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2硫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2硫及其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2硫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1.(2023春·天津滨海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使溴水褪色:B.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白烟:C.与反应,体现了的氧化性:D.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制的粗硅:2.(2023春·天津滨海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B.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D.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3.(2023春·天津武清·高一统考期末)二氧化硫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发生反应,说明其具有漂白性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品红溶液 D.硫化氢水溶液4.(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校考期末)下列警示标记中,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的是A. B. C. D.5.(2023秋·天津河东·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C.用铜和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SO2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6.(2023春·天津武清·高一统考期末)有关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浓)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A.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②改用稀H2SO4,则能放出氢气C.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D.反应③中被氧化的硫元素与被还原的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7.(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S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是因为浓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8.(2023秋·天津河东·高一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催化分解产生,分解反应放热,促进的水解C将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与水反应生成使溶液显酸性D向久置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部分被氧化 A.A B.B C.C D.D9.(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实验中学校考期末)有一瓶Na2SO3溶液,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取该少量溶液,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入稀硫酸后,不溶沉淀可能是BaSO3D.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被部分氧化10.(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溴水;⑤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A.①⑦ B.①⑤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⑤11.(2023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实验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3+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3+>O2>SO42—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12.(2023春·天津滨海新·高一统考期末)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C、N、OB.和是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C.还原过程中当生成0.1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D.汽车尾气中、被转化为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二、实验题13.(2023春·天津·高一校联考期末)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 组装好仪器(已省略夹持仪器),在一定温度下按上述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序号操作步骤实验现象1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B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2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棕色固体物质(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要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 ;实验开始时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2)B中实验现象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写化学式)。依据实验2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冷却后的固体性质确定分解产物有 (写化学式)。(3)某同学欲通过下列实验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①从实验装置D、E、F、G中,选用两个装置与装置A连接进行实验,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 ②能证明生成了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的现象是 ,该现象体现了该物质的 性。③写出该条件下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三、填空题14.(2023春·天津·高一校联考期末)Ⅰ、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请根据题意填空:(1)往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 (填“变”或“不变”)色,再往其中通入氯气,溶液呈 (填“红”或“蓝”)色。除去溶液中少量的应加通入的试剂为 (填“”或“”)。Ⅱ、请把下列现象中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填在对应的空白处:(2)把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则浓硫酸表现 (填“脱水性”或“氧化性”)(3)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则浓硫酸表现出 (填“吸水性”或“脱水性”)。(4)浓硫酸与碳共热时发生反应浓,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 (填“酸性”或“强氧化性”)。15.(2023秋·天津和平·高一耀华中学校考期末)书写下列方程式:(1)过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与水蒸气反应 (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6)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至硫酸根沉淀完全的化学方程式 (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8)溴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的化学反应式
参考答案:1.D【详解】A.SO2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选项A正确;B.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 HCl = NH4Cl,选项B正确;C.SO2与H2S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体现了SO2的氧化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 = 3S + 2H2O,选项C正确;D.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制的粗硅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 +2CO↑,选项D错误;答案选D。2.C【详解】A.二氧化硫虽然有毒,但控制用量,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如葡萄酒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硫,其作用是杀菌消毒、调节酸度等,故A错误;B.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使石蕊变红,但不褪色,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无色物质,无色物质分解,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故C正确;D.二氧化硫以还原性为主,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D错误;答案为C。3.C【详解】A.二氧化硫和溴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说明其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说明其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漂白性,C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生成硫单质,体现其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不易燃烧、没有剧毒、不易爆炸,因此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腐蚀品标记,故选:C。5.A【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故A正确;B.KCl和K2SO4的焰色均为紫色,无法通过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故B错误;C.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SO2,故C错误;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均不产生丁达尔效应,应用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鉴别,故D错误;故选:A。6.D【详解】A.