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复习题,共14页。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被动运输知识点一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题型一 渗透作用]1.如图为渗透装置示意图,a、b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c为一层纱布则不会发生此现象B.实验开始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大小是a>bC.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后保持稳定D.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答案 B解析 如果c为纱布漏斗内的蔗糖会扩散到外界溶液中浓度差无法维持液面不会上升,A正确;看图可知:漏斗液面上升故实验开始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大小是b>a,B错误;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溶液浓度较大水分子进入漏斗内的多于从漏斗出来的液面先上升到一定高度,当上升的液柱产生的静水压=水分子进入漏斗的渗透压时液面不再上升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C正确;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D正确。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⑥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答案 C解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扩散到高浓度溶液的现象。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则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错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且蔗糖分子为溶质错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则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属于渗透作用正确;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属于渗透作用,正确;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是水的蒸发,错误。综上②④⑤正确,C符合题意。[题型二 水进入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的原理]3.关于人成熟的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B.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C.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D.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涨破答案 D解析 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条件是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A、B正确;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C正确;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会吸水如果两者浓度差较小细胞不一定涨破,D错误。4.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所示依照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下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答案 D解析 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观察图中的4个装置发现乙烧杯中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说明红细胞既没有吸水也没有失水则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内细胞质浓度相等;丙烧杯中红细胞皱缩说明细胞失水则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红细胞内细胞质浓度;丁烧杯中细胞由圆饼状变成了球状说明细胞吸水则丁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低于红细胞内细胞质浓度;甲烧杯中细胞破裂说明细胞吸水最多则甲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最低。根据以上分析四个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甲。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5.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此渗透装置的半透膜是(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答案 B解析 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此渗透装置的半透膜是原生质层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6.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细胞中甲细胞液的浓度最高渗透压最大乙、丙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甲细胞中乙、丙细胞之间乙细胞液的浓度大于丙水分从丙细胞进入乙。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题型三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7.下列各项中,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的是(  )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B.有成熟的液泡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细胞核的多少答案 D解析 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正确;只有具有成熟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C正确;细胞核的多少与质壁分离没有直接的关系,D错误。8.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B.第一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液体为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D.将植物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其中“质”是指原生质层答案 D解析 该实验只需用低倍镜观察即可,A错误;该实验过程中第一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是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第二次用吸水纸吸引时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中几乎不含紫色色素观察效果不明显并非不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将植物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D正确。9.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  )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 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 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 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 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答案 A解析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最好有颜色;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若过高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过低则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外界溶液对细胞应无毒害。10.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答案 B解析 死细胞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不可能大量吸水;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成熟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知识点二 被动运输11.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A.K和Na    B.氨基酸和葡萄糖C.O2和甘油    D.苯和蛋白质答案 C解析 小分子或脂溶性物质包括O2、CO2、甘油、乙醇、苯等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出入组织细胞。12.如图为被动运输示意图其中代表协助扩散的是(  )A.    B.    C.    D.②③答案 D解析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②③为协助扩散,D正确。13.下列有关被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主要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的B.协助某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蛋白质称为载体蛋白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D.影响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除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外还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答案 D解析 水分子主要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A错误;协助某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B错误;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二者作用机制不同,C错误。14.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假设三个细胞的初始细胞液浓度相等)请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其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图中标号①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答案 (1)A B (2)C A B (3)B A C(4)外界溶液解析 (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内外浓度差越大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故图中外界溶液的浓度C>A>B。(2)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不再分离时细胞液浓度达到最大因此图中细胞液的浓度也为C>A>B。(3)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程度越来越大,用显微镜观察该细胞形态变化的顺序为B→A→C。(4)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着外界溶液。15.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如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图乙表示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有[  ]________;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________。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溶液浓度大小是a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逐渐________最终漏斗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溶液浓度大小是a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填“细胞外界溶液)。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 半透膜 浓度差 小于 下降 小于(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且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解析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有c(半透膜);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据图甲分析漏斗液面上升整体上表现为水分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故a溶液浓度小于b溶液浓度。据图乙曲线分析漏斗液面上升高度的变化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小故漏斗中溶液吸水的速率在逐渐下降。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压力相等渗透作用平衡但a溶液浓度仍然小于b溶液浓度。(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统称原生质层)视作半透膜;由于植物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单从此时丙细胞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无法判断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故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无法判断。(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 易错题型 不能辨析渗透作用中的浓度及浓度变化16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R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S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两种溶质均不能透过半透膜X)两溶液被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图所示。当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液面与浓度的关系应是(  )A.右侧较高且平衡时两溶液浓度相等B.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C.右侧较高且平衡时右侧浓度较大D左侧较高且平衡时左侧浓度较大答案 C解析 S与R的质量分数相同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的大同时两溶液体积一样所以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蔗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从左侧向右侧运输的水分子比从右侧向左侧运输的水分子多达到平衡时右侧液面较高此时产生的静水压与二者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所以平衡时右侧浓度较大。