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2学案(23份)
-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二节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第三课时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分析计算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一课时染色体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三节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8页。
第二课时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作用[学习目标] 1.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异同。2.掌握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减数分裂的意义。3.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知识点一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及比较1.精子的产生(1)精原细胞:在雄性性腺(睾丸)中有精原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一般的体细胞相同。(2)过程:精原细胞中的一部分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2n),该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n),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n),再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形成四个精子(n)。2.卵细胞的产生(1)卵原细胞:在雌性性腺(卵巢)中有卵原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与一般的体细胞相同。(2)过程:卵原细胞中的一部分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2n),该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n)。次级卵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n);第一极体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等大的第二极体(n)。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精子卵细胞形成部位动物睾丸、植物花药动物卵巢、植物胚囊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小孢子母细胞)卵原细胞(或大孢子母细胞)细胞质的分裂与分配情况两次分裂都均等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其他分裂皆不均等分裂结果1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细胞(生殖细胞)1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生殖细胞)+3个极体(消失)是否变形4个精细胞变形生成4个精子不需变形相同点①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的过程是一样的,表现在:a.染色体都是在减Ⅰ前的间期完成复制;b.减Ⅰ过程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c.减Ⅱ过程都有着丝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②产生的子细胞数目都是4个,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原始生殖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分别是指哪类细胞?提示: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成熟生殖细胞指精子和卵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怎么来的?提示: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得到。 原始生殖细胞能进行什么分裂?提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多次有丝分裂后,细胞开始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例1]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但细胞质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均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均分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解题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包括:场所、结果、是否需要变形、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A错误;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但细胞质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均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不均分,但第一极体是均分的,B错误;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答案 C[例2] 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分裂过程可发生于睾丸或卵巢中B.该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C.该生物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含2或4条染色体D.纺锤体在MⅠ末期不消失以便MⅡ前期继续使用解题分析 题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为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只发生于睾丸中,A错误;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该生物MⅡ的前期、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MⅡ后期含有4条染色体,C正确;纺锤体在MⅠ末期消失,D错误。答案 C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有关细胞的判断[例3] 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解题分析 假设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2N,DNA含量为4N,则精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N,DNA含量为N,A错误;假设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2N,DNA含量为2N,则次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数为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N,B错误;假设卵原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2N,DNA含量为2N,则卵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N,DNA含量为N,C错误;假设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含量为2N,DNA含量为4N,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数为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N,D正确。答案 D知识点二 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减数分裂的意义1.受精作用(1)概念: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实质:精核和卵核融合在一起。(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n),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方)。2.减数分裂的意义(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持了生物在不同世代间的染色体数目和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保持生物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恒定的过程是什么?提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能说明父母双方各为后代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卵细胞含较多细胞质,所以只能说后代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①M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②MⅠ前期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多。(2)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具有随机性。[例1]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D.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解题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均可使配子种类具有多样性,其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主要原因,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受精卵中的DNA包括染色体及线粒体中的DNA,其中染色体中的DNA(2N)一半来自卵细胞(N),一半来自精子(N),而线粒体中的DNA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故受精卵中的DNA来自卵细胞的较多,C错误;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染色体数目为2N,与体细胞相同,D正确。答案 C[例2]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④解题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粒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分析甲图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图①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图③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图①③与图甲精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答案 C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种类的计算(不考虑交叉互换)(1)1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2种类型。(2)1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精子,1种类型。(3)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产生2n种精子。(4)1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种类型。(5)1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只有1种类型。(6)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产生2n种卵细胞。2.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分别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知识点三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1.二倍体生物细胞三个时期分裂方式的判断(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曲线的判断(1)模型(2)判断 如图1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图2表示同一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c柱分别表示什么?判断依据分别是什么?提示:图1中,a表示染色体数、b表示染色单体数、c表示核DNA分子数。a先减半再恢复,最后是最初的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b在丙阶段消失了,属于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c连续减半两次,属于减数分裂中DNA数目变化规律。(2)图2中,A→F分别表示什么分裂什么时期?提示:图2中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C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E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F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例1] 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正确的是( )A.⑤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B.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D.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解题分析 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④是初级精母细胞;⑤是有丝分裂后期;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③~⑥都不含四分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都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 B[例2] 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B.BC段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互换后的染色体大小发生变化C.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DE段细胞中含有1条或0条Y染色体解题分析 AB段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DNA的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BC段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但互换后的染色体大小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含有2条、1条或0条Y染色体,D错误。答案 C1. 如图为男性体内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中心体复制在间期完成,在此图上个时期移向两极C.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将全部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D.该细胞不可能来自于睾丸答案 A解析 图示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图中中心体复制在间期完成,在前期移向两极,此图上个时期是中期,不是前期,B错误;来自父方的染色体有全部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的可能,C错误;该细胞可能来自于睾丸,其中的精原细胞的形成就是有丝分裂的结果,D错误。2.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③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B.①、②分别含有4对和2对同源染色体C.③所示的细胞有2个四分体D.①④表示的细胞不存在染色单体答案 C解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A正确;①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②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C错误;①④细胞中都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因此都不含染色单体,D正确。