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气的相互作用-【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13740/1-16942753048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海-气的相互作用-【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13740/1-16942753048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海-气的相互作用-【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13740/1-16942753049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海-气的相互作用-【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13740/0-16942753014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海-气的相互作用-【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13740/0-16942753014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海-气的相互作用-【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13740/0-16942753015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43海-气的相互作用-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43海-气的相互作用-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的相互作用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1.通过相关的统计图表,了解海—气相互作用,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综合思维】 2.通过视频资料和图表资料和动手绘图,了解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理解这两种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
知识点01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一、水分交换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二、热量交换
海洋吸收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
三、途径
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
四、意义
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即学即练1】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的总水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知识点0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一、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海—气相互作用比较:
时间 | 海—气相互作用 |
正常 年份 |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干燥少雨;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温暖多雨 |
厄尔 尼诺 年份 | 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降雨增多,引发洪涝灾害。同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
二、拉尼娜现象
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会增大,引起气候的异常。
【即学即练2】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对海水温度上升敏感并易发生迁徙,下图示意东太平洋强厄尔尼诺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当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茎柔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反厄尔尼诺年的茎柔鱼产量偏高。与其相关度最小的是( )
A.饵料来源充足 B.海水温度适宜C.生存空间扩大 D.天敌数量减少
考法01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一、大气圈与水圈(海洋)之间的热能传输与交换
海洋是太阳热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能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来驱动水体流动。如图所示:
二、大气圈与水圈(海洋)之间的势能传输与交换
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气压升高→海面降低→势能减小;气压降低→海面升高→势能增大。
【典例1】
(2022·陕西安康·高二期末)物质相态改变释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地表向大气的潜热输送主要通过蒸发实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下游不同土地覆被向大气输送的潜热通量对比。该地区为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极度敏感。完成下面小题。
1.潜热通量受气温影响最显著的是( )
A.荒漠 B.玉米田 C.湿地 D.混合林
2.冬季,与其他土地覆被相比,湿地的潜热通量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湿度 C.植被覆盖 D.积雪覆盖
3.如果在春季增大玉米田从湿地引水的灌溉量,对春季玉米田和夏季湿地潜热通量的影响分别是( )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考法0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一、厄尔尼诺现象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1.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
2.对全球的影响
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海面温差减小,东部(秘鲁、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相反,西部转变为干燥少雨。
②秘鲁渔场鱼类减少,水温上升,冷水鱼类不适应环境,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上升补偿流减弱,饵料食物减少。
3.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凉夏:西太平洋水温较往年偏高低,夏季风较弱,北旱南涝,台风少发。
②暖冬:西太平洋水温较往年偏低,气压偏高,高低纬间气压差减小,亚洲高压影响范围更大。
二、拉尼娜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
①冷冬:西太平洋水温较往年偏高,气压偏低,亚洲高压影响范围更大。
②热夏:西太平洋水温较往年偏高,夏季风势力大,台风多发。
【典例2】
(2022·全国·高二)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示意1950-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状况之间的相关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 )
A.SOI值距平与表层海温距平呈正相关 B.1955年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约为-1.0℃
C.SOI值距平高时,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D.表层海温距平最高时,SOI值距平最低
5.当SOI值为正距平且数值较大时( )
A.太平洋上东南信风势力减弱 B.东太平洋下层冷水上泛减少
C.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减产严重 D.赤道西太平洋沿岸降水偏多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黑龙江鸡西·高二期末)读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可以( )
A.使温差减小 B.使温差增大 C.使气温升高 D.使气温降低
2.海—气热量交换的主要途径是( )
A.大气降水 B.海水蒸发 C.季风环流 D.洋流