反应①中作氧化剂,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不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酸性或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反应②体现浓的强氧化性和S的还原性,S与稀不反应,故B错误;C.硫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单质硫只能与氧化性酸反应,不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故不属于两性元素,故C错误;D.反应③中化合价升高的硫原子与化合价降低的硫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2,即被氧化的硫元素与被还原的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故D正确;7.D【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3),A选项错误;B.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相应的盐和SO2,此时浓硫酸显酸性和强氧化性,而与S、C等非金属单质作用时,由于没有盐生成,故只显强氧化性,B选项错误;C.Cu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浓度逐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变为稀H2SO4时,反应自行停止,故产生的SO2在标准状况下不足22.4L,C选项错误;D.因为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常温下铝和铁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硫酸,D选项正确;答案选D。8.B【详解】A.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B.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成,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说明生成的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即催化分解产生, 在溶液中可水解,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分解反应放热,促进水解,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 B错误;C.将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使溶液显酸性,故C正确;D.硫酸钡不溶于盐酸,亚硫酸钡溶于盐酸,由现象可知部分被氧化为,故D正确;答案选B。9.D【分析】若Na2SO3溶液没有被氧化,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BaSO3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2SO4,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BaSO3白色沉淀与稀H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水;若Na2SO3部分被氧化为Na2SO4,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BaSO3和BaSO4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2SO4,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BaSO3白色沉淀与稀H2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详解】A. 根据上述分析,不论Na2SO3溶液是否被氧化,都能产生与题中描述相同的现象,则不能证明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A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若Na2SO3溶液没有被氧化,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BaSO3白色沉淀;若Na2SO3部分被氧化为Na2SO4,加入BaCl2溶液会生成BaSO3和BaSO4白色沉淀,则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故B错误;C. 根据分析,不论Na2SO3溶液是否被氧化,加入稀H2SO4后,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最终生产的沉淀都是BaSO4,不可能含有BaSO3,故C错误;D. 根据分析,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不论是否被氧化,实验现象相同,则原溶液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没有被氧化,即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故D正确;答案选D。10.A【详解】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分别生成CaCO3和CaSO3白色沉淀,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所以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溶液氧化生成单质硫(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氧化(溶液褪色),能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⑥来区别SO2和CO2,故①⑦符合题意,答案选A。11.D【详解】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是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的反应:4Fe2++O2+4H+=4Fe3++2H2O,故A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价铁离子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三价铁离子不能,故B错误; C、由反应可知:2Fe3++2H2O+SO2=2Fe2++SO42-+4H;4Fe2++O2+4H+=2Fe3++2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3+>O2>SO42—,故C错误; D、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铁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故D正确;故答案选D。12.A【详解】A.由图可知,转化过程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2变为+4,N元素的化合价+2、+4变为0,O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为-2,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C、N、O,故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不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5-0)×2=1mol,故C错误;D.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形成酸雨,会引起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A。13.(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2) SO3 Fe2O3(3) F→D 品红溶液褪色 漂白性 【分析】A中加热FeSO4,生成的气体进入B中与BaCl2反应生成大量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有SO3产生,硬质玻璃管中看到红棕色固体,说明有Fe2O3生成,C中NaOH为尾气处理装置。【详解】(1)组装好实验装置,要进行的下一步操作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通入N2目的为: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2)B中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分解产物中有SO3,根据实验2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性质确定分解产物有Fe2O3;(3)①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为SO2,要检验SO2的存在可使用品红溶液,过量的SO2用NaOH吸收,因此选择D、F两个装置,连接顺序为A→F→D;②能证明SO2存在的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该现象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③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14.(1) 不变 红 (2)脱水性(3)吸水性(4)强氧化性 【详解】(1)往FeCl2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FeCl2 与KSCN不反应,溶液不变色,再往其中通,入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可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三价铁与KSCN反应使溶液呈红色; 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后过滤可分离,则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应加(通)入的试剂为Fe,故答案为:不变;红;Fe;(2)浓硫酸将纸张中的H、O元素以2 : 1水分子的形式脱去,体现脱水性,故答案为:脱水性;(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因为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故答案为:吸水性;(4)碳与浓硫酸加热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由+ 6价降低为+4价,浓硫酸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答案为:强氧化性。15.(1)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2)4Fe(OH)2+O2+2H2O=4Fe(OH)3(3)2Al+2NaOH+2H2O=2NaAlO2+3H2↑(4)3Fe+4H2O(g)Fe3O4+4H2(5)MnO2+4HCl(浓)MnCl2+Cl2↑+2H2O(6)NaHSO4+Ba(OH)2=BaSO4↓+NaOH+H2O(7)2Na2O2+2H2O=4NaOH+O2↑(8)6FeBr2+3Cl2═2FeCl3+4FeBr3 【详解】(1)过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4)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6)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至硫酸根沉淀完全的化学方程式NaHSO4+Ba(OH)2=BaSO4↓+NaOH+H2O;(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8)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只氧化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6FeBr2+3Cl2═2FeCl3+4FeBr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3氮及其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铁及其化合物,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氯及其化合物,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