3.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 B.①③C.①②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 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含有2条X染色体,所以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和④卵细胞(只有1条X染色体),因此A正确,B、C、D错误。4.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性别为雄性B.图丙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C.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D.若M为X染色体,则N不可能为Y染色体答案 C解析 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且细胞为均等分裂,所以该动物性别为雄性,A正确;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所以图丙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B正确;乙图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是端着丝粒染色体,C错误;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若M为X染色体,则N不可能为Y染色体,D正确。5.如图表示某高等生物减数分裂的示意图,其中不能用于表示同一个细胞不同分裂期的是( )答案 B解析 A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是第一极体、D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而B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第一极体中含大的黑色染色体和小的白色染色体,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大的白色染色体和小的黑色染色体,与其他3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答案 A解析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A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B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恢复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正确。知识点一 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及比较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答案 B解析 减数分裂进行一次复制两次连续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分裂。2.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答案 B解析 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均类似于有丝分裂,①不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②符合题意;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也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③不符合题意;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而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阶段,④符合题意。3.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不同之处( )A.1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精原细胞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B.1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精细胞C.卵细胞不经过变形,精细胞要经过变形D.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答案 D解析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的时期相同,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符合题意。4. 如图是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答案 D解析 题图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雌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正移向细胞两极,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5.图中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答案 B解析 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中着丝粒分裂前,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但初级精(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次级精(卵)母细胞中的两倍;精(卵)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精细胞或精子中无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知识点二 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减数分裂的意义6.以下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受精卵32个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稳定的重要机制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唯一原因是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答案 C解析 20个卵原细胞产生20个卵细胞,8个精原细胞产生32个精子,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受精卵20个,A错误;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细胞质中线粒体也含DNA,因此受精卵中的DNA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B错误;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稳定的重要机制,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故配子基因多样性的原因也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D错误。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是( )A.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D.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内答案 A解析 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A正确;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是有性生殖的意义,B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使配子种类数增多,C错误;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内,说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来自卵细胞,D错误。知识点三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8.如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②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③该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④该细胞中的染色体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A.①④ B.③④C.② D.③答案 C9.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答案 D解析 ①为有丝分裂后期,且染色体与DNA的比为1∶1,A错误;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⑤为分裂间期细胞,其可以是有丝分裂间期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可以为体细胞,也可以为配子,若⑤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则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顺序是⑤→③→①,C错误;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与DNA的比为1∶1,D正确。10.如图是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组织不可能是肝脏组织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C.该组织取自雄性动物D.细胞①和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染色体的数量和同源染色体的有无也不同答案 C解析 该组织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而肝脏组织中的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正确;根据②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组织取自雌性动物,C错误;细胞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4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细胞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2条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细胞①和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染色体的数量和同源染色体的有无也不同,D正确。11.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图中a阶段是有丝分裂过程,b阶段是减数分裂过程,LM段是受精作用过程,c阶段是有丝分裂过程。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和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MN段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核DNA含量加倍。OP段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GH段染色体数目的2倍。①②④正确。12.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甲、乙、丙三图。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面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粒发生分裂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答案 B解析 赤道面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错误;乙图细胞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比为2∶4∶4,表示此时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如果处于减Ⅰ后期,细胞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但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粒不发生分裂,C错误;丙图中C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联会并产生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错误。13.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A细胞具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2)B细胞所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4)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5)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答案 (1)B、C、E 4 (2)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有丝分裂中期 (4)次级精母细胞 (5)8解析 (1)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中期和E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C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所以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4)因B图均等分裂,可以判断该生物为雄性,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5)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即为图A所示细胞,染色体有8条。14.如图表示发生在某雌性动物体内(体细胞的核DNA含量为2a)的一些过程中的核DNA变化。据图回答:(1)在曲线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过程(用字母表示)。(2)EF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3)DE段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4)HI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5)画出A~G过程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在曲线中表示出核DNA变化曲线中相应的字母)。(6)若2a等于4,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①假设染色体类型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②染色体的颜色、大小要有区分)。答案 (1)BC、JK (2)1∶2或1∶1 (3)同源染色体 (4)受精作用(5)(6)解析 (1)由于曲线中显示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有两个DNA复制的过程,即BC、JK,随着DNA的复制过程,姐妹染色单体形成。(2)EF段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后期,处于减Ⅱ前、中期时,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为1∶2,处于减Ⅱ后期时,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为1∶1,故EF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为1∶2或1∶1。(3)DE段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缘故。(4)由分析可知:HI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使DNA含量恢复。(5)画出A~G过程即减数分裂过程,图见答案。(6)若2a等于4,即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细胞图像见答案。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减数分裂第1课时导学案,共3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图文联动,重点笔记,问题探讨,旁栏思考题,练习与应用,任务驱动,过程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学案,共16页。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一课时学案,共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