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学期扬中市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I九年级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春学期扬中市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I九年级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春学期扬中市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I九年级化学试卷 202304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Fe-56 Zn-6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石 B.葡萄糖 C.天然气 D.硬铝2.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炬成灰 B.水落石出 C.清风徐来 D.愚公移山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汽油洗金属表面油污 B.武德合金用作保险丝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舒适、绿色”生活理念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明矾净水,杀菌消毒C.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D.垃圾分类,资源再生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 项归 类内 容A常见溶液食醋、碘酒、蔗糖水B常见的碱烧碱、纯碱、消石灰C 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玻璃钢D复合肥料碳铵、尿素、硝酸钾6.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粗盐 B.搅拌溶解 C.过滤不溶物 D.蒸发结晶制精盐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CuSO4溶液提纯蛋白质 B.用浓硫酸干燥NH3C.加热蒸发碳酸氢铵溶液获得其晶体 D.用KMnO4溶液区分SO2和CO2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型酸雨的形成:SO2+H2O H2SO4 B.镁粉着火不能用CO2灭火的原因:2Mg+CO2 2MgO+CC. 铁粉溶于稀硫酸:2Fe+3H2SO4 Fe2(SO4)3+3H2↑D.氢氧化钠吸收NO2、NO生成亚硝酸钠和水:2NaOH+NO2+NO 2NaNO3+H2O10.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丙,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11.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由下列反应制备:2NaClO3+SO2+H2SO4 2ClO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O3的名称是氯酸钠 B.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C.X的化学式为NaHSO4 D.ClO2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71∶3212.利用如图装置研究NH4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持续加热,①试管中的粉末会全部消失B.③中溶液变蓝,说明有NH3生成C.碱石灰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CO2的质量 D.若用浓硫酸吸收装置更换碱石灰,③变红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蔗糖和蛋白质鉴别灼烧样品,观察现象BFeSO4(CuSO4)溶液除杂加入适量的铁粉,过滤C空气中NaOH是否完全变质检验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D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分离加稍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入适量稀HNO315.利用太阳能可将甲烷在高温熔融盐环境中转化为H2,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只有Zn和H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过程①的化学反应为ZnO+CH4 Zn+H2+CO C.理论上过程①与过程②中产生H2的质量比为1﹕1 D.当参加反应的CH4与H2O质量比为8∶9时,理论上可不补充ZnO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铁矿燃烧生成SO2和Fe2O3,则该铁矿中一定含有S、Fe元素B.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Cu(OH)2固体,溶液变红色D.为了增加肥效,可把(NH4)2SO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17.生产海盐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30g KCl固体加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将MgCl2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gCl2和MgSO4固体全部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D.将100 gKCl饱和溶液从T4℃降温到T1℃,析出18 gKCl晶体1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HCl、Na2CO3、CaCl2 B.BaCl2、NaOH、MgSO4、KNO3 C.Na2SO4、Ba(OH)2、NaOH、HNO3 D.FeCl3、KOH、NaCl、Ba(NO3)219.向盛有B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后滴加MgSO4溶液、9.8%的H2SO4溶液。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对应溶液pH>7 B.b点的溶质只有一种 C.所加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0% D.原溶液中Ba(OH)2和NaOH的质量之比为171∶8020.已知:Na2CO3+CO2+H2O 2NaHCO3。现向100.0g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加入100.0g后正好不冒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15.0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CO2的质量为6.6g B.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C.滴加稀盐酸之前溶液中如有2种溶质,则质量比为53∶42D.若在原100.0 gNaOH溶液加入该稀盐酸中和,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质量100.0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硅元素 ▲ ; (2)最常用的溶剂 ▲ ;(3)2个铵根离子 ▲ ; (4)儿童缺少 ▲ 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食盐 C.石灰石 D.苛性钠E.盐酸 F.明矾 G.熟石灰 H.维生素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 (2)常作净水混凝剂的是 ▲ ; (3)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 (4)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5)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 ▲ ; (6)工业炼铁所需原料是 ▲ 。23.(2分)水是生命之源。图1为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图2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1)图1中,实验开始后,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为 ▲ 。(2)图2中请补充完整B框内容。24.(6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化学知识、原理与应用。(1)《天工开物》介绍了酒曲的制作工艺。使用淀粉类作物加入酒曲酿酒发酵的过程属于 ▲ 。(填“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2)西汉铜缸灯(如右图1)出土时表面有铜绿,可用稀盐酸擦去。