易错提醒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即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B.根据图中细胞的状态可判断此时6的浓度一定大于7的浓度C.若外界溶液为加入红色墨水的30%的蔗糖溶液则图中6呈红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 C解析 据图分析,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细胞核,4表示液泡膜,5表示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6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外界溶液,7表示细胞液。图中2、4、5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6的浓度大于7的浓度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6的浓度小于7的浓度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6的浓度等于7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根据图中细胞的状态无法判断6和7浓度的大小,B错误;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红色墨水和蔗糖分子都可以通过细胞壁图中6充满外界溶液即含有红色墨水的蔗糖溶液,C正确;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2.如图表示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时间1表示用a、b、c、d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时间2)多次处理洋葱表皮显微镜下观察并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曲线,则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  )A清水、0.3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0.5 g/mL蔗糖溶液B.清水、0.3 g/mL尿素溶液、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C.清水、0.5 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D.清水、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答案 B解析 当洋葱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细胞吸水原生质体体积略有增加对应a溶液;当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 g/mL的尿素溶液中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但由于尿素分子可逐渐进入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可以发生自动复原现象对应b溶液;当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体体积又有所增加对应c溶液;当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5 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加清水后原生质体体积不变对应d溶液。3.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从图解可以看出(  )A.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自由出入细胞膜B.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主动吸收C.甲、乙两种物质都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D.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答案 C解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甲、乙两种物质不能够自由出入细胞,A错误;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选择性吸收甲物质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显然不是细胞主动吸收的,B误;甲、乙两种物质都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甲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乙物质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但不能说明两种物质是细胞代谢必需的物质,D错误。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分析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B.水分子可经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动物细胞C.动物细胞失水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流动的D.动物细胞细胞质浓度升高可促进水分渗出答案 D解析 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A正确;水分子可经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动物细胞,B正确;动物细胞失水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流动的,C正确;动物细胞细胞质浓度升高可促进水分进入,D错误。5.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答案 D解析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是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区别。由于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无蛋白质也就没有转运蛋白协助扩散将受到抑制。6.某同学进行了“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表皮细胞液浓度范围”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蔗糖溶液(mol/L)质壁分离数(个)总细胞数(个)质壁分离比例(%)00560.00.22464.30.4115819.00.693823.70.85911949.61.0305653.6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植物表皮细胞液浓度可能为(  )A.>0.4    B.>0.2    C.<0.6    D.<0.2答案 D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当植物表皮细胞处于0 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均不发生质壁分离当植物表皮细胞处于0.2 mol/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故推测植物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平均浓度相当于0 mol/L到0.2 mol/L的蔗糖溶液浓度。二、不定项选择题7.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图乙是较长时间之后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甲中溶液和溶液的浓度差越大,图乙的水柱越高答案 ABD解析 图中③代表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A正确;图甲和图乙比较图乙中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漏斗内溶液②的浓度大于烧杯中溶液①的浓度,B正确;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溶液②的浓度依然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错误;图甲中溶液①和②的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D正确。8.下列物质进入细胞不需要转运蛋白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氧气进入叶肉细胞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胆固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答案 ABD解析 酒精、氧气、胆固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转运蛋白。9.GLUT 2是肝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GLUT 2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B.GLUT 2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C.转运葡萄糖的速率与GLUT 2的数量有关DGLUT 2的转运功能具有专一性答案 ABCD解析 GLUT 2属于转运蛋白中的载体蛋白转运过程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A正确;GLUT 2的状态A与状态B说明GLUT 2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B正确;协助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载体具有专一性,D正确。10.水通道蛋白对水有专一性能使水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道能协助氨基酸进入细胞内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D.加入蛋白质抑制剂会提高水通道跨膜运输水分子的速率答案 AD解析 水通道具有专一性不能协助氨基酸进入细胞内,A错误;水分子通过水通道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的不消耗能量,B正确;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如水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跨膜运输,C正确;加入蛋白质抑制剂会降低水通道跨膜运输水分子的速率,D错误。11.如图中a、b表示物质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转运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运输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能量提供对方式a和b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答案 ABD解析 图中a、b表示物质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则由题图分析可知,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方式a)运输,A错误;方式a与转运蛋白无关只与浓度差有关,B错误;方式b的最大运输速率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抑制能量供应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无影响,D错误。三、非选择题12.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和[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内填图中序号)。(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某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下有的外表皮细胞未质壁分离有的发生质壁分离推测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的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幼根细胞液浓度________。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幼根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答案 (1)原生质层 2 4(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4)不同部位细胞液浓度不同、细胞间隙液体浓度有差异(5)①高 ②降低解析 分析图a,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液泡膜,5是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6是外界溶液,7是液泡。(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b中的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失水、吸水平衡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有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三种可能。(4)不同部位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细胞间隙液体浓度也可能有差异导致不同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的处理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5)①由于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丙、戊中红心萝卜A的幼根重量变化大于红心萝卜B的幼根重量变化即A吸水较多所以红心萝卜A幼根细胞液浓度大于红心萝卜B幼根细胞液浓度。②红心萝卜A的幼根的细胞液浓度与甲蔗糖溶液浓度相当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红心萝卜A的幼根的细胞液浓度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幼根吸水其细胞液浓度降低。 实验探究13.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内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 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其液面高度变化的大小排序是______________。(2)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引起实验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 ℃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 ℃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且放于37 ℃恒温箱中的较放于0 ℃恒温箱中的下降速率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下降 g管>f管>e管(2)E、F中溶液浓度不同(3)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解析 (1)丙溶液浓度高于甲、乙溶液浓度所以3支小玻璃管的液面均下降。由于甲、丙溶液浓度差小于乙、丙溶液浓度差所以与e管相比,f管液面下降幅度较大;由G的体积大于F的体积所以与f管相比,g管液面下降幅度较大。(2)E和F中的溶液浓度不同所以两装置失水量不同所以e和f小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幅度不同。(3)与0 ℃相比,37 条件下液面下降速率更大说明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复习题,共9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渗透作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当堂检测题,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