代表的跨膜运输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c、d代表的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因此为被动运输,B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通过载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用编号c表示,D错误。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B.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则说明细胞液的溶质能透出细胞
D.本实验中滴加溶液前的镜检与滴加溶液后的镜检形成自身对照
答案 D
解析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A错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后来随着细胞吸收甘油,细胞液浓度变大,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则说明细胞液中的水(溶剂)能透出细胞,C错误;整个实验过程体现出科学实验的对照原则,是实验本身前后对照,D正确。
5.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解析 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从细胞溢出,说明盐酸破坏了细胞膜、液泡膜等原生质层结构,使其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6.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液面维持稳定
B.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
C.如果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水分子不会通过半透膜扩散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答案 D
解析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逐渐减小,则液面上升的速率起始最快,之后逐渐减慢最终液面维持稳定,A错误;在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也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B错误;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仍然存在水分子的扩散,只是扩散达到了动态平衡,C错误;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D正确。
7.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
①液泡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接着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其原因是K+和NO逐渐被细胞吸收,从而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K+和NO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核糖体合成的载体蛋白协助和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故这个过程与线粒体、核糖体、液泡这三个细胞器均有关。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过程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 A
解析 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这是由于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A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大肠杆菌对K+的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9.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
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能量
D.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不消耗能量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可被同一种载体蛋白运输,A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消耗ATP(能量),故应为主动运输,B正确;氧气进入细胞应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C正确;氨基酸可逆浓度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消耗能量,D错误。
10.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体由免疫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共穿过5层生物膜
B.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穿过2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线粒体内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细胞外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C
解析 抗体是大分子物质,其由免疫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穿过0层生物膜,A错误;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从核孔进入细胞质,穿过0层生物膜,B错误;CO2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C正确;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错误。
1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 温度(℃) | 离子相对吸收量(%) |
空气 | 17 | 100 |
氮气 | 17 | 10 |
空气 | 3 | 28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能量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 A
解析 题中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有无氧气和温度。在17 ℃时,培养瓶中气体为空气的培养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比氮气大,可以得出结论: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A正确;培养瓶中气体均为空气时,3 ℃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远远小于17 ℃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可以得出结论: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有关,B错误;该植物幼根吸收该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也消耗能量,C错误;从实验结果可知,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D错误。
12.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
C.细胞中的能量
D.细胞膜上转动蛋白的种类
答案 A
解析 组织液中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其速度取决于浓度差,即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A正确。
13.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都为主动运输,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增大了细胞液浓度,因而能促进细胞对水的吸收。
14.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答案 B
解析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A正确;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B错误;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C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D正确。
15.如图所示为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的发生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a与b都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C.细胞在进行b过程的同时膜成分也随之更新
D.a、b过程均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答案 D
解析 a是胞吞过程,b是胞吐过程,不论是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A正确;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胞吐过程中有具膜小泡的形成、具膜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因此存在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胞吞、胞吐过程需要膜蛋白的参与,例如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将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3种状态的细胞,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
B.这三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吸水能力的大小关系是A>B>C
C.图中标号①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
D.若图示是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则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B>A
答案 ABCD
解析 由于三种细胞处于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根据图示可以看出B、C细胞均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不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且C细胞质壁分离比B细胞明显,A正确;A细胞可能吸水,也可能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因此这三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A>B>C,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关系是A>B>C,B正确;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故①中的液体为蔗糖溶液,C正确;若图示是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外界溶液浓度越大,则分离程度越明显,因此可根据质壁分离程度的差异确定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B>A,D正确。
17.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块茎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别在浸入30 min和4 h时测量每一根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根据a组结果可知,马铃薯块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该组KNO3溶液的浓度
B.根据b组结果可知,该组马铃薯块茎细胞在实验时间内发生了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
C.c、d两组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均因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D.该实验中,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是实验的因变量,涉及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只有自由扩散
答案 AC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组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增加,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的KNO3溶液浓度,A错误;b组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先比初始长度短,后来恢复到初始长度,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实验时间内发生了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B正确;c组马铃薯块茎细胞发生了部分复原现象,说明细胞此时没有死亡,而d组马铃薯块茎细胞可能因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C错误;该实验中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18.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胰岛素分泌到细胞膜外需要耗能
答案 BC
