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
高二下学期2021年春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6分)1.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2.在南方茶园中,常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 )A.降低昆虫出生率 B.改变昆虫性别比例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结构3.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4.“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量增加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5.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6.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B.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7.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8.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9.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仍在增加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10.夏季收获的马铃薯处于休眠状态,为了一年两季栽培马铃薯,故应解除休眠。导致马铃薯休眠和解除其休眠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A.脱落酸和赤霉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乙烯和赤霉素11.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A.应使渔业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B.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乙图表示C.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D.图甲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12.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然后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从培养瓶的底部进行取样C.为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13.如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其中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①②③分别每隔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增长越快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D.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基本不受限制14.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C.休渔能够很好地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15.有一种紫腹巨蚊,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A.竞争、捕食 B.捕食、竞争C.都是捕食 D.捕食、寄生16.下列叙述中与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A.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提高棉花产量——生长素B.酿制啤酒时,人工处理大麦种子促进淀粉水解——脱落酸C.移栽番茄的根系比非移栽番茄的根系发达——细胞分裂素D.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来——乙烯17.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18.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规律性的变化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19.研究表明,与白光相比,蓝光会提高黄瓜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而使生长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和乙烯含量上升,导致黄瓜植株矮化。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生长素、脱落酸和乙烯对黄瓜植株的生长起协同作用B.蓝光可使黄瓜体内赤霉素含量下降C.蓝光抑制了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的过程D.黄瓜植株的生长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2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B.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C.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21.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2.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C.2,4-D D.脱落酸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22 二.填空题(共31分)31.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_______,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脂肪细胞_______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0.8~1.2 g/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___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32.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如图为2,4—D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代表双子叶植物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能促进其生长的最适2,4—D浓度为________(填“a”“b”或“c”)。(2)除草剂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填“a”“b”或“c”)。(3)如图,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同种植物作用不同,一般表现为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4)比较图中的两条曲线,能说明不同植物对2,4—D的反应敏感程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3.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34.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生长素可以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也可间接调控基因的表达。科学家利用拟南芥(DG)为实验材料探究对生长素类似物2,4D植物的影响机制,设置实验如下:实验组:制备固体培养基;分别加入0.01、0.02、0.05、0.1 mg·L-1的2,4—D溶液,每组中的DG种子20粒对照组:制备固体培养基;铺种的DG种子20粒。每组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拟南芥侧根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2,4D作用浓度/(mg·L-1)(1)2,4D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2)拟南芥种子萌发长出的根系中,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以上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拟南芥主根生长起抑制作用,综合图示结果可知,生长素类似物所发挥的作用,_____________而有较大的差异。(5)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推测2,4D对侧根生长的影响改变了植物组织内的局部生长素水平,进而在根本上对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