(2022·黑龙江鸡西·高二期末)2016年为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现象与南方涛动关系密切。塔希提与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印度洋赤道低气压带差值的距平值连续保持负值时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备注: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下左图为1980—2016年南方涛动指数年际变化,纵轴数值表示南方涛动特征指数。下右图示意达尔文与塔希提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
A.信风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 B.信风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降温
C.信风势力减弱,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 D.信风势力减弱,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降温
4.1988年至1992年( )
A.塔希提气压一直高于达尔文,1992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B.塔希提气压一直低于达尔文,1988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C.塔希提气压由高于达尔文气压转变为低于达尔文,1988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塔希提气压由高于达尔文气压转变为低于达尔文,1992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2022·浙江·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二期末)下图为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正常年份P点附近洋流对沿岸陆地的气候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降温增湿
6.厄尔尼诺现象对图中不同地区的影响是( )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更加湿润 B.南美洲西岸渔业增产
C.P点附近下层海水上泛增强 D.太平洋的碳排放减少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海域沿岸地区水温较低的影响因素是( )
A.淡水汇入 B.洋流性质 C.海水深度 D.太阳辐射
8.该海域出现持续性异常增温,最可能引起( )
A.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下降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发生频率升高
C.智利北部荒漠区湿度降低,干旱加剧 D.海洋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减少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广东珠海·高二期末)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烈士宋阿毛写下遗书:“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1950年冬,朝鲜长津湖地区(40°N,127°E)遭遇了50年不遇的严寒,温度一度降低到零下40℃。下图为该年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温距平示意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A洋流对流经区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使太平洋西岸海水上涌形成渔场 B.维持高低纬间热量收支平衡
C.增加太平洋流经海区的降水 D.大幅减小东西两岸温差
2.图中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西岸气压状况及原因是( )
A.气压降低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一海面气温升高一气流上升一气压降低
B.气压降低海面气温升高一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一气流上升一气压降低
C.气压升高海水表层温度降低一海面气温降低一气流下沉一气压升高
D.气压升高海面气温降低一海水表层温度降低一气流下沉一气压升高
3.1950年冬季,长津湖地区异常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原海拔高 B.冬季风偏强
C.太阳辐射偏弱 D.降雪偏多
(2022·福建厦门·高二期末)下左图示意正常年份茎柔鱼的主要分布海域,其中从赤道到18之间为茎柔鱼高密度分布海域。茎柔鱼会及时响应水温变化,转移到适宜的栖息环境,年资源量受环境变化影响明显。下右图示意2020年11月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多年平均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正常年份同期相比,2020年11月茎柔鱼( )
A.分布区重心偏南 B.分布区重心偏北
C.水平分布范围较大 D.垂直分布范围一致
5.下图所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城垂直水温分布中,与茎柔鱼数量较多的年份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浙江·高三模拟)2021年10月25日,国家气象中心确认,10月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导致2021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将偏冷。沃克环流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温存在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其强弱变化是评判气候异变的重要依据。如图示意沃克环流及典型拉尼娜年的海温距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
A.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印尼降水增多,热带经济作物增产
B.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减弱,秘鲁沿海海域水温升高,渔业减产
C.甲、乙海区温差变小,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多
D.甲、乙海区温差变小,沃克环流减弱,对大西洋没影响
2.拉尼娜导致今冬我国中东部偏冷的原因是( )
A.东北信风增强,日本暖流减弱 B.东北信风减弱,日本暖流减弱
C.甲处低压增强,对冬季风吸引增强 D.甲处低压减弱,对冬季风吸引增强
(2022·全国·高三模拟)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 )
A.2018年以拉尼娜状态为主 B.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
C.2020年厄尔尼诺状态最典型 D.5—9月多出现拉尼娜状态
4.2021年初,赤道附近( )
①中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②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增强
③印度尼西亚可能发生旱灾④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茎柔鱼通常的表层适温范围为15-28℃,在东太平洋分布广泛,生命周期短,其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研究表明,海水表面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东太平洋某渔场HSI(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将HSI<0.2、0.2<HSI<0.6及HSI≥0.6分别定义为不适宜的、正常的及适宜的栖息地)在不同气候模式下的变化情况,黑色区域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文推测厄尔尼诺发生时茎柔鱼主要栖息地迁移方向最可能为(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6.当该渔场喜迎茎柔鱼丰收大年时,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 )
A.该渔场海水表面温度比往年偏高 B.该渔场信风增强
C.澳大利亚东部降水量比往年偏少 D.我国南涝北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分交换,热量交换,途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合作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43国际合作-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docx、43国际合作-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43产业转移-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docx、43产业转移-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