解析 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肌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A正确;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除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的方式外,还有细胞直接接触形成通道的方式,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B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胰岛素是蛋白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19.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碘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甘油和乙醇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C.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D.区分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关键是看是否消耗能量
答案 BCD
解析 一般碘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细胞提供能量,A错误;甘油和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消耗能量,B正确;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正确;主动运输消耗能量,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D正确。
20.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激素需通过胞吐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
B.参与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可以是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对细胞有害的或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答案 B
解析 雌激素属于脂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A错误;离子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相对性,有些有害的或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可以进入细胞,D错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21.(9分)下图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有关(填写图甲中序号)。
(2)白细胞能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噬病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该细胞膜表示胃上皮细胞膜,酒精通过时可用图甲中的________表示。
(5)图乙所示方式可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
(6)H2O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1)③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b (5)a (6)b、c
解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③)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形成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因此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4)酒精能够被胃上皮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即图中b方式。
(5)分析图乙可知,所示方式中物质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所以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即图甲中的a。
22.(12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将图乙所示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可以得到纯净的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1)原生质层 (2)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细胞膜 (3)等于 低于 (4)协助扩散
解析 (1)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可作为半透膜。
(2)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都不受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吸水涨破后,可以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3)图甲所示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则两侧的物质都不能穿过半透膜,两侧的浓度相等,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即葡萄糖载体蛋白,有助于葡萄糖跨膜运输,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葡萄糖由A端进入B端,右侧浓度增大,水分子由左侧扩散到右侧,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
(4)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说明缬氨霉素是钾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23.(12分)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A、B、C表示物质,a、b、c、d表示运输方式。图乙为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Ca2+、Mg2+和SiO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目前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模型认为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图甲中的[ ]________。
(2)若图甲为红细胞膜结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据此可知d可以表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___。
A.红细胞吸收K+ B.红细胞排出K+
C.红细胞吸收Na+ D.红细胞排出Na+
(3)图乙中,一段时间后番茄组织培养液中SiO浓度升高的原因是番茄吸水的速率________(选填“>”“<”或“=”)吸收SiO的速率。若对番茄根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Ca2+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不能通过图甲a~d中的方式运输?________,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1)流动镶嵌模型 B 磷脂双分子层
(2)a D
(3)> 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4)不能 胞吐
解析 图甲中,上方为细胞外侧。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膜外),E表示ATP,F表示ADP和Pi;a运输方式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因此属于协助扩散;b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自由扩散,并且将物质运出细胞;d运输方向是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图乙中,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SiO的大,造成培养液中SiO浓度上升。
(2)若甲图为红细胞膜结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由分析可知,可以用字母a表示。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d为主动运输,并将物质运出细胞。红细胞排出Na+属于主动运输,并且是运出细胞,因此能用d表示,D符合题意。
(3)图乙中,一段时间后番茄组培养液中SiO浓度升高的原因是番茄吸水的速率>吸收SiO的速率。若对番茄根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Ca2+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细胞的能量产生没有受到抑制,Mg2+减少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4)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属于生物大分子,不能通过图甲a~d中的方式运输,其运输方式是胞吐。
24.(12分)图1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操作过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容易撕取,但内表皮无色透明,实验效果不理想。甲、乙两个研究性兴趣小组分别利用伊红溶液和中性红溶液两种不同的染色剂进行实验。已知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而中性红能被植物活细胞吸收并进入液泡,死细胞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但可使细胞核染色。图2、图3和图4是兴趣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操作,若要取得较理想实验效果,应注意的显微镜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洋葱内表皮细胞的________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
(2)甲组将伊红加入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________(填数字),红色区域的边缘是原生质层中的________结构。
(3)乙组先用0.03%的中性红溶液对内表皮进行染色,清水漂洗后进行图1所示实验,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Ⅰ所指空白处的物质是________,Ⅱ所指的细胞核被着色,而其他结构没有着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换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重复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溶液置换成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试分析其自动复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缩小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观察正常状态下细胞形态,以便与实验状态下的现象进行比较(合理即可) 细胞液
(2)2 细胞膜
(3)蔗糖溶液 该细胞已死亡
(4)细胞吸收K+和NO,使得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解析 (2)已知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甲组将伊红加入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细胞膜内物质无色透明,膜外为染料颜色,即图2,红色区域的边缘是原生质层中的细胞膜结构,即细胞系统的边界。
(3)乙组先用0.03%的中性红溶液对内表皮进行染色,清水漂洗后进行图1所示实验,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Ⅰ处的物质是蔗糖溶液,Ⅱ所指细胞的细胞核被着色,而其他结构没有着色,由于死细胞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但可使细胞核染色,所以该细胞已死亡。
(4)换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重复该实验,由于细胞吸收K+和NO,使得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25.(10分)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使细胞可以按照生命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细胞代谢抑制剂(ATP水解可释放能量)。请分析回答:
(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还需要控制的两个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 (3)温度、pH、溶氧量、溶液的量、胡萝卜片的量等 (4)①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 ②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主动运输) ③幼嫩组织细胞供能少,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少
解析 (1)主动运输有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特点。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细胞成熟程度和HgCl2的有无,因变量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量,所以实验名称为探究细胞成熟程度和HgCl2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
(4)①结合实验目的及实验结果示意图可判断,该实验过程中若KH2PO4被胡萝卜片细胞吸收,则溶液中KH2PO4的浓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可通过测定KH2PO4浓度的变化判断细胞主动运输程度的变化。②从实验结果可看出,乙组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差明显小于甲组,说明加入HgCl2后乙组磷酸盐的吸收受到影响,而HgCl2可以抑制ATP水解,说明磷酸盐的吸收需要ATP。③甲组和丙组实验的自变量为细胞的成熟程度,细胞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所以,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可能是因为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