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钠及其化合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09448/0-16940441602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钠及其化合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09448/0-16940441602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钠及其化合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09448/0-16940441603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秋·北京顺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很软,能用刀切割 C.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可保存在煤油中
2.(2023秋·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钠单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活泼金属单质 B.可与氯气反应
C.有较强的还原性 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3.(2023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元素化合价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反应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只能是氢气
B.钠块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该反应放热
C.将酚酞溶液滴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产物有碱性物质生成
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H2O=Na++OH-+H2↑
4.(2023春·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5.(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方案
液体a
现象
蒸馏水
I.钠浮在水面,剧烈反应,有少量白雾
0.1 mol·L-1盐酸
II.钠浮在液面,反应比Ⅰ剧烈,有白雾产生
浓盐酸
III.钠浮在液面,反应比Ⅰ缓慢,产生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 === 2Na+ + H2↑
B.对比I、II、III可知,随着c(H+) 增大,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C.实验I、II、III均有白雾产生,说明Na与水或酸反应均放出大量热
D.推测III中浓盐酸的c(Cl-)以及生成的NaCl固体对反应剧烈程度有影响
6.(2023春·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某同学向盛有的烧瓶中加入固体,测得该密闭烧瓶中氧气的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了反应,其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bc段氧气的浓度下降与反应有关
C.c点固体中一定有,可能有
D.氧气的浓度变化与和两个反应速率相对大小有关
7.(2023秋·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NaHCO3和Na2CO3的描述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显碱性,所以Na2CO3属于碱
B.NaHCO3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Na+、H+和CO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一定条件下,NaHCO3和Na2CO3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8.(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淡黄色固体 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能与水发生反应 D.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9.(2023秋·北京延庆·高一统考期末)向溶液中依次加入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则甲、乙、丙中的溶液可能是
A.、、 B.、、
C.、、 D.、、
10.(2023秋·北京延庆·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进行焰色试验,其火焰为黄色的是
A. B. C. D.
11.(2023秋·北京通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进行焰色试验,其火焰为黄色的是
A.Na2SO4 B.Mg(OH)2 C.KCl D.HNO3
12.(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Na2O2 B.白色固体 C.能与H2O反应 D.能与CO2反应
13.(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操作 D.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14.(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紫色 B.黄色 C.绿色 D.红色
15.(2023秋·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有关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淡黄色固体 B.可以作供氧剂
C.应密封保存 D.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二、填空题
16.(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A、B、C、D是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已知B是常见的供氧剂。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B为淡黄色粉末,则B为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4)若A为金属钠,46 g A完全转化成D(涉及的其它反应物均足量),生成D的质量为 g。
17.(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为对比和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
盛有 (填化学式)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盛有的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盛有的试管中固体有剩余
实验结论或解释
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填“>”、“
【分析】碳酸钠溶于水放热,受热稳定不分解,常温下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碳酸钠;
【详解】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则盛有的试管中温度升高;
碳酸钠受热稳定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碳酸钠,故盛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加热后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碳酸钠的试管加热后石灰水不变浑浊;
盛有的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盛有的试管中固体有剩余,说明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18.(1)溶液变红
(2)
(3) A 1.06g 的物质的量为;1.06g 的物质的量为,所以与盐酸生成的气体更多
(4)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二氢钙、酒石酸氢钾:酸性物质;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盐类物质;食用玉米淀粉:助剂
(5)发酵时间与产气量关系、膨松剂中各组分的定量关系与产气量关系等合理答案
【详解】(1)甲对此进行解释:因为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变红,故答案为溶液变红。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碳酸钠也显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3)碳酸氢钠及碳酸钠均可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加入盐酸浓度过量,且生成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相等,1.06g 的物质的量为;1.06g 的物质的量为;所以与盐酸生成的气体更多,A气球膨胀体积更大;故答案为;;A;1.06g 的物质的量为;1.06g 的物质的量为,所以与盐酸生成的气体更多。
(4)膨松剂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复合膨松剂中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作为二氧化碳的供给剂;焦磷酸二氢二钠溶于水呈酸性,与碳酸盐反应,控制反应速率和提升膨松剂的作用效果;故答案为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二氢钙、酒石酸氢钾:酸性物质;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盐类物质;食用玉米淀粉:助剂。
(5)除了以上研究问题外,关于如何蒸出口感好、色泽好的馒头,还可以进行很多深入研究,比如发酵时间与产气量关系、膨松剂中各组分的定量关系与产气量关系等合理答案。
19.(1)NaHCO3
(2) + Ca2+ = CaCO3↓ 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基本重合
(3)、OH-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性质差异,结合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略有下降,为吸热过程,碳酸钠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答案为:NaHCO3;
(2)碳酸钠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a2+ =CaCO3↓,实验Ⅱ中,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曲线基本重合,可知OH-未参与该反应,故答案为:+ Ca2+ =CaCO3↓;澄清石灰水中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曲线基本重合;
(3)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能够与氢氧化钙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CO和水,OH-浓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所以实验Ⅱ中,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pH有明显差异,故答案为:HCO、OH-。
20.(1) CaCO3+2H+= Ca2++H2O+CO2↑
(2)a
(3)浓硫酸
(4)2
(5)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6)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合理即给分)
【分析】①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用于除去CO2中的HCl,应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③应为浓硫酸干燥CO2,④⑤为对比试验,用于判断干燥的二氧化碳是否与过氧化钠反应,⑥可避免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④⑤,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生成氧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①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 Ca2++H2O+CO2↑;
(2)根据分析可知②用于除去CO2中的HCl,应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a;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③用来干燥二氧化碳,其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
(4)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干燥,步骤2为湿润的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故答案为:2;
(5)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使木条复燃,故答案为: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6)可用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盐酸,观察生成的气体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故答案为: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21.(1)放出
(2) Na2CO3 C
(3)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故开始无气泡产生
(4)取两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待测液,分别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碳酸氢钠溶液
【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酸根离子不同,故两者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详解】(1)B中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固体b与水作用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得溶液温度升高,可判断固体b为Na2CO3;
(2)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试管D中固体完全溶解,则固体d为碳酸钠;
②碳酸钠俗称纯碱,水溶液显碱性,且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故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C试管中红色较浅;
(3)分别向溶液e和溶液f中逐滴加入稀盐酸,F中开始滴加就可以观察到气泡;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碳酸根离子和少量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4)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实验方案可以为:取两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待测液,分别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碳酸氢钠溶液。(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4钠及其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3乙醇与乙酸,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1金属材料,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