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铜缸灯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若有大量黑烟产生,应 ▲ (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3)如图2,未着色的葡萄旁边放置盛氨水的烧杯,从微观视角分析葡萄变红的原因为 ▲ 。长期放置的油画因生成黑色PbS变暗,可用H2O2修复,生成白色Pb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中可推知木炭的哪些性质(写出两条即可):① ▲ ② ▲ 。25. (4分)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MgCO3•3H2O,其实验流程如下: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 ▲ 。(2)“滤渣Ⅰ”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3)“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 。(4)若加入Na2CO3溶液过多,制得的碳酸镁晶体中会含有较多的 ▲ (填化学式)。26. (2分)已知Fe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在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T.f菌)参与下,黄铁矿(FeS2)能与空气和水作用生成浅绿色酸性溶液。(1)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 ▲ 。(2)黄铁矿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 (10分)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 ,②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 (选填序号)和E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制取H2选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 ▲ 。(4)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由曲线图可得出的结论是随着CO2的通入, ▲ 。由上述实验证据可推知CO2表现的性质为CO2能溶于水和 ▲ 。③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饱和时,溶液的pH=5.6。本实验最后溶液的pH小于5.6,原因是 ▲ 。28.(7分)光亮的镁条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对此实验探究。实验一:收集气体经 ▲ (填实验操作)后点燃,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现象,则该气体为H2。猜测:白色不溶物可能为:①MgCO3;② ▲ ;③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实验二:(1)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 ▲ ,有无色气体放出,猜测②不正确。(2)取少量滤液滴加 ▲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含有CO2- 3。资料: 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三: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 数据和结论:①加热前固体22.6g; ②浓硫酸增重1.8g;③浓NaOH溶液增重8.8g。则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 。写出镁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问题讨论:若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CO2,会使测定的y∶x值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9.(5分)有一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Cu(NO3)2、Mg(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 ▲ 。(2)向固体A中加入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并放出气泡,写出固体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取少量滤液B,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则此粉末中一定含有 ▲ 。(4)为进一步探究该粉末的成分,可另取滤液B适量,滴加过量M溶液,后向上层清液中再滴加N溶液,观察现象。M、N分别为 ▲ (选填序号)。a.Ba(NO3)2、AgNO3 b.HNO3、AgNO3 c. AgNO3、 Ba(NO3)230.(14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嫦娥五号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 b.不锈钢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c.多种材料混在一起就是复合材料(2)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高”的记载,其中蕴含化学含意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铝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4)《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5)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Fe Fe(OH)2 Fe(OH)3 Fe2O3•xH2O写出铁生锈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 。(二)制取碱式硫酸铁 某兴趣小组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晶体[Fea(OH)b (SO4)c•xH2O]主要流程如下: (1)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FeS2)等。工业上用黄铁矿制取硫酸而不用于铁,不用于炼铁原因是:① ▲ ;②黄铁矿中铁的含量低。(2)H2S、S由焙烧残留的FeS2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系列操作”中包含“加入NaHCO3溶液调节pH、过滤、水洗、95%酒精浸泡、晾干”等操作,其中用 95%酒精浸泡的目的是 ▲ 。(4)检验水洗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 ▲ 溶液,无明显现象。(三)碱式硫酸铁晶体的组成探究经检测,该晶体组成是碱式硫酸铁晶体[Fea(OH)b (SO4)c•xH2O]。兴趣小组称取该晶体样品7.22g两份,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下列实验。【查阅资料】①碱式硫酸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722)200℃完全分解生成Fe2O3、H2O和Fe2(SO4)3;②Fe2(SO4)3在500℃完全分解为Fe2O3、SO2、SO3和O2; ③浓硫酸能吸收SO3。【实验1】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6.99g【实验2】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温度室温220520B装置/g100.00101.62102.42C装置/g100.00100.00101.28D装置/g100.00100.0m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 。(3)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相关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计算:m= ▲ ,晶体的化学式是 ▲ 。(4)请写出加热到520℃时,该碱式硫酸铁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句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学习评价(期中)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D(2),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现在有一不纯的氧化铁样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C(3)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