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矮壮素,思考·讨论,包心剂和膨果,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3.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尝试运用预实验方法开展探究。
在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但如果施用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果实空心等问题。葡萄植株里有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为什么还要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呢?
仅靠葡萄植株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不一定能满足人们对葡萄产量或品质的需要。适当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或提升产品品质。
植物体内的激素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
人们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植物激素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与天然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何作用时间更长,作用效果更稳定?
1. 概念: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 优点: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
植物体内缺乏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
3、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类型呢?
思考: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植物激素吗?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 (1)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
(2)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 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事例1 用传统的方法生产啤酒时,大麦芽是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利用大麦芽,实质是利用其中的α—淀粉酶。有人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事例2 对西瓜、草莓、葡萄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也叫膨大素),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使其提前上市。但使用膨大剂的水果与正常水果相比,口感较差,汁水较少,甜味不足,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有研究发现膨大剂可能对人体有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
事例3 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可能有副作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用荔枝为原料研究表明,残留期为1~2个月。
事例4 天然状态下的凤梨(菠萝)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一片凤梨田里需要分五六次收获,费时费工,晚上市还卖不出好价钱。到了冬季,由于气温低、日照弱,果实成熟慢、品质差。用乙烯利催熟,就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1、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好处
(1)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2)减轻人工劳动。
2、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负面影响
(1) 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2) 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三、理性分析和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利与弊(课本P102)
2、目前禁用的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什么?
1、相关规定1989年就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肥料、土壤调理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检验登记的暂行规定》1997年又颁布了该规定的修订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销售进行规范管理。2011年,农业部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管理。
三、理性分析和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利与弊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2)果实催熟—— 。
2、综合考虑施用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对于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说,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施用效果,施用不当甚至会影响生产。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五、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常用的生长素类调节剂:α-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吲哚丙酸吲哚丁酸(IBA)
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设立预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3、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
阅读课本P103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4、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适宜浓度的 2,4-D 溶液可以促进插条生根,浓度过高会抑制插条生根
(1)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2)预实验目的: ①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②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例如: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可为确定最适浓度打下基础。
3.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
实验对象自身因素 (枝条的发育程度、枝条长度、枝条上保留的芽的数量)环境因素(温度、培养时间)。
4.处理插条常用的方法
制备插条→分组处理→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新陈代谢强,细胞分裂旺盛
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生根
配置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溶液
将插条在α—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
实验要设置重复组(每组枝条数相等且不少于3枝),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3、观察各组的生根情况
思考:若实验结果发现插条都不能生出不定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若实验结果发现插条都不能生出不定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 没有分清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枝条倒插;② 枝条所带成熟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③ 枝条幼芽、幼叶保留多,本身合成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抑制状态;
六、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归纳总结】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
残留在植物体内继续发挥作用
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优质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授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减轻人工劳动,负面影响,控制变量,实验思路,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聚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