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共18页。
中物理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 八上物理1课堂导入2课堂活动一、声音的产生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让我们从1数到5,感觉声带的变化;2.结论:声带发声时在振动。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时, 也停止.振动振动发声1.现象:发声时,手指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用橡皮锤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但是看不出音叉在振动。方法:转换法现象:看到乒乓球————————,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被反复弹开实验结论: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1.早期的声音记录:2.现代的声音记录: 二、声音的传播(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真空罩中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小铃声变大了(3)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铃声了,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1.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你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来交流的吗?月球上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宇航员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无线电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叫做声波。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将手机放入水中,是否能在上方听到声音?这说明了什么?结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吗?用两个纸杯连几米长的细棉线,制作一个“土电话”结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速1. 意义: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2.定义: 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1)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一般情况下: v固 > v液 > v气。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发现了什么特点?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以下结论:(2)相同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15º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记住)3.回声:(1)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距发声体至少17m:(3)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②回声测距: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耳的构造: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声音的产生二、声音的传播三、声速【迁移训练1】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考点二:声速和回声计算【典型例题2】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510